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意义

2017-05-30 08:13焦连志黄一玲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焦连志 黄一玲

[摘 要]开掘其他课程的育人资源构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课程育人体系是今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构建同向同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升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有助于挖掘其它课程的育德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有助于用好课堂育德主渠道,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有助于使思想政治教育由“阶段”育人向“全程”育人的提升。

[关键词]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7)10-0115-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7.10.1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合格人才,为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动力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对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方针的重大发展,他特别提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这突破了过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各自为政”,仅仅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局限性观念,是新时期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指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明确了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向,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与推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提升全员育人的思想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最大“初心”,决定着中国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中华民族正走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而任何一个有远见的民族,都会把民族的未来寄托在教育上。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选择了一条从中国国情出发,又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使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发展成就,为一步步迈向“中国梦”奠定着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是党的教育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若要“不忘初心”,就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可靠接班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的高校无疑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这是党的教育事业最大的“初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初心”,还是高校展开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依据。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只有坚持在高校中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课堂教学及其他一切工作中,才能保证中国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正确方向;也只有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让一代代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青年大学生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成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除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这一主阵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外,其他各门课程都应当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以及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明确中国高校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并在课程教学中积极发掘课程的育人因素,自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共振,形成育人合力。

二、有助于挖掘其它课程的育德资源,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是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但是,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利”。高校的重要使命是立德树人,既要育德,又要育人,既要传授知识、发展其能力,又要肩负起引领大学生精神世界成长的使命。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任何高校都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高校安身立命之所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而言,立德树人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不仅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这一过程中肩负着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培育和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的使命,其他课程同样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清楚,将思想政治工作仅仅视为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责任,而其他课程则与此无关,甚至部分教师在部分课程中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传递的信息、价值观唱反调,使得高校育人课堂呈现“两张皮”现象,各学科课堂各自单兵作战,无法形成有效的育德育人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澄清了此种错误的观点,明确了高校各门课程都要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都要守好自己“一段渠”,从而明确了思想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的“守渠”责任,这样就有助于思政课程之外的其它课程自觉肩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与思想政治课同向而行”不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道德灌输和说教,而是要从明确的教学目的出发,善于挖掘隐藏在各专业知识中的德育内容,发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知识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等的正确指导作用。因此,利用好课堂教学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2]。具体来说,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要处理好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关系,在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中自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思想成长;二是挖掘课程本身的育德资源。实际上任何课程除了传授知识以外,都蕴含着一定的育德资源,“纯粹的‘知识是可教的,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道几乎不可教,只能靠老师身体力行的去示范、去感化。因此,‘传道不仅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求教师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质感染、引导学生向上,用自己的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怀激励、鼓舞学生向善”[3]。高校教师要以德立人,自身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起到榜样和示范作用,有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引领学生崇德向善、追求真理;高校教师以自身扎实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引领学生成长,能够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大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学习成长指引方向;高校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公民责任、诚信意识、健康心理、完善人格、勇于创新等等优秀品质,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立足中国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讲好中国故事,从中挖掘育德资源,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从而在课堂中做到育才与育德的统一,在专业课程知识讲授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领学生关心祖国发展和祖国建设,引领其处理好个体发展与奉献社会的关系,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底色,为生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基础,从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长。专业课程教师还可以发挥学科所长,走进思政课堂,为学生上思政课,将其他学科的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育德资源,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耳目一新思政课,尤其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本身由于其较高的道德威望和學术权威,也具有较高的被认可性和被信任度,因此其在讲授中所传递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对大学生而言将更具有亲和力和渗透性,这样,可以做到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水乳交融,使学生在专业知识讲授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与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体悟与认知,从而形成各门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促进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三、有助于用好课堂育德主渠道,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

