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移动学习的发展探讨

2017-05-30 12:29郭华生张建德方燕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

郭华生 张建德 方燕

[摘要] 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继数字化学习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将对未来高校思政课实施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冲击,甚至会引发思政课的学习变革。深入探讨思政课移动学习模式的构建,并就目前面临的阻碍以及如何推动和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做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

[中图分类号] G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1-0077-04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01016

当下,移动学习(mLearning)正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实施,各类移动学习平台附带的各类资讯所隐含的思想、观念正无声无息地在高校师生中得以有力传播或逐渐强化,网络话语权和意识形态主导权争夺日趋激烈和复杂。与之相应,党中央要求运用新信息技术创新高校思政课建设以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文件中更是特别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推进网络新媒体建设”。但遗憾的是,高校思政课的移动学习平台始终难以在师生中寻觅到踪影。因此,我们亟待占领移动互联网这个新的学习战略高地,深入探讨移动学习将对未来高校思政课实施生态造成的影响、冲击,并应就目前面临的阻碍以及如何推动和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做分析,以期有效回应移动学习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创新性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真正使思政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一、移动学习引发思政课的学习变革

传统思政课中学生学习大多是被动接受的,而在移动学习环境中进行思政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最大化的资源来扩充学习管道,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一)思政课学习场所由物理空间变成移动虚拟空间

透过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学习地点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物理空间,只要能连接网络的地方,学生手持移动终端就能进行学习,而且移动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体现了动态虚拟空间新的特征。比如:资源获取的便捷性、视觉的转移性、情境的复杂性等,同时也拓展了学习的工具概念和学习的空间概念等。

(二)思政课学习者由被动灌输化为主动选择

在传统的思政课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地聆听教师传递的理论、道理,而移动学习不再只具有思政课理论获取的功利性目标,各种具有陶冶性情、支持个性发展、支持协同创新等功能的移动网络环境的构建,促进思政课移动学习的参与者不断拓展、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自主性学习。美国学者齐奠曼提出:“自主学习的动机是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具有计划性的,学习时间的安排是有能效的,学习者对学习结果的感知是准确的,并对学习环境有准确的敏感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思政课的移动学习理所当然也是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是对思政课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一种凸显。

(三)思政课教师由教学者变成引导者

由于学生在思政课上的学习由被动灌输转化为自主选择,学习者也就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教材范围之内,由此,思政课教师在移动互联网中应该转换角色,从教导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而引导学习者的学习方向。同时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主动地进行思政课方面的学习则是具有建构意义的、或是分布式的和基于特定情境的学习。学习内容也从原来的关注学习思政课知识向關注学习如何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转变。而思政课教师尤其关注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过程。

(四)思政课教学活动强调协同实施和合作学习

传统思政课教学活动虽然也采取协同实施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在移动学习上,思政课的协同实施更强调在虚拟移动空间里德育资源和要素的积极合作,并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全面关怀,共同促进个体的自主能动建构,引导学生进行团队的合作学习,以合作取代竞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学习者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思政课教学内容由动静结合转向更趋动态化

思政课教材内容的统编性为思政课的教学奠定了科学性和严谨性,更多的是一种动静结合的理论范畴。但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每天的行为表现和发生的各类社会事件为媒体提供了新的资讯。因而在教学内容既定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材内容以及活化课程内容将变得非常重要。而透过移动虚拟空间,教材内容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亦趋向生动化和多样化。

二、思政课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理念

按照认知理论的观点,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取各种符号性表征或结构,并加以利用使之产生价值的过程。以此发端,思政课移动学习的心理学说主要有二:一是建构主义(Jonasen,1991),二是情景认知(Brown,Collins,&Duguid,1989)。

在建构主义的移动学习环境之下,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思政课教师所教的内容,更是主动思考思政课教师传授内容的意义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连结。换句话说,学生透过积极建构的思考历程发展了新的价值认知能力。因此,建构主义取向教学乃在营造一个符合建构主义教学特色的思政课学习环境,使思政课移动学习环境与教学策略紧密相结合。

情景认知在思政课移动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应由整体到部分的方式呈现思政课的理论知识,同时假设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下学习。目前可利用移动互联网中的软件设计,模拟真实世界的社会活动或故事情节,让学生在其中进行观察、探索、计划和反思,学到掌握、认识世界的理论知识和能力。这种情景认知采纳的设计模式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透过对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推动和实施,原本思政课的学习场域就会发生改变,与传统教室教学情形相对照,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推动和实施将开创一种新的典范。在思政课的移动学习上,重视的是“学”的活动,而不只是“教”的活动;在具体设计上,思政课的移动学习偏重对“学习者”的自主掌握,而非只是“理论知识”的获得处理。移动学习中的思政课教师则由原来的精神“灌输”角色,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伙伴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因此,思政课在移动学习的领域里,只有掌握“重点在于学习,而不只是移动网络化”、“重点在学习者,而不只是指导者”与“重点在于互动和合作,而不只是教材理论和教学内容”三个核心理念,这样,思政课教学才能获得移动学习技术与思政课学习的结合,真正取得实效性。

