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研究

2017-05-31 21:11段紫逸
创新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高等院校

段紫逸

[摘 要] 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以学校为载体,为学生建构知识、素质与能力及其实现的过程与方式。不断创新与实践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对提升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首先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然后分析了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与缺位,并讨论了其公共文化服务导向,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艺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公共文化服务;高等院校

[中图分类号] 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037(2017)3-38-4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Mode of College Art Talents Training in the Field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uan Ziyi

(SIAS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Xinzheng Henan 451150)

Abstract: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ers to the process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knowledge, quality and ability for students with school as the carrier.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college art talents training mode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rt talents and promot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in the field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he cultivation of art talents is a complex systematic project.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connotation, featur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first, then analyzed the function and omission of college art talents training i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discussed it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orientation, and finally from multiple levels gave the innovation modes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 art talents training; innovation mode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higher education college

創新是艺术的生命。在艺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只有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才能与教学质量的核心要求和社会发展的文化诉求相符合[1]。而如何按照艺术学科的本体发展属性,在既定的学制内培养能够服务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成为目前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中需要共同面临的挑战。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文化服务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满足公众基本的文化权益,同时提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文化条件,并以此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等[2]。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可见,在经济和文化日益融合的今天,公共文化服务正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有必要以此为契机,在课程、教学、管理、评价等方面做出重大创新,探索适应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和新路径。基于这样的思考,文章针对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功能、缺位以及创新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通过本文工作为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权利的制度设计,它以公民为中心提供文化服务,意在以普遍均等、公平公正为原则,向全社会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公民为中心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了社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其内涵、特征和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文化服务作为政府的支撑行为,能够为社会公众提供所需的文化信息和文化活动。也就是说,文化服务属于社会契约或经济契约的范畴,集有偿性和无偿性于一身。而对公共文化服务来说,它具有典型的政府性质,借助政府这一组织或者平台,向社会提供能够丰富与完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的服务产品和设施[3]。比如,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艺术馆等。对政府而言,它们提供的这些具有公共属性的产品隶属于国家的层面,无论是资金的提供还是技术的保障亦或是人员的配置等,都经过国家层面进行安排。其目的都在于保障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权利,为实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和社会的和谐进步提供基础性支撑。

1.2 公共文化服务的特征

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典型的公共产品,因此,消费的非竞争性与受益的非排他性是其两个最为主要的特征。而对这种“产品”而言,是通过社会各经济主体提供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文化诉求。此外,除上述两个特征之外,公共文化服务还具有典型的正外部性特征[4]。这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塑造人的品格,而这对经济社会秩序的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保持以及社会准则的构建等都是至关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够提升人力资本,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和谐共处的理想气氛,引领经济社会向着良性的轨道发展,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1.3 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因素——基于供给的视角

经验表明,公共文化服务生产与供给,都需要政府必要的干预。因此,以供给为视角,其影响因素主要涉及财政分权和转移支付制度、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重视程度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具体表现为:

1.3.1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地方政府更希望投资那些政治压力大的领域,或者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项目[5]。这样一来,公共文化服务受到政府的重视程度就相对较低,因为公共文化服务的缺位也会引起一定的政治压力,但是这种压力显著低于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与社会保障事業缺位所引起的政治压力。

1.3.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经济水平对区域的财政收支水平、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等都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一般而言,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与上述因素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同向变动)。同时,如果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越高,就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产生更大的需求,而政府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就会向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给予更多投入。

1.3.3 财政分权与转移支付制度。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讲,公共文化服务是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一种,提供方为地方政府,因此,在中央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地方财政自给率会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2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与缺位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无论是服务的提供还是体系的建设较之以往都有很大进步。但是,因为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所以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6]。比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艺术人才的培养和社会输送就显得相对滞后,与之相关的教育与社会对接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并未展现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1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2.1.1 文化保护与传承功能。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文化形式种类繁多,尤其是一些有形或者无形的文化遗产正处在濒危的边缘,甚至到了消失和失传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能够为此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帮助,尤其在非物质文化传播、保护和传承等方面,更是能够发挥不可多得的作用。比如,高校可以借助自身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工作,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对本区域的文化加以挖掘、抢救与保护;再如,可以借助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让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得到传承和普及。

2.1.2 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较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等层面上还未能取得显著进步。加强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能够让更多的艺术人才活跃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第一线,这些人才不但熟悉文化发展规律,还可以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智力支持[7]。比如,在我国中部地区,很多城市都在强化对文化活动的科学合理策划,与之相关的人才也在培养之中,高校的艺术专业在其中扮演着积极重要的角色。

2.1.3 促进区域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在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工作是其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高校艺术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多种形式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尤其在当前乃至以后,我国文化类第三部门的发展会进一步完善,高校艺术教育或者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会因此而承担更多的演出和服务等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艺术人才的培养能够直指公共文化服务的微观层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借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显著性文化效应,这对促进区域公共文化事业的繁荣是大有裨益的。

2.2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服务缺位

2.2.1 对艺术的研究态度缺位。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来说,无论是创作的艺术作品还是借助多种多样的艺术表演形式,都要通过升华与加工,使之在表现生活的同时,对公众的灵魂形成启迪,并借此产生震撼的效果。但是,由于很多高校在艺术人才工作中,将其视为“稀缺商品”进行打造和推崇,使得公众想像中艺术或者技艺已经不再是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模样。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艺术人才对利益进行了强烈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艺术的灵魂。比如,对很多艺术人才来说,他们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逐渐被社会所侵蚀,艺术成为其获取利润的工具,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贡献力量,成为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阻碍。

