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代新 王代红
摘 要:我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依靠绿色金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和资源配置的枢纽,在绿色发展中承担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绿色金融的内涵及作用,分析阐明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环境评级体系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a)-032-03
1 概念及作用
1.1 概念
绿色金融(environmental finance)(sustainable finance),根据《美国传统词典》的界定,是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组合来解决环境和气候问题以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实现金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活动的总称[1]。
1.2 作用
绿色金融的本质是依靠创新性的金融投融资模式去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共赢,其作用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绿色金融注重经济收益同时也兼顾社会效益,其发展将有利于通过减少未来的补偿成本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2)促使金融资源配置向保护环境倾斜,增强整个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服务于节能环保融资需求的绿色投融资工具,按产品类型可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产业基金、绿色保险等;另一类是以碳排放权、排污权为代表的可供交易的环境资产[2]。绿色金融的发展,将会加速绿色产业发展和相关产业配套资金的支持,有助于引导金融资源向环保企业、绿色企业倾斜,使得社会发展从依靠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向高新技术、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转变,增强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
(3)有助于帮助金融企业应对环境风险并为其提供商机。绿色金融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和设备升级,引导企业更多地投资于绿色节能产业,有效规避环境风险;同时当企业满足绿色金融的节能环保要求,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可能会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优惠和政府部门的财税优惠,获得商机和资本支持。
2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预测
2.1 现状
根据国家“十三五”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包括绿色低碳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可以预见绿色金融广阔的发展空间。2016年,中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G20议题,倡导成立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由中国人民银行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主持。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杭州领导人峰会通过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其中,G20绿色金融政策研究组提出的七大自愿可选措施被写入报告,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自2016年6月至今,与绿色金融相关的诸多措施陆续出台,使这一年成为自2000年以来成果最丰盛的一年。相关趋势和措施增强了绿色金融产品的流动性,特别是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在2016年达到810亿美元,相较2015年增长了100%。中国在2017年6月14日国务院召开常委会议,确定取消和下放一批工业产品许可、简化审批程序,促进制造业的创新和提质;并决定在部分省、区建设五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2.2 预测
近些年来,绿色金融大部分体现在绿色信贷范畴,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思维的发展,政府政策方面的支持,这些利好因素都将加快金融市场潜力释放的步伐,同时促进了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基金等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会有很大的需求和市场,根据图1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分析与预测可以看出,近三年绿色金融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并预测未来三年将以同样速度继续增加,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金融市场环境不健全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时期,经济增速放缓,绿色金融市场的产品在广度与深度上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若要进行升级,仍需要一定时间。绿色金融发展的挑战在于金融机构对环境因素可能转变为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且许多金融机构尚不具备识别环境风险和量化评估其影响的能力。国际上减排力度和减排机制的不确定以及承诺资金兑现难等问题,使得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若金融机构不能有效地考虑环境因素,就可能无法对环境相关的金融风险进行适当定价,从而可能高估污染性和高排放行业的价值和投资机会,低估绿色行业的投资潜力,企业主动减排积极性差,不利于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2 产品结构不完善
从绿色金融的种类而言,我国绿色金融的产品类别较少,产品较为单一,缺乏创新性,过于重视融资来源,而忽视融资需求方的个性化特征。从绿色金融产品的服务对象来说,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针对绿色环保企业,而个性化和私人特色服务领域大部分是空白。从不同的產品增速来看,我国绿色信贷发展最快,在成立碳交易市场后,碳交易金融及其衍生品也迅速发展,其他的与证券化、保险类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虽逐渐发展,但总体增速较慢,呈现参差不齐的状态。融资渠道窄,融资工具比较单一。解决环境问题以及环保领域问题的方式主要融资工具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方式,缺乏创新性的融资渠道[2]。
