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也是学习中困难最多的学科。数学中的学习障碍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教材教辅资料不适合学生自学,二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为了突破高中数学学习障碍,本文首先分析了障碍的成因,然后深入反思,总结了四点克服学习障碍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障碍;学习方法
一、高中生数学学习障碍成因分析
(一)教材教辅原因
首先,高中阶段的数学教材在内容上比较浅显、而且内容不全面,可是考试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却很深入并且复杂,因此,当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材也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其次,高中阶段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和之前初中阶段的知识衔接存在问题。初中数学知识还比较简单,但是一进入高中,知识就比较复杂,并且有很多抽象难懂的符号。最后,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没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往往开篇就比较难,使得我们在学习中产生畏惧心理。
高中教辅资料种类非常多,但是教辅资料中出现的纰漏比较多。另外,教辅资料的习题讲解不够详细,我们在做题过程中不能及时检查,在自学过程中,也无法直接找到自己的做题弱点,大量习题过后收获却很少。
(二)自身原因
高中阶段正值青春期末期,逐渐觉得自己是个大人,容易被很多学习以外的事物吸引,对老师说的话听很难认真吸收。很多时候不爱学习,上课不听讲,以及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掌握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不能合理的制定数学学习计划。直接导致我们的数学基础差,一旦遇到数学的解题困难,就半途而退,造成了认为数学就是这么困难的心理障碍。
二、克服高中数学学习障碍的思考
(一)熟悉教材,多做习题
在学习高中数学过程中,要学会科学使用教材。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简单,图文并茂,有很多细节信息可以很好的指导学习和启迪思维,但是一定要学会科学使用教材。为了能够迎战高考,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提倡题海战术,做题得对各种题进行甄选,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辅资料。在实际学习中,教材和教辅资料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所以要配合着使用。
熟悉教材,多做习题,需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教材要反复翻看。阅读教材是课前预习,基本目标是了解教学内容,避免上课时出现鸭子听雷的尴尬;做课后作业时,做题时出现疑问或者拿不准要查找教材,保证知识点准确;在总结错题集时,总结出自己错题的原因,然后阅读教材,这次阅读教材能够查缺补漏,从而知道了自己错在哪了;单元复习时,单元复习时要自己重新做例题,然后对照教材观察自己做题的准确度和解题格式;随机抽查自己对数学的理解程度,对教材中的图示和图表进行解读,检查自己是否全面掌握了知识点,同时拓宽自己的数学解题思维,因为图表和图示通常都是辅助理解的。第二,做练习题的方法要因自己的学习特点而定。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理解程度有差异,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如果在第一次学习时,就已经掌握了知识,能够较好的吸收教学内容,则直接做练习题,并逐步提升难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如果在第一次学习时,没有理清知识点,没有形成基本的解题思路,则采用“素描法”来进行练习。“素描法”是本人自己定义的学习名词,指像绘画一样,先勾勒出轮廓,然后在逐步修图,最终形成绘画作品。对于自己理解有困难的数学知识,要多次抄写教材例题,熟悉教学内容。然后在各大教辅资料中找到同类习题,依次抄写这些习题的答案。这样能够在抄写的过程中知道这类习题的解题步骤,了解了解题步骤后,在仔细研究每个步骤,攻克每个小困难。这种学习方法很笨,但是很有效,而且一旦掌握了这类习题,不容易忘记。此外,教材和教辅资料可以交替使用,练习和反思相结合,有利于掌握知识点,并且学会灵活使用。
(二)增强数学素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在本质上是思维训练,是用逻辑思维把各个要素串联起来,然后解决某一问题。所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机械性记忆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的,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只一个,要通过增强自己的数学素养来开拓思维,从而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数学难题。在与数学障碍“过招”时,最好用的武功秘籍是“散打”。例如,对于一道数学判断题,可以通过计算的方法来排除错误选项,也可以通过概念推到来否定某些在叙述时自相矛盾的选项,还可以通过教材中的某个图示来反驳选项中的陈述内容。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学会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还需要掌握数学概念,阅读教材中的所有文字,还可以阅读数学科学趣事,这些都能够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从而在考试解题时“四两拨千斤”,运用技巧来对付难题。
(三)扫除心理障碍,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既然数学是一种纯粹的逻辑思维,则在做题时要有效思考。高中时处于青春期,总是很叛逆,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虽然他们不理解自己,但是自己不能放弃自己。第一,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情绪释放方式,在写日记时也能理清自己的情绪。第二,阅读是一种解开思维疙瘩的好方法,在阅读中可以找到与自己共鸣的作者,可以学习某些为人处世的方法。高中历史书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无需他出寻觅。扫除心理障碍的法宝就一句话“在對的时间去做对的事儿,并且把事情做对”,用这句话约束自己会提高做事的效率,思路清晰,数学的逻辑思维也就培养出来了。
总之,面对高中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的现状,作为学生应该转变学习观念,在重视应试教育的同时,更加看重自己身心和人格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让自己做课堂的主人,注重培养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在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通过模拟实验或其他方式时,要眼疾手快语言跟上,要与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多阅读数学书籍,培养自己感知数学的魅力,养成喜爱数学,乐于学习数学的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1] 徐翠娥.浅谈如何解决高中数学思维障碍[J].求知导刊,2015(22).
[2] 冯太平.数学学习中思维障碍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1).
作者简介:
常书扬(1999-),汉族,河南开封人,现就读于郑州外国语高中高三(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