沈明霞
摘要:“语文课上学语文”,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但是,语文课被“课文内容”牵着鼻子走,把“课文内容”等同于“课程内容”的现象却在教学实践中司空见惯。转换我们的教学视角,从“读者视角”走向“教者视角”,确保“语文课上学语文”,主要路径有四条:进行与课程性质相吻合的教材解读,设计与课程标准相一致性的学习目标,开展指向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实施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课堂评价。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者视角;教者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B-0038-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从理念层面来说,这已经成为了广大语文老师的共识。但是,面对一篇具体的课文,我们往往“难以自拔”地回到老路:把“课文内容”与“学习内容”之间画上了等号,于是,语文课上成了“科学课”,上成了“思品课”、上成了“地理课”,这种现象司空见惯。语文教学“跟着课文内容走”,而不是根据课文“无非是个例子”的要求“学语文”,这已经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顽症。并不是说,课文中承载的“课文内容”我们可以视而不见,但僅仅学习这些内容并不是语文课程的本质要求,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课文内容”,还有“语言文字运用”。当然,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不是空洞的概念,要有凭借,这个凭借,就是“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内容,我们要学习的是“语言文字运用”。如何确保“语文课”上“学语文”?从技术层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小稻秧脱险记》一课为例,试谈攻克顽疾的主要路径。
一、进行与课程性质相吻合的教材解读
怎样解读教材,反映了怎样的课程观。阅读一篇课文,首先获得的是关于课文内容的信息,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跟着课文内容走”,我们从这篇课文上看到的是“科普知识”:杂草会抢稻秧的营养,刚搬到大田的稻秧很需要营养,营养不足的稻秧会生病,除草剂可以消灭杂草。我们读了这篇课文,自然会获得这些信息,会了解这些知识。但是,获得了这些信息,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完成了吗?这显然是不够的。如果认为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读懂这些信息,那“语文课”就会异化为“科普课”了。读懂这些,是基于“读者视角”的,而不是“教者视角”的。“教者”所要持的视角是:如何以这篇课文为例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也就是说,“教者视角”下,要看到一篇课文的“语言文字运用”,要看到语文课程性质在本课中的体现,而不仅仅是“课文内容”。“教者视角”下的《小稻秧脱险记》,我们最起码可以看到这些内容:
1.体会用词。如“纷纷”“激烈”“气势汹汹”“不由分说”“欺负”“警觉”“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作者是如何运用词语写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的。
2.关注文体。这是一篇科普童话,科普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其中蕴含着科学知识。教学本课要关注文体。
3.进行朗读训练。文中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有7处语言,这些语言非常有个性,有情感,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4.留心提示语。本文中有丰富的提示语,这些提示语帮助我们了解角色的性格特征,帮助我们更好地朗读。
……
“教者视角”看课文,就不会“我的眼中只有你”——课文内容,而是会有丰富的“我的眼中更有他”——“语言文字运用”。
二、设计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学习目标
从“教者视角”进行与课程性质相吻合的教材解读,我们可以读出的内容会很多很多,即:一篇文章“可教的内容”是很多很多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则应该进行取舍,取舍的“成果”就是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确立,有三个依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教材特点,这三者是统一的。以“教者视角”看教材,实现了课程标准与教材特点的统一,找到了“可教的内容”;同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情,我们可以确立“应教的内容”。这样,我们就可以确立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相一致,语文课才会上成语文课,而不会异化成品德课、科学课。
比如这篇课文,确立这样的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纷纷”“激烈”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并进行简单表演。
