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长期埋头于书本不仅造成了身体上的疲惫,更带来了心理上的焦虑,因此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提高学生思维灵活度、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高中阶段,多数体育教师都习惯于利用统一体育运动内容指导学生参加锻炼,这对学生的个性化运动需求产生了一定压抑,基于此,本文从分类教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实际对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探究。
关键词:分类教学模式;高中体育;教学实践;应用
一、分类教学模式与高中体育教学
体育是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尤其是对于学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的高中生而言,高考的压力往往让他们身心俱疲,而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缓解身体上的疲乏,重新焕发活力,还能够促进思维的灵活,坚定学习的信念,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情况并不理想,不仅由于学生争分夺秒的学习,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专业课上,还由于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体育项目难以符合大部分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从而影响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分类教学模式为高中体育教师改善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途径。简单来讲,分类教学就是将学生集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并因材施教为不同类别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育运动项目。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体育锻炼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类别,丰富课堂体育项目,这样就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中篮球、足球等常见的运动项目,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甚至艺术体操、健美操等内容,从而满足学生,尤其是高中女生的运动需求;此外,还能够让体育教学评价更加灵活,教师可以真正从体育对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运动的效果,而降低单纯的竞技体育标准对学生的限制,让学生能够在开放、自由的环境中体会运动的乐趣。
二、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途径
(一)灵活分组
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模式应用中,分组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段,即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兴趣爱好、专长特长、身体素质等情况对学生进行划分小组,并在小组合作中,激发学生共同学习的热情。在分类教学中,各小组对于体育项目的兴趣是一致的,但是其运动水平必然存在着客观差异,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组间、组内学生的差异性,灵活调整小组结构,以逐渐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例如在女生排球训练中,教师可以现根据学生基本的兴趣爱好,以及对排球的了解程度划分不同的小组;然后再利用组间竞争,为学生制定专业的排球训练指导;在训练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各小组成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学习效果的观察,并灵活调整各小组的划分,以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能力差异,这样不仅有利于排球比赛中的角色划分,也能够在能力较强的学生的带动下,提高小组的整体排球水平。由此可见,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中,灵活分组的过程不仅是平衡学生差距的过程,更是引导学生认识体育精神,感受自我提高的过程。
(二)丰富项目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荷尔蒙分泌旺盛的阶段,其对于运动有着本能的喜爱,但是由于高考的压力,多数学生不得不屈从于沉重的专业课学习,并尽量压缩自己的体育锻炼时间,以至于无心考虑体育锻炼带来的益处,而在高中分类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突破那种将专业学习与体育锻炼相对立的思想误区,将体育锻炼当成强化思维、提高学习效率的手段。对于不同类别的学生,其体育的兴趣点自然不同,简单来讲,男生偏爱于运动过程激烈的竞技体育,如篮球、足球、短跑等,而女生偏爱于运动过程舒缓,且能够展示女性特征的运动,如健美操、艺术体操、瑜伽等。基于此,在分类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从学校当前的体育教学投入出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分类选项课程,通过对学生的体育兴趣调查,提供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从而让学生的体育特长能够得到自由发挥。
(三)科学分层
分类教学不同于分层教学,前者是从横向角度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划分,后者是从纵向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与评价。但是二者之间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即教师在分类过程中,也应该根据同一类别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指导,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凸显差异化教育的核心理念。在分层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进行划分,以确保同一层次之间学生能力的平衡,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统一指导。在分层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特定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确定,如利用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的中长跑项目组织能力评定比赛。这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在跑步中存在的呼吸、节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此外,在分层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的层次性,根據学生的实际能力确定运动效果,摒弃统一化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提高和发展,进而强化体育教学效果。
三、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类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想保证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在应用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其一,注重分类的灵活性,有些学生在初次分类的时候,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更多的是依赖感觉来选择体育项目,而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与选择时间,并在完成分类后,让根据学生在运动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保证学生运动需求与体育项目之间的契合,让学生能够在运动中真正获得快乐与满足;其二,注重教学中的灵活评价,教师应该认识到分类教学与分层教学之间的差异,并突破传统体育教学中,用竞技标准衡量学生运动效果的僵化局面,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评价方式,如对于擅长跑跳的学生,教师在体育考核时,应利用100米短跑、800米长跑和跳远等项目着重考核他们的跑跳水平,以充分展现学生的运动才能,突出分类教学的优势;其三,注重分类教学中的情感引导,分类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个性化的运动项目,让学生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在运动中激发自信,这种情感无论是对于其专业课的学习,还是对于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分类指导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运动中的潜力,进而强化其自信心。
四、结束语
总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分类教学模式,不仅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因材施教理念的集中体现。对于学业负担沉重的高中生而言,如何根据其体育锻炼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是教师应该集中思考的问题,而分类教学模式则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在高中体育分类教学中,学生能够根据个性化差异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参与,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文熙,钟钢.分类教学模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求知导刊,2015(03):58.
[2]公彦国,杨焕峰.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47.
[3]张明.探究分类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6):72+74.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