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获得职业幸福感

2017-05-30 10:48:04高志华
阅读(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

高志华

【摘要】 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失去积极向上的心态,已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助力教师重新获取职业幸福感,需要进行新角度的探索。本文着眼于教师职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要从创新视角、专业助力、积蓄能量等角度来寻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不断追求中感受职业的幸福和人生的美好。

【关键词】 职业幸福感 创新行动 专业实力

伴随着教育新技术、新改革的挑战,多方面陡然增加的期许,面对新形势、新状况,一些教师的身心问题日渐增多,也就不免产生了职业倦怠,进而影响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关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感受不到职业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不利于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教师缺乏对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发生。让教师在一所学校拥有归属感,在职业生活中拥有幸福感,做一名为孩子幸福成长奠基的教师,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自身需要重视和为之努力的重要课题。

一、 创新视角,开渠引源

对于缺乏职业幸福感的教师来说,标注得密密麻麻的课本就是多年循环使用的“教学法宝”,数十年如一日走进同样的教室,上同样的课,说几乎同样的话,等下班、等工资、等退休……这些现象是教师缺乏创新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社会是否发展与其无关,学情是否改变与其无关,教材是否创新编排从不关心……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在这种机械重复中被日日消磨,最终斑白了双鬓,消磨了斗志,迷失了方向。

教育是一项对促进个体成长有意义的工作,也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中,教育对于一些教师而言,变成了一项简单、重复的劳动,不仅让他们身心疲惫,还不能使其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那份本该源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幸福感化为泡影,消失殆尽。

“破而后立”是汉语词典中一个寻常的成语,它的意思是:打破原有的规则,才能创建新的法则。如同其他行业一样,教师的工作也需要创新思维,创新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始终保持对工作的热情。

河南省汝阳县圣陶学校的教改成就吸引了全国教育工作者的目光,被喻为“教育的桃花源”,这给我们带来了富有震撼力的自省和启发。该校所创生的“师非师,生非生,师亦生,生亦师,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的教学关系,让教育理念回归中华文明,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校长相信教师,相信学生,师生无比享受教育的全过程。这种大道至简、回归自然的教育理想让许多教师心驰神往,更能够唤起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 专业助力,着力夯实

虽然当下缺乏职业幸福感的教师不在少数,但依然有一些教师可以在看似望不到尽头的教育道路上,凭着自身过硬的专业实力走向光明坦途。每一次在省、市级的教育分享会上,总能看到一张张洋溢着热情的笑脸,听到对教育教学充满热爱的专业解读。这让我们明白了,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教师绝对不会把自己当作流水线上的操作工,而是运用专业素养作为保障,切切实实地发挥自己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形成独具魅力的教育教学风格后,学生的爱戴、教学的从容、探究的新奇、成功的愉悦亦会随之而来,如此一来,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也就不是奢望了。

打铁更须自身硬。专业成长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从另一方面来讲,职业幸福感也会成为推动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动力。幸福的教师,与其说他是在上课,不如说是在享受课堂。教师在课堂上挥洒自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全身心地去感受、触摸、体验课堂,进入一种“人课合一”的境界,对于教师而言,这种境界就是深深的职业幸福感。由此可见,“全然进入、彻底敞开、高峰体验、享受过程、率性而为”等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必由之路。

三、 积蓄能量,巩固强化

教师的幸福感除了来源于学校的尊重、家长的称赞和学生的信任,更来源于豁达的生活态度、高雅的生活情趣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能够认识自己,认清自身,承认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拥有完整的人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想要获得职业幸福感,教师自己也必须努力奋进。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把教師比作“红烛”“春蚕”,似乎教师职业与生俱来就和“奉献”同行。但是,“忘记自我”并不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全部,教师亦可以用豁达的心胸、知足常乐的精神颐养身心。家长一句肯定的话语、同事一个赞扬的微笑、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这些来自于社会和他人的认可,能够为教师在教育道路上不断前行积蓄能量。一个人的快乐不在于他得到的多,而在于他计较的少。如果一个人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思维方式,尝试用一种接纳、欣赏的方式来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就会进入另一种境界。陶行知先生曾经对教师职业特征进行过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多年以来对情境教育投入了无限热情,同时她还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并引领着一大批和她具有同样教育梦想的同行者。在求索的道路上,他们认清了人生的目标,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把教育变成了充满激情的事业,让激情点燃了人生的美好,因而能够尽享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我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心无旁骛地致力于自己的事业,努力寻求心灵力量的支撑,以从容之心面对一切教育对象和现象,脚踏实地、心平气和地在自己的教育征途上徐徐前行,发现并珍藏教育工作中所有的快乐,从而提升我们的职业幸福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猜你喜欢
职业幸福感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
完善校长评价提升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研究
成才之路(2017年4期)2017-02-27 22:51:38
从管理学角度探索教师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基于“自我更新”取向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研究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19:48:04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39期)2016-06-12 16:04:32
提升高职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期)2016-01-28 18:31:13
运用三叶草模型,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在教育管理中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