三、推动思政课移动学习面临的阻碍

(一)软硬件建设不足以支撑完备的移动学习

第一,现有思政课移动学习平台大多通过各类微信公众平台、红色文化网络平台以及少数的思想政治教育APP平台开展,缺乏从学习学科的视角来进行思考和设计,这样很容易忽略教学者与学习者的需求,导致教学者与学习者是在配合移动学习平台提供的教学活动方式。而思政课个人学习建构理论知识的根本在于学习者本身的经验以及与环境的互动。

第二,现有思政课移动学习环境的整合不足。特别是高校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是各自独立封闭的,即或是在同一高校内,各种德育移动学习的相关资源也无法协同调用与实施,不能达成最佳资源共享的效益。

第三,思政课移动学习历程及评价机制有待建立。在移动学习中,思政课教师很难了解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质量。但在其过程中该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可作为教师开展辅导的重要参考依据。而科学的评价机制尚未确立或确立不完备,社会影响教学效果,进而造成思政课移动学习中的教学策略、学习活动等无从改进。移动学习不是在移动互联网上放一堆课件、笔记、视频等资料,让学生阅读或观看,最后在综合评定中给个成绩就了事。而是要建立社群移动网络以及交互的移动教学设计,以解答学习者在学习思政课中特殊或现实的问题并丰富学习者知性的生活,这样将会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

(二)人力与师资不足以支撑完备的移动学习

教师是教育行为的创设者。而在思政课推动和实施移动学习时,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适应理论发展,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以及重大的社会行为事件和问题事件,教学技巧和移动学习所需的各种教学技能。同时,还需要在日渐复杂的经济与社会秩序中,以更深入的角度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和成长规律,以及他们的喜好。而事实上,能如此“身怀绝技”的思政课教师是稀少的,特别在移动学习的新模式中具“大V”影响力的思政课教师更是难见踪影,亟待加强培训。

四、推动与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的尝试和策略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各种文化价值理念体系急速更迭,社会形态与结构亦快速转变。为此,积极推动和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使其成为思政课课堂主阵地的有效补充,以促进思政课的学习与教学。

(一)一个尝试:“德e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

“德e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微信公众号(服务号)由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首个高职“马院”)开发和运营的,是一个以“教育为本,德育先行”为建设理念,意在借助“互联网+”思维,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以增强立德树人工作的实效性,旨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党的理论知识,同时推动思政课在线学习,具有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师生思想交流学习、学生社团互动的多功能校园新媒体平台。

自2015年12月31日上线运行以来,“德e行”社区移动学习平台坚持每周推出一期群发消息,定期更新平台内“理论热点”、“文化传承”、“践与行”等栏目网页信息,这种作法目前已获得许多高校师生用户的关注,大量正能量信息在受众用户间分享和传播,并举行了线上线下的活动,提高了平台的运营效益,为全国高校思政课移动学习的创新提供一个信息化、开放性、共享化的学习支持平台以及能“凝聚人气,展现风气,传递正气”的协同德育网络社区平台,进而构建一个“让德育无处不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泛在学习环境。

(二)思政课移动学习的策略应对

第一,参考先进国家优秀高校德育工作在移动学习中的发展经验,加强高校思政课移动学习平台的系统建设,积极推动高校间思政课移动学习资源的整合运作及建构互通机制,扩大思政课移动学习领域建设经验及发展内涵的分享。

第二,积极开展移动学习背景下的思政课人才与师资培训课程,在教育行政和项目课题层面上积极支持思政课移动学习,对推动和实施思政课移动学习的各类咨询辅导予以支持和帮助。

第三,推动高校之间和高校内部思政课移动学习建设的协同创新,加速思政课移动学习资源的建立与发展,改善思政课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与传播模式,制定相关制度以确立有效的评价制度,利用学习效果评价机制来确保思政课移动学习内容的品质。

移动学习兴起之后,学习方式已转向多元化、大众化、生活化和市场化,思政课教学在这个学习变革的浪潮中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和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那种单一的思政课物理空间乃至传统的网络教育已难以推动思政课的革新,只有勇于创新地推动和落实思政课移动学习,才能彻底打破时空藩篱,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从而使大学生在思政课的移动学习中真正做到适性及自我建构的学习,这将是思政课在移动学习浪潮中刻不容缓的创新使命。

参考文献:

[1]德斯蒙德·基更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J].开放教育研究,2004 (6):22-27

[2] 沈亞钧协同与融合:思政课整体性实践教学的新路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12-115

[3] 倪小鹏,张静然移动学习的发展和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9(7): 1-5

[4] 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10):10-25

[5] 顾小清,顾凤佳微型学习策略: 设计移动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7-21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变革
变革开始了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的自动问答系统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移动学习方式下实验教学资源建设的研究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