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分析①

2017-05-30 04:02张慧
中国商论 2017年15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新常态

张慧

摘 要:一直以来,产业转移都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无不如此,产业转移对于转变经济发展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是毋庸置疑的。最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功,尤其是最近几年12个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落户河南,可以看出国家过于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但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还有很多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地方,新常态下,河南省要落实利好政策红利,以利于承接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关键词:新常态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c)-153-02

当前河南省的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由于历史因素,河南省在最近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进程中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处于落后状态,在百年难遇的政策利好下,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河南经济转型,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甚至国际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符合当前河南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承接国际和东部的产业转移成为河南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相对于兄弟省份,河南有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机会,但同时,河南省也有必须面临的劣势和威胁,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和规模的扩大,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我们要正视问题所在,同时采取应对措施,提升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水平和产业转移的能力,增强河南省产业转移的竞争力。

1 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宏观对策

1.1 加强硬件环境建设

硬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由于历史原因,河南省的交通、物流、信息技术、水电等投资硬件环境不能满足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河南省的省会——郑州市,建国后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到郑州,迁后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经过60多年的建设,硬件条件和兄弟省会城市相比已相差无几;而一些老城市,比如开封、洛阳和安阳,因为地下文物问题,不能大规模开发,硬件设施的建设势必会受到影响。

首先,完善综合物流体系保障。物流是产业转移、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的保障条件,河南省在交通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处于交通的十字路口,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高铁、国际航空等基础设施,针对一些公共服务问题,单个企业难以解决,这时就需要政府强化政策规划,形成产业集群,使其成为产业创新联盟。

其次,加快河南省信息化建设。互联网是信息化的基础,最近5年来,河南省互联网用户增加将近一倍,河南省城市互联网的普及率还很不错,但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远远不够,还不到城市普及率的一半。河南省是农村大省,现代化的农村是产业专业和结构升级的中坚力量,城乡信息化水平发展的不平衡严重阻碍了产业转移的进程。

最后,构建生态环保体系,发展新能源产业。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产业转移必然会涉及工业化、信息化,为了保证蓝天白云,保护好生态环境,积极创新,发展新能源产业。如洛玻集团“超薄电子玻璃浮法生产设备和工艺”、中信重机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豫光金铅的“熔池直接炼铅新工艺”等技术在行业关键点上取得了核心技术。

1.2 优化产业转移、结构升级的软环境

一是改进行政环境。目前体制与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还存在不协调、不匹配,地区、部门、行业之间也存在条块分割,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应从现实出发,根据地区、行业、企业发展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分门别类的进行统筹规划,全省一盘棋。在行政审批等环节要树立为产业转移服务的理念,不推诿、不拖拉、不刁难。

二是完善产、学、研机制。产业转移、结构升级需要很多高科技人才,目前河南省的高科技人才有产、学、研脱节现象存在。对此,政府、社会、企业要合力采取积极措施,如完善对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科技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分红等多种激励机制,从而留住人才,提高其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产、学、研高度融合,使高科技人才留得住,价值体现出来、科研成果得到转化。

三是改进目前的招商方式。河南省要根据自身现有的产业优势、发展规划、产业定位,成立专题招商队伍,对海外、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定点招商、定业招商。

四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高水平的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尤其是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职业性、应用性、技能性。职业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还不是很长,缺乏“工匠精神”,使得中国生产和制造的产品没有高附加值、质量不过关,没法在国际市场上和发达国家竞争。

河南省高等教育的规模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相当可观,河南省2016年高等毕业生人数达到64.34万人,但职业教育的发展还不够,高级技工的培训跟不上社会的需求,有很大的缺口,所以要加强职业教育,尤其是社会紧缺的专业,加快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的进程。

2 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对策

2.1 加快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聚区

为了利益的最大化,高端产业的跨国企业或集团企业把自己的业务进行分类,核心业务保留下来,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优势,把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而河南省的服務外包业务目前还不是很成熟,承接的外包业务也以国内为主,对于承接国际业务还准备不足。从事业务外包的企业也多是一些小型企业,就算是小型企业数量也是凤毛麟角,远远达不到产业集聚效应。

