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7-05-30 05:19杨媛媛闫润林
高教学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息意识信息素养

杨媛媛 闫润林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准确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就要求我们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尤其对于新时期接班人的大学生而言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以长治医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重点就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两方面设计了问卷。通过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4-0184-04

Abstract: The 21st century is an era of information explosion, its requires us especially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have good information literacy skills to find the information we need in the vast ocean of information and use it. This article taking the students of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 as the object of investigation,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signed to focus on the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nformation competency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find the problem,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information competency; 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于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I Zurkowski)首次提出,他认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之后,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提出关于信息素养较为权威的定义是“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和有效地搜索、评估、和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其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以及信息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其中,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于信息敏感度的把握和对信息价值的洞察力,是人们能够意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意识去关注信息的过程,信息意识是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能力,是人们获取、加工、处理、评价、利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保障。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并加以利用,就要求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新一代佼佼者,是国家的希望,是中国梦的践行者,更要注重信息素养能力的培养。高等院校大力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不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人的自身发展需要,还有助于推动全社会的信息化进程,是信息专业教育的一大趋势[1]。简单说,信息素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發展。

一、大学生信息意识及信息能力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与对象

参照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重点针对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两方面设计问题。借鉴了马费成[2]教授调查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时所选的标准。具体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即信息需求、信息源选取和信息查找、信息获取能力及技巧、信息评价和处理。问卷以长治医学院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随机的抽查在校学生。总共发放了一百一十八份问卷,回收了一百零八份,男生44份,女生64份,临床和护理大专业与其他小专业的问卷构成比是36:23:49,大四和其他年级学生的比例是16:11。

(二)数据处理

问卷回收后经过一系列的评价,整理,筛选,并利用SPSS Statistics 17.0 軟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把文字信息变成了统计结果, 具体化的展现了被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现状。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信息意识的结果与分析

表1反映的是大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信息的关心程度,70.4%的大学生比较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信息,17.6%的大学生不太关心生活中的信息;表2反映的是大学生对本专业信息发展把握的情况。比较了解的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关心自己专业的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信息意识;表3是大学生对于何时需要检索信息的认知,70.4%的大学生都是在需要信息的时候才去检索信息,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被动的获取信息,主动性较差;表4反映的是大学生主动查询课外书籍的比率表,从表中的数据来看,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被动的获取信息,很少积极主动的有规律的去关心一些自己需要的消息。总体结果显示,大学生虽然有意识了解身边的信息,但主动性差,大多数是在需要的时候被动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信息意识薄弱,有待提高。

(二)信息能力的结果与分析

信息能力包括三个方面:即信息源的选取和信息查找;信息检索的能力和技巧;信息评价和利用的能力。

1. 信息源的选取和信息查找

由表5可知,86.1%的学生主要通过互联网查找,6.5%的学生会选择纸质媒体进行信息查找,其他的极少数人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同学朋友获取信息源。而网络获取信息源的大学生有76.9%的人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进行数据获取,这说明大学生仍然处在大众检索用户的位置,对学术应用较强的数据库并不熟悉。

2. 信息检索的能力和技巧

通过信息源选取和信息查找的调查结果了解到,利用专业数据库的大学生很少,大部分是利用搜索引擎检索,对于专业的数据库类型而言,大部分学生也只是了解网络检索,对于光盘检索和计算机联机检索几乎一无所知。而就检索方式和途径而言,大部分学生会选择短语检索和字段检索,对关键词检索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更为专业的主题词、分类等检索途径概念不清晰。总体来说,大学生的检索方法和技巧单一。表6调查结果显示,遇到问题时83.3%的学生会选择上网查资料,12%的学生会选择与同学讨论,只有3.7%的学生会选择查阅书刊或咨询老师的方式;运用各种资源和信息技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61.1%的学生还行,10.2%的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检索手段整理自己所获取的信息。结果提示,大学生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使用的检索策略较为简单,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也有待加强。

