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前概念及其转化

2017-05-31 13:24应从祥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4期
关键词:前概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应从祥

摘要: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对周围的世界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种以个体经验为基础形成的主观认识称为前概念。前概念的转化需要设法在学生已有认知充分暴露的基础上,借助转化理论策略才能有效实现。

关键词:前概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概念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B-0022-04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们强调了解学情,就是要求教师课前准确把握学生的已有和已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为基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最大化发展。概念教学是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学生的科学概念一般都是从前概念开始转化、发展而来。

一、学生前概念的定义及特点

一般认为,学生在系统学习自然科学课程之前,头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对客观世界中的各种现象、事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在无形中养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学生带着已有知识、技能、信仰和概念走进课堂,这些概念通常有别于科学概念,统称为前科学概念,简称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形成,主要是基于日常生活的感知而积累的经验、作出的解释,因此,这种概念的形成具有情境性,缺乏系统性,常常不精确,甚至是错误的,具体来说具有如下特点。

1.经验性。前概念的形成往往基于经验而非科学逻辑推论,所以经验性是前概念的首要特征。经验又因人而异,因此前概念又具有差异性,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前概念。课堂上面对同一个实验或同一个生活现象,学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或解释,就是因为每个学生都尝试以自己的方式、经验来“观察”实验或“解释”现象。

2.普遍性。前概念是学生对周围世界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是他(她)自己的“理论”。前概念在学生中,乃至成人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科学研究显示,儿童出生以后,在不会说话以前,就具有分类和形成概念的能力。研究表明,孩子出生时,最初观看人脸和猴子面孔是没有区别的。婴儿长到9个月时,看人的面部就会比看猴子面孔的反应要快,说明这个时候孩子已经形成了对“人”的概念。

3.非连续性。同一名学生面对同一现象有时会有不同看法,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解释,他会在两种解释之间摇摆,不同时段他的解释可能也不相同,这就是因为学生对概念缺乏连贯性,这在低中年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4.顽固性。前概念是个人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累积而形成,在一定的范围内可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持有者往往深信不疑,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且能广泛迁移。比如学生通过书本认识到,地球是球体,但在私下个别交流时却又经常把地球描述成“扁平”状,因为学生受经验影响,很难想象球状地球的下方或两侧如何能让人或物站立。有时儿童虽然被灌输了科学概念,但对其理解还是停留在前概念。

学生的前概念形成由来已久,有对有错,正确分析学生的前概念才能更好地转化为科学概念。有学者把前概念分为两类,一类是不需要作原则性改变的,只需要在原有概念基础上加以扩充的概念,即将新知识的纳入补充到原有知识体系,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这类前概念,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只需丰富完善即可,如分类的概念就属于此类。另一类前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与科学概念有本质差异,需要对它作原则性纠正,即需要帮助学生对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修订,比如对空气的认识,许多学生认为空气是没有质量的。

前一类前概念转化起来较容易实现,而后一种情况则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因为它先入为主与科学概念不吻合,将阻碍学生科学概念的形成。概念转化主要就是针对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现有的理解、解释作出的调整、改造,因此概念转化的过程就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決的过程。

二、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方法

前概念普遍存在,它是学生认知的起点,是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和生长点。我们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前概念存在,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违反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所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在辨识的基础上充实、完善或者纠正、转化学生的前概念。了解前概念有多种方法,最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访谈法

通过设置轻松的谈话环境,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比如《把固体放入水中》(苏教版小学科学三下)一课研究物体的沉浮,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物体沉浮概念的认识。

教师通过实物展台出示:木块、橡皮块、铁钉、回形针、玻璃弹珠、树叶、蜡烛、石块、苹果,然后提问,如果将它们全部放入水中,结果会怎样?

生:有的沉有的浮。

师:你能具体说说哪些会沉?哪些会浮?能说明你的理由吗?请先将你的预测在记录纸上用“↑”“↓”来表示沉浮,不能确定的,写“不确定”,写好后思考理由,等会儿汇报。

生预测记录后汇报。

生1:螺帽、石块、玻璃弹珠肯定沉,因为它们比较重。回形针也会沉,因为它是金属做的。木块会浮,因为它是木头的,轻。

生2:橡皮块也会沉,因为它重,苹果会浮,因为我看到过。

生3:蜡块不确定,因为蜡烛有点轻也有点重。

通过这样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真实的想法,将他们对沉浮概念的原认识暴露出来,预测记录反映了每个学生的判断,便于同后面的实验结果比对,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对沉浮现象理解的偏差。

2.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法一般采用选择、判断、问题简答的方式进行,该方法能准确探查每位个体的前概念情况,是运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探查方法。