2.2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

一是打造产业园区经营模式。各地市政府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基础和区位交通条件迥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也各不相同,根据自身情况,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产业集群发展可以节约土地资源,强化产业之间的合作,政府在用地、政策、税收方面给予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依靠市场的力量,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园区经营模式。

二是产业园区形成特色。根据发达国家或地区经验,在打造产业园区时都会以行业、国家或地区的名字命名,这样对于产业转移方来说,方便业务交流,也有亲切感。如法国产业园区、浙江产业园区、福建产业园区,或者信息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等。

2.3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领各地承接产业转移

以中原城市群规划的四大产业带为基础,即郑汴洛产业带、漯郑新产业带、新焦济产业带、洛平漯产业带,以中原城市群四大产业带上的众多产业集群和园区为依托,以河南现有的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为重点,筛选具有代表性的、对承接产业具有引领作用、示范效应的产业积聚区、园区、开发区,把他们打造成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引领各地承接产业转移,打造河南经济增长极。按照“布局优化、特色突出、用地集约、产业集中“的原则,不断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促进项目集中、产业积聚、资源节约、增强产业承接能力。

2.4 成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协调的专门机构

由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的威胁分析可知,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面临东部发达地区争夺来自国外的国际产业转移、中西部其他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威胁,各自省份为了承接产业转移,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情况,这样就会形成重复建设、不成规模、地区差异大等后果。基于这些问题,很有必要成立一个省级级别的产业转移协调机构。

3 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对策

3.1 科学选择承接产业,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

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为了急于发展经济,饥不择食,损害当地利益。要承接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绿色高收益产业、集约型产业,尤其要承接战略新兴产业,坚决拒绝引进污染严重的、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实现经济跨越式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河南省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要认清,对大自然怀有敬畏的心态,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充分认识环境的承受能力、利用有限的资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因其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并且可以使河南省的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新兴产业我们要来之不拒,并且提供力所能及的政策支持。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把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能过剩的低端产业转向省外和国外,以此达到调整河南省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

3.2 根据自身产业优势,提高产业链联动能力

河南由于工业基础薄弱,使得在一些产业上与国外和东部发达地区同样的产业竞争无优势可比,但经过多年发展,也有一些优势产业。近几年,虽然河南省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但整体实力仍然不强,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特别是近几年着力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仍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相互衔接的配套企业、紧密对接的关联企业。为此,河南省各地应挖掘潜力,苦练内功,把一些自身有优势的产业或企业做好,尤其是做好能够满足产业转出方并与之配套的产业或企业,借此实现提升河南经济实力,增强河南省在中部省份的竞爭力,吸引更多的省外、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4 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企业对策

4.1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既是新兴产业发展的灵魂,又是基本动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证企业保持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河南省应出台鼓励企业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向创新方向前进。

一是积极培育创新主体。首先培育一批骨干型新兴产业企业,其次鼓励自主研发,提升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再次要积极推进新兴产业企业与科研所、高等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最后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并给予荣誉和经济奖励。

二是注重保护知识产权。首先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执法能力,畅通知识产权投诉渠道,建立法律援助体系。其次,实施商标战略,对于承接产业领域里拥有知名商标的企业,给予政策倾斜。

4.2 企业发展集团化

目前,河南省大型企业不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型企业的竞争能力有限,产业转出地更愿意把产业转移给竞争能力强的大企业,这就使得企业要抱团取暖,通过重组、兼并、收购等手段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优势。

第一,强强联合。通过强强联合,使企业如虎添翼,实力大增,同一领域内,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取长补短,形成更专业、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的企业集团。产业的经营集中度更高,利于形成优势企业集群。

第二,加强技术整合。对于加强那些掌握在同一生产领域掌握先进技术手段以及优秀传统,技术的企业合作,以技术为依托,促进技术融合,从而提高各个企业的技术生产水平,在整体上提高整个领域的技术生产水平。

参考文献

[1] 任静.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 张国兴.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03).

[3] 李松志,刘叶飙.国外产业转移研究的综述[J].经济问题探索, 2007(02).

[4] 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 2006(10).

[5] 徐梦婧.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

[6] 李淑香.河南省承接区域产业转移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8.

[7] 陈银春.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

[8] 杨桃珍.产业转移与中国区域经济梯度发展[D].武汉大学, 2005.

①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课题名称:新常态下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结构升级研究,课题编号:2016B087。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新常态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