3. 信息评价和利用能力

高校学生评价信息考虑最多的五个指标分别是准确性、权威性、时效性、经济性、易获取性[3]。以上的数据结果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选择互联网(搜索引擎)检索数据,而搜索引擎的信息更新最快,时效性最强,但是权威性并不强。这说明大学生评价信息的能力是片面的,不够全面。大学生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表8的数据显示41.7%的学生能够判断信息的真伪,58.3%的学生不能判断信息的真伪,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够正确的评价信息价值,只在低效率的利用信息。表9显示,大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是聊天交友,其次是学习,少部分是玩游戏,这说明专业信息的利用率并不高,大学生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差。

三、结论和对策

通过问卷调查,处理,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出大学生虽然经常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但信息素养总体情况并不乐观。具体表现为:信息意识淡薄,获取信息的主动性较差且所获信息大多为娱乐信息,专业信息较少;信息知识的掌握欠缺,只懂得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对于深层次的信息素养内涵并不清楚;信息检索方法和手段单一,检索技巧缺乏,欠缺信息重组的能力;信息评价利用能力差,对于信息价值的鉴定并不清楚,只是片面的评价,并没有高效率的利用信息。针对调查结果,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改善和提高。

第一,就学校而言。

首先,重视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意识是先导,是信息素养的前提,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尤为重要。大学院校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提,就应足够重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多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大学院校的信息素养相关课程,主要指《文献检索》课,均于大三阶段开设,而面向学生的相关讲座极少,学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较为延后,这是导致大学生信息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因此,学校在设置信息素养相关课程时也应考虑到可持续的教育。如面对大一、大二低年级的大学生可以增设《信息素养概论》等课程,从理论、系统的角度为学生解释和灌输信息素养基础概念知识,让学生对信息素养有初步的了解,能够主动认识信息素养的重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其次,提高学生信息应用能力。在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和重视《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融合。信息素养不是脱离学科而单独培养的,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信息素养应是相辅相成的。《文献检索》课只有深入到专业中,并与专业有机融合,才能真正显现出《文献检索》课的课程地位与教学效果[4]。而目前的《文献检索》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和专业紧密结合起来,缺乏专业的检索实例,整个教学内容只能泛泛讲解,不能满足专业背景下,学生对文献的需求以及文献检索的广度和深度。这也就影响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根据其专业方向和科研目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相关学科发展动态,也符合《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目的,同时满足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要求。

再次,加大信息素养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如多组织举办信息素养方面的讲座,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诠释信息素养教育;开展相关技能竞赛,把学习知识的方法灵活化、多样化。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竞赛中发现问题,并探究解决方法;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加强网络及数据库建设,让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加强图书馆建设,深化图书馆的学科服务,使学生能够高效的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让信息流动起来;通过专题讲座、海报等形式加大宣传信息素养相关的法律道德知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不良信息[5]等。

第二,就大学生本身而言。

首先,大学生应当重视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大学生应该主动去获取,去优化处理从而掌握有用的信息来服务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要时刻保持探索的心态,敏锐的嗅觉,时刻关注着身邊的信息,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并能根据这些动态来调整自身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内容,以此来增强自身的信息意识。

其次,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环境和现有的条件,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大学生应当足够重视《文献检索》、《计算机操作》等相关课程的学习,要做到认真学习,主动请教,多学多练,学以致用。同时,大学生应当将所学知识延展到课堂外,生活中,真正做到让信息检索服务于自身。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熟练掌握信息检索知识的基础上,不仅能够根据自身对信息的要求,灵活制定检索策略,还要善于正确处理信息和评价信息。而处理信息和评价信息的前提仍然是信息意识的提高。大学生只有主动地去探求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才能正确把握专业领域信息的价值,才能够将信息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对信息做出正确的处理和评价,进而才能使信息被有效利用。

再次,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有效资源丰富信息来源,拓展专业信息范围,提高有效信息利用的比率。只有这样,才能符合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学生才能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建军,郑建明,成颖.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6):16-19.

[2]马费成,丁韧,李卓卓.案例研究: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分析[J].圖书情报知识,2009(1):26-31.

[3]屠昂燕.大学生信息安全素养培养的探索[J].科教文汇,2012(16):38-39.

[4]戎文慧,王颖,朱蓓,等.文献检索课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0(1):78-80.

[5]郜翔.大学生专业信息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9):58.

猜你喜欢
信息意识信息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从信息流的维度探讨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
西北四省农村居民信息意识现状分析
如何有效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