3.能从文章找出文章蕴含的科学知识,通过比较,体会科普童话的写作特点,培养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叙写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常会整合在一起的。比如目标3,“通过比较”即是“过程与方法”,“培养科普作品的阅读兴趣”即是“情感”。具体怎样“比较”,则在教学活动中要落实,把科普作品与一般性说明文作比较,从而体现科普童话的趣味性。学习目标是确保不“跟着课文内容走”的关键,如果我们的目标是:(1)学习小稻秧是如何遇险的,(2)学习小稻秧是怎样脱险的,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势必会跟着课文内容走,变“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学习小稻秧脱险”。
三、开展指向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
学习目标的“语文性质”,是走出语文教学“跟着课文内容走”困境的第一步,是前提,但要真正走出困境,攻克顽症,必须确保教学活动指向学习目标的做法:一是教学活动的设计框架呼应学习目标,二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处理指向学习目标。
先说框架,在“跟着课文内容走”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的框架不是呼应学习目标的,而是呼应课文内容的,如:板块一:复习导入,板块二:学习“遇险”一幕,板块三:学习“脱险”一幕,板块四:总结课文。或者干脆就将“学习第一段”“学习第二段”“学习第三段”作为教学的板块。从“教者视角”出发,就要将课文内容与教学流程“二合一”,而不是将“学习目标”与“教学流程”“二合一”。根据这种新“二合一”的思路,我们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框架:
板块一:复习导入(重温关键词语,理清文章脉络)。
板块二:体会科普童话的文体特征。
板块三:学习分角色朗读与简单表演。
板块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几个板块与学习目標就是相呼应的。板块与目标的呼应,确保语文教学的“大方向”是指向语文的,而不是“跟着课文内容走”的。但这还不够,最终还要体现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的信息处理要指向学习目标。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信息流,学习信息的产生、处理,体现了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我们希望产生的是“语文学习信息”。比如说,关于文中蕴含的科普知识,学生可能会说出这样的一些“点”:
◎杂草会抢稻秧的营养。
◎刚搬到大田的稻秧很需要营养。
◎营养不足的稻秧会生病。
◎除草剂可以消灭杂草。
但仅仅这样零星地“回答”还不是完整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所以,又要求学生把这些“点”说成一个“段”。如:刚搬到大田的稻秧很需要营养,而杂草会抢稻秧的营养,导致它发黄、生病。农民可以用喷雾器喷洒除草剂消灭杂草,让稻秧更好地生长。这就变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了。但这还嫌不足,又将这段文字命名,如《除草剂的作用》《稻秧护理:杂草防治》,并与《小稻秧脱险记》作比较,在比较中发现文体的不同。就很好地确保了教学活动指向学习目标,解决了“跟着课文内容走”的顽疾。
四、实施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课堂评价
想要什么,就应该评什么。“想要什么”是目标,“评什么”是评价,课堂评价要与学习目标相匹配。想要知道学生是否了解了《稻秧脱险记》一课蕴含的科学知识,就设计作业去考一考他们吧,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跟着课文内容走”,而不能真正地评价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为了评价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们可以设计“争星”的学习活动,这个活动是在评价导向中进行的。这里有小稻秧、杂草、喷雾器大夫三个角色,每个角色分别计星:从通顺流畅、感情把握、动作适当三个方面分别计星,这里的表演实际上更侧重分角色朗读,因此“通顺流畅”最多可获5颗☆,“感情把握”最多可获3颗☆,关于动作,要让孩子适当表演,不宜过分夸张,哗众取宠,“动作适当”最多可获2颗星。
非常有意思的是,通顺流畅、感情把握、动作适当三个指标的赋值分别为5、3、2,这样,既强化“通顺流畅”这个基础性目标的地位,又鼓励能有比较好“感情把握”,然后才要求有动作配合,这样的评价要求与学习目标相当匹配,体现我们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这样就不会把“朗读学习”演变为“表演学习”,把“语文课”异化成“表演课”。
哪怕是“回家作业”,也应该追求与学习目标的匹配,比如:要求每位学生将课文进行录音,并分享至班级群。这项作业(评价任务)就与学习目标极其匹配,学生在完成录音的过程中一定会反复练习,分享到班级群之后,又能够相互借鉴,可谓一举多得,而所做的事情,都是借助课文学习语文。
语文课上学语文,天经地义,但又偏偏难以落实。攻克这个顽疾,需要我们转换视角,进行与课程性质相吻合的教材解读,设计与课程标准相一致的学习目标,开展指向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实施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课堂评价,确保“语文课上学语文”。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