调查的内容如何设置,这是相当有讲究的。当然要抓住本单元主要概念,所以教师调查前要详细研读课标、教材,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研制调查问卷。比如某教师团队围绕“天气”设计调查问卷,调查组先找到课标中有关“天气”具体内容标准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中有关概念,分析其概念关系,完成概念图,以此为基础,制定调查问卷。

3.绘制图画

有些知识具有抽象性,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比较困难,可采用绘图的方法,通过图示也是一种很好的暴露学生前概念的方法,所以图示法也是一种运用非常广泛的方法。

比如《简单电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上)一课最主要的概念是“电路是一个回路”,要让学生构建电路的“回路”概念,首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之前的经验和认识,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构建新的概念,所以一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一个示意图(图1),让学生添加导线(连线)让小灯泡亮起来。

学生前概念的了解一般都放在课前,放在课堂上的话则都在导入阶段,从设置问题情境开始。

三、转化学生前概念的策略

概念转变理论指出,真正转化概念需要满足四个条件:学习者对当前概念产生不满,学生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要懂得新概念的真正意义;新概念的合理性,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息相互一致,而不是相互冲突;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问题。

下面以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是如何从学生的前概念入手帮助學生理解“闭合电路”这一核心概念的。

1.课前调查。有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怎么连接可以让小灯泡亮起来?要求学生以图示的方法连接,教师全班统计。根据概念转化的条件,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要从学生认知角度,让学生经历体验科学概念建构的完整过程,真正转化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原始想法。

2.课始构建概念。出示学生连接方式汇总图:这是课前大家认为可以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请你逐个地试一试,哪些可以点亮,哪些不可以?因为都是学生自己的原始想法,学生本能的探究欲被激发,动手的过程也是操作技能得以训练的过程。学生汇报结果后出示图2和图3,引发思考:为什么图2的连法不行,这是引发学生在比较中形成认知冲突。学生在交流中形成共识:图2没有形成回路,点亮小灯泡必须要在回路中。出示图4和图5并提问:这两种连法都用到了两个导线,应该形成回路了,为什么图4不行?学生再思考再讨论。这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做深层次思考,图4虽形成了回路,但电流没有通过灯泡仍然不能让灯泡发光,这时介绍灯泡的内部结构,出示图6,学生对回路的认识更加深刻。

3.探索。只给你一根导线,你有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吗?把连接方法画出来。此环节是对前面回路概念的巩固和运用,学生有了前面的思考和探索,有了回路的概念,运用就不成问题,仅用一根导线,学生必然要考虑如何让电流从电池的一端出去,回到另一端,就要考虑并用到金属的导电性,为后面导体绝缘体学习打下一定基础,学生此环节中的创新想法不断闪现。

4.检测拓展。出示图7,分析哪些连接方法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学生能准确判断,表明学生的回路概念已完全建立,从学生的前概念出发,学生的比较、分析、实证思维、创新思维得到训练和提升。[1]

考虑到儿童的认知特点,某些概念在小学阶段不给严谨的科学概念,更多的是结合情境和具体现象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描述,这样的概念在小学苏教版科学教材中大量存在。比如“摩擦力”“能量”“遗传”等概念。摩擦力(苏教版四下)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在这一教学内容中,虽然提到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但仍然不讲授静摩擦、滚动摩擦、滑动摩擦等概念。能量(苏教版六下)的定义是“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这样的概念甚至有拟人化的阐述。但这里的能量属于物理学范畴,决不能与政治语境中的能量混淆,比如同社会上流行的正能量、负能量发生联系,则是错误的。遗传(苏教版六下)是指“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成为遗传。”字面就不够严谨,因为遗传现象不仅存在于人类,遗传和变异是生物普遍存在的特性,但这样的描述性语言,在特定的情境下学生容易理解,随着后续学习的深入,学生对遗传概念的建构会更完整、科学。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课堂上不给出严密的完整的概念,不等于教师可以有随意性,甚至有错误的解释或定义。就算做不到准确,但一定要保证正确。

科学概念并非静止不变的,科学是开放的,科学概念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被修正和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也是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学校教学和个人思维发展相互作用下,逐步建构起来,某种程度上,教学的意义、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逐步完善或纠正前概念,逐步形成科学的概念体系,不断增强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闻蓉美.让概念建构与思维能力协调发展[J].科学课,2016(1).

责任编辑:赵赟

猜你喜欢
前概念小学科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前概念”的应用让化学平衡不再“高冷”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常见初中化学“前概念”成因及转化对策研究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重视科学概念教学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