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宗权
摘要: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自新课程改革后,各科教学工作都有了明显进步。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培育出的众多职业型人才,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必须要过硬。为了提高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中职学校必须要重视体育课,通过构建科学的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来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深入研究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然后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构建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为我国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教育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在毕业走出校门后,都是直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而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升,企业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其中一项要求就是身体素质要好[1]。而一个人身体素质的好坏,除了先天因素的影响外,后天的体育锻炼也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包括中职体育教育,将中职体育教育与普通中小学及大学体育教育同步推进[2]。而作为中职学校本身,也应当要高度重视体育课教育工作,将之与职业技能课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3]。要明确新时期加强体育建設的目标和任务,构建符合实际的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我省10所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课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4所重点中职学校和5所普通中职学校。
(二)研究方法
从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文献网站上查找有关评价体系的文章30余篇,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制定初级的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向1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长期从事中职体育教育工作的体育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发放两轮问卷,调查两轮。第一轮共发放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第二轮共发放问卷21份,回收有效问卷21份。采用AHP法分析并确定各项指标及权重;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及方法,建立模糊评估模型进行计算。根据调查统计结果构建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评估体系框架的设计
本次研究以中职学校体育课的实际教学情况为依据,同时参考相关专业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指标体系基本框架的建立,初步设计出了一个中职学校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框架图,其中包含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指标内涵和权重系数等内容,然后再参考该框架图进行权重分析。
(二)教学质量专家评估指标权重
为进一步明确检查及评定结论,应以权重系数来辅助指标系统的建立。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权重,得出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结果,详见表1所示。
分析结果发现:权重值最高的是“教学效果”,其权重值达到了0.4231;教学效果主要反映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情况及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情况,这也充分反映出了现代体育教育中“阳光体育”教学理念的推行。权重值位居第二的是“教学组织”,其权重值达到了0.2655;教学组织主要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方法、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以及因材施教的能力。权重值位居第三的是“教学准备”,其权重值达到了0.1320;教学准备主要反映出了教师所准备的教案中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重难点内容、教法设计以及教案的完整程度。权重值位居第四的是“教学态度”,其权重值达到了0.1258;教学态度主要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高度负责和严格要求的情况。权重值最低的是“教学负荷”,其权重值达到了0.0536;教学负荷主要反映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度针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情况。
(三)评价指标体系主体信度验证
采用克隆巴赫系数来检验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根据公式计算得出系数为 0.9145,说明该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部一致性良好。
三、结论
总体来说,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既具有一般学科的共性特点,也具备一定的特殊性[4]。若想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科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综合考虑现实问题,然后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5]。
本次研究所设计出来的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是经过综合的文献资料分析、严谨的专家问卷调查后所构建的,因此,该评价指标体系无论是在内容效度方面还是结构效度方面均较高。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克隆巴赫系数分析证明,本次研究设计在专家评估体系方面具有导向性和针对性,在具体应用中具有实效性和可行性,在信度上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在本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又将之在我省几所重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试用,证明其内容全面、操作简易、结果公平,因此值得在广大中等职业学校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沈丽群,季浏,王坤.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质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5,30(03):211-215.
[2]王丹.中职学校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教师,2010(24):121-122.
[3]张茂泉.高校公共体育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02):103-106.
[4]裘玲珍,岑仲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J].体育学刊,2010,17(05):60-63.
[5]童丽珍.试论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群文天地,2011(21):271-272.
(作者单位:广西交通运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