课堂是大学的基础单元,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展开教育过程的舞台,是生发教育意义的场域。简单的课堂有着多重的意义,有学者讲,“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意识形态的‘战场,是吸引学生的‘磁场,是精雕细琢的‘工场,是立德树人的‘林场,是传播真理的‘道场”[4]。课堂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也是育德的主渠道,是对大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教师节的讲话中号召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要以德立人、以德化人、以德施教,这里的“德”不仅仅是指较高的道德素养,更是一种“大德”,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是对“四个自信”的由衷体认,是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课堂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课堂既是育才的场所,也是育德的场所,两者是统一的,并行不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教师应当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育才和育德的统一,自觉肩负起育德使命,“种好责任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明确课堂的多重意义及其所承载的多重使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师的职责、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阐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新内涵。唐代大文豪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成为今天教师的使命,这里的“道”主要是指做人的道理,韩愈在《原道》中这样解释“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愈将“仁”“义”等儒家伦理道德视为“道”,也就是将“道”视为立身成人所必须遵循的一些普遍道德准则,这可视为那个时代的“真理”,因为在封建社会,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伦理体系带有普遍性、真理性的意义,梁漱溟说,传统中国“融国家于社会人伦之中,纳政治于礼俗教化之中”[5],包括中国人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都受着这套伦理体系的约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东西,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是中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的信仰所在。因而,教师的主要使命是将当时这套有着真理性、普遍性的“大道”传授给学生。“传道”是师道的重要使命,在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中国高校教师也应当肩负起“传道”的师道职责,这个“传道”既要教学生安身立命、做人做事的道理,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崇德向善;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语境下所传的“道”更应该是“大道”,即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不仅应当传授学生相应的专业知识,要“授业”,也要“解惑”。“‘惑几乎涵盖人类意识的所有领域,从普通日常经验到复杂的知识与精神生活,难以穷尽。简单的说,惑可分为知觉上的、智理上的和价值上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还没有达到成年人的正常水平,心理内部诸因素发展不平衡。同时,大学生即将由学校走向社会,面临着就业和职业选择的压力,因而他们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会遇到智理上和价值观上的惑。大学教师应帮助学生解释并解决这些困惑”[6]。因此,光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是教师的全部使命,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其人生发展的一盏指路明灯,学生成长中所遇到的许多“惑”都需要教师去予以解答、予以引導,要把学生培育成“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更需要教师自觉肩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树立明晰的德育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特别是引领学生的价值成长和价值建构,以澄清各种借助网络迅猛传播的政治思潮、价值观对他们思想的影响,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智强指出,“要是没有德育意识,解惑的工作做得再好也只能算是一个百度输出终端”[7]。可谓一语中的,因而,高校教师都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认真领会思想,明确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立德树人的新使命,以自觉的德育意识阐释“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新内涵,以培育党和国家需要的又红又专的人才,这是中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四、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阶段”育人向“全程”育人的提升

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4+1”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展开的,这些课程主要开设在大一大二两个阶段,由于过去一直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责任,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了“阶段”育人的特征,也就是在大学生大学学习的某一阶段里由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当这些课程结束以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上就出现了空白,虽然也一直有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提法和经验,但是在实践中由于认识不够统一,做法不尽一致,无法形成合力,因而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带有了“阶段”育人的特征,无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教学活动是大学最基本的一项活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前半段,而且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人的思想的主观性、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一个阶段、一个时期,具体来说就是在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的大一大二学期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需要久久为功,需要在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整个阶段中都需要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外,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它既需要教育者的教育,也需要被教育者经过知、情、意、信、行等几个阶段的复杂思想运动才可以实现既定的教育目标,其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这个思想运动的链条中断,就有可能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即使达到了这样的目标,由于年轻人的思想具有可变性,其思想特点上追求时髦、追求变化,比较倾向新事物、新思想的接受度比较高,很容易受到新思想、新观念,包括经过各种精心包裹的西方价值观、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的影响无处不在,作为“网络原住民”,他们的生活与成长与网络紧密相关,因而网络信息也在无时不刻地影响着他们,可能某个事件、某句话都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价值立场,修正自己的价值结构,导致其背离了最初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因而,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就必须超越“阶段性”,树立全程育人的理念;就必须超越“思政课程”育人的理念,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新理念。

“课程思政”的育人新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的一个重大转变。“‘课程思政其实质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8]由于大学课程教学活动贯穿于大学的始终,而课堂教学又是育人的主渠道,因而,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保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贯性,就需要重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育人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既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又要在課堂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学生的知识建构和价值成长。在实践中,高校所有课程的教师都应当树立立德树人的育人意识,自觉肩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自觉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各门课程都有立德树人的要求,各门课程都要在整体育人的课程体系中承担德育任务,各门课程要有两个教学大纲一个是课程教学大纲、一个是课程德育教学大纲。让德育回归课堂,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孤岛化窘境,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所有课程老师都承担‘德育任务、肩负‘思政使命,所有课程教学中都散发‘德育味、飘起‘思政味,自觉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同心同向、一起发力,共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9]。这样才能让中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让大学的课程体系变成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课程体系,变成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立德树人体系,让大学生的主要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变成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组织的育德体系,使其在大学的课程学习活动中始终浸润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以培养党和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庄华峰,汪婕.全员育人 专家教授应“挺身而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6-01(006).

[3]李娟.也谈“传道、授业、解惑”[N].天水日报,2012-03-28(6).

[4]陈志强.慕课式思政课?别光顾着赶时髦[N].解放日报,2017-06-27(009).

[5]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

[6]李娟.也谈“传道、授业、解惑”[N].天水日报,2012-03-28(6).

[7]董少校.上海高校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6-12-02(001).

[8]高德毅.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9]闫伟.夯实守渠责任,共筑育人课程体系[J].菏泽学院学报,2017(1):1-5.

(责任编辑:向欣)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浅谈独立学院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思考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