2.2.2 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相脱节。对艺术人才的培养来说,为了迎合公共文化服务的需要,不但要对专业进行持续和深入的研究,还应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技能。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模拟机会,在演绎一些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难以将其生活经历或者生活阅历展现出来[8]。而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原因在于,我国很多高校在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只专注于对专业技艺的学习,而学习过程却和我国社会的发展现状相脱离,使得艺术人才的培养难以更好地为公共文化服务。

2.2.3 人才评价模式缺位。在我国目前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中,注重更多的是艺术技艺的专业水平。甚至在某些业内人士看来,艺术本身就是“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不可逾越。也就是说,在一些人眼中,艺术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更为“高端”的目的,而不是为社会发展服务。而实际上,正是因为这种观念的影响,一些高校的艺术人才培养结果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反之却与商业和功利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社会公众的审美与艺术人才的专业素养出现了脱节的情况,而这也必然影响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3 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服务导向

当前,面对更新和更高的社会要求,高校艺术人才培养工作要与时俱进,要以公共文化服务为场域,实现回归中的嬗变和继承中的创新。为此,需要在矫正技术至上偏向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公共文化对艺术人才培养的价值意义,高度重视艺术人才培养的公共文化导向,以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主导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

3.1 深入践行文化育人理念

高等院校作为传承和发展公共文化成果的关键载体,在塑造大学生独立人格与综合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在大学阶段的成长能够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实践中,应注重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艺术成果,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公共文化的教学与传播,通过深化文化育人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社会功效[9]。比如,在高校内部应最大限度地营造公共文化服务的氛围,通过吸收全国各地公共文化艺术中的精华,提升学生借助艺术手法表述公共文化价值的能力,并引导学生能够自觉传承和发扬中国公共文化艺术。

3.2 确定人文价值导向

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使命,艺术类高校要从人才培养理念方面关注与保障全社会成员的无差别文化权利,尤其是要以满腔的爱心与诚心去同情和扶持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以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态度,体现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和担当,并将其视作自身的社会文化使命。同时,艺术人才培养应尽量克服技术至上和自我中心的价值导向,高校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在人文导向的前提下,把培养重心放到以人为本和关注公民文化权利方面,然后围绕社会公众的文化诉求开展服务,不断促进公共文化的发展。

3.3 优化人才素质结构

对高校的艺术专业来说,其培养的人才应该拥有深厚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应该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倡导者。为此,应在培养艺术人才的过程中注重其人文素养的提升,通过优化人才素质结构,形成完善的艺术人才服务公共文化的知识体系:①强化艺术人才的沟通与交流能力,通过实践和思考不断发现与满足社会公众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共文化需求水平,通过创意与设计工作,更好地展现多种文化的功能;②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在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社会认识等层面上进行知识的传播与积累,提升其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③强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人文内容的实践、实训与实习工作,通过让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积极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不断开阔其视野,拓展其思维。

4 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4.1 创新教学模式

为了让艺术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融入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事业中,要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学生的禀赋、素质和能力等,开展针对性较强的艺术教育和教学活动,充分营造民主、和谐与富有创新激情的艺术教学环境,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发展,达到两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与教学能力[10]。比如,要加强对艺术专业的研究与学习,并注重跟踪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最新学术和实践动态,以便借此完善与更新属于自身的艺术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为公共文化提供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进一步推广适合艺术人才培养的教学创新成果,并在实际运用中加以丰富和创新。

4.2 创新评价模式

为了体现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看是否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相契合,需要对艺术人才的培养结果加以评价。为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搭建创新人才的早期识别和评价机制,让更多的有公共文化服务意愿和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以此彰显综合评价的导向功能;二是全部评价指标都要准确对应高校艺术人才培养的根本特征,体现对艺术人才培养规律的综合把握;三是最大限度地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特质差异,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借此构建适合艺术类学生个性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4.3 创新管理模式

在公共文化服务场域中,高校管理者需要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让更多的艺术人才能够具备为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和素质。为此,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同时做出努力:一是不断创新艺术教学管理机制。按照自身情况,构建和完善艺术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体系,建立灵活的管理制度,为艺术人才的培养创造自由、宽松与和谐的内外部环境;二是通过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社会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不断将外部经验引入到艺术人才培养工作之中,让更多公共文化要素融入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道路之上,以便能够不断提高艺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三是构建和完善激励制度。通过政策的引导,完善人才培养的评价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持续创新管理模式。

5 结语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高校的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论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还是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等层面上,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改革和探索。但是,将艺术人才的培养工作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结合在一起,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进行创新与完善,以保证高校艺术教育与人才培养质量取得明显提升。文章以此为视角,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是初步的,尚需在后续的工作中不断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献:

[1] 刘杰.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发展的新常态与新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8-100.

[2] 刘菁菁.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实践[J].艺术研究,2015(7):157-159.

[3] 钟宏桃.创新实践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5(8):154-156.

[4] 安彦林,马静.公共文化服务的经济学分析——基于供求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42-46.

[5] 方东.公共文化服务语境下技术至上倾向的矫正——论图书馆学人才培养的人文导向[J].图书馆论坛,2015(3):27-29.

[6] 路远.基于传统“工匠精神”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戏剧之家,2016(4):188-190.

[7] 王晨,米如群.国家文化战略与艺术人才培养的关系研究[J].美术与设计,2014(6):56-59.

[8] 赵尤楠.浅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中高等艺术职业教育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教育研究,2016(2):56-57.

[9] 胡伟.文化传承创新视阈下的高校艺术人才培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4(3):96-98.

[10] 郑艺,高新,蒋明.综合艺术院校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2-25.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高等院校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高职院校普通话测试管理的创新模式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