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兆良
绘本是一把开启阅读之门的钥匙,能够帮助孩子了解世界。教师从低年级阶段开始带领学生读绘本,可以打开孩子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而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则应深层次地运用绘本,把绘本阅读和教育教学融合起来,在活动中“玩转”绘本,从而领略绘本的无穷魅力。
一、 巧妙选择绘本,滋润孩子的心灵
现在有一些孩子内心很脆弱,不知怎样宣泄委屈和愤怒。我发现《苏菲生气了》和《生气汤》都是讲如何排解心中的不满情绪的绘本。选择这些绘本来阅读,目的是让孩子明白生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加控制。孩子从绘本中可以学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找最好的朋友聊聊天等。值得思考的是,怎样才能让这个滋润心灵的绘本群文阅读给孩子留下生命成长的痕迹呢?一个“汤”字激发了我的灵感。在家长的协助下,我们开展了有声有色的“水煮绘本”阅读活动。所谓“水煮绘本”,就是在师生一起品读、交流绘本的基础上,尝试描绘绘本故事的思维导图,并展开想象,创编出新的绘本故事。如此设计,让“水煮绘本”成为孩子们的“心灵鸡汤”,滋润了他们纯真的心灵。
二、 有机整合绘本,促进孩子深度阅读
绘本教学,为我们的阅读教学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们遇到了更美好的课堂。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若能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整合一些关联紧密的绘本,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能有效拓展孩子的阅读视野。比如学习了《巨人的花园》一课后,我给孩子们带来了两个关于巨人的绘本故事——《巨人和春天》《城里最漂亮的巨人》,从角色、情节、场景等方面分别做了这三个故事的思维导图。然后孩子们由此入手,设计一个关于巨人故事的思维导图,并编成一个新的绘本故事。这样经过有机拓展和巧妙整合,实现了读写联动,有效提升了阅读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三、 学会透视绘本,和孩子一起融进绘本
绘本里包括三个故事,第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第二个是图画讲述的故事,第三个是文字与图画结合而产生的故事。要想读懂第三个故事,就必须了解作者。只有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我們才能真正读懂作品里蕴含的深意。作为教师,除了要读出不一样的故事,还要做到透视绘本。绘本里有文字,又有图画,不管是文字还是图画里都有一些“留白”的地方,这是充满智慧的作者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让孩子们对这些“留白”展开想象,畅所欲言,往往会收获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其实,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教学绘本的方法及风格。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两件幸福的事:一是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二是坚持。”我很庆幸自己一直在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和孩子一起“玩转”绘本。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白米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