3.3 绿色金融市场的法律体系不健全
绿色金融产品涉及存在跨国的合作,在国际上,2003年推出的“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在相关标准中,接受度最广、影响最为深远,一旦发生涉及多国绿色金融案件,各国很难有一致的结果。
在我国,虽已出台《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但约束力和执行力较弱,对于环保领域的法制建设不足。环境信息强制披露机制不健全,对于一些重大污染事件反映出一些地区防范意识不强,中间过程处理不完善,善后事宜也不恰当,一些公共媒体的介入范围也只是初级阶段,高污企业为节能减排而转型升级积极性不高,不利于绿色金融市场的持续运行,形成负外部效应[3]。
3.4 缺乏国家的战略性宏观指导
国家现在逐步加大对于发展绿色金融,规划节能环保的力度,但由于缺乏整体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性指导一些节能环保部门缺乏对范围的界定,全局性战略规划,使得各部门、各地方各自施行计划,造成整体效果的大大削弱。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绿色金融市场发展关注不足,造成绿色金融市场发展迟缓的问题,同时也存在一些地区盲目绿色金融发展,严重影响了居民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生态与产业的矛盾,这也不利于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4]。
3.5 绿色金融的激励约束措施不足
绿色金融项目通常具有资金需求量较高,建设周期长,最终收益率较低的特点,如果尚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和没有风险补偿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如果没有得到政府政策扶持和补贴,很多时候会因收益的不确定性引致风险,若发展绿色环保金融业务,更会对原本的业务产生制约,影响金融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政府政策性的激励措施是必要的。但从我国现状来看,市场上尚缺少有力的激励措施,这将不利于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广,从而阻碍了我国绿色经济的发展。
3.6 专业人才储备不足
绿色金融还涉及工程、法律、财税等多个学科,對人才的复合综合能力要求较高,而我国专业人才大量流失,这直接限制了绿色金融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尚未建立专业的考核认证制度,也不存在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机构。另一方面,绿色金融方向专业性的专家明显不足,经验有限,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即使是金融学家也仍在绿色金融领域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
4 解决措施
4.1 加强绿色金融市场及法律体系的建设
要对传统发展路径进行调整和革新,建立新认识、开拓新视野、寻找新思路。
完善立法,提高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完善其涵盖的内容,同时加入绿色金融项目的进入,审批、监管、退出以及责任追究等内容,要明确市场参与者的责任,加强执法力度[5]。
强化绿色金融的法制建设,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法律标准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激发绿色金融市场的活力。对重点污染企业,促进其定期、主动上交环境污染指标的报告,有关的监察部门还应进行审核及不定期的抽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污染企业报告的积极性,并建立可量化的披露指标,不同企业建立监管指标,实时监测,一旦达到预警指标,进行警告罚没或暂停营业进行整改,警示高污企业。
建立绿色评级体系,为企业提供融资的决策依据,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扩大政府对绿色金融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绿色金融项目给予优惠税率,或给予补贴,对于央行对绿色金融机构项目给予的再贷款或贴现,应鼓励其给予优惠贷款利率,引导市场的投资方向。
4.2 推广新型金融产品
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单一且功能存在同质化倾向,以绿色信贷为主,难以满足绿色产业的多样化需求。绿色金融机构可以进行创新性结构设计,同时优化绿色金融服务。可以通过向社会征集志愿,搜寻创新点,或对一些重点的绿色环保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发展方向以设计出针对性个性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针对一些小型的企业或个人,绿色金融机构可以成立专属部门,解决个人小型绿色金融产品的问题,拓展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可以通过增加媒体和广告宣传,扩大其绿色金融产品的宣传,可以增大融资力度和融资的范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
4.3 进行国家的战略性宏观指导
从宏观的角度明确战略,给予指导性的意见,统筹兼顾环境发展和金融发展,达到双赢的局面。同时要建立稳定的跨部门协调和沟通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信息数据库,实现部门间信息的共享机制,同时,环保部门持续跟踪和监测重点企业,及时更新信息。金融机构及时反馈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融资信息、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强环保部门与“一行三会”等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打造多层级监管体系,使资金流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领域[6]。
4.4 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
绿色项目具有风险高,投资周期长,收益不确定的特征,因此,要建立完善收益补偿机制,对绿色项目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和政策的扶持,增强公众对绿色金融发展的信心。二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可以通过绿色金融企业与信托、保险、证券、评级机构等公司的合作,建立一套专门的风险量化模型以及风险的转移分散机制,以解决部分风险的不确定性,达到最优化。
4.5 扩大概念的推广和普及
对于政府机构,应对绿色金融理念进行扩大宣传,对有关部门进行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并纳入到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于高污染企业和环保企业,应树立发展绿色可持续的公司文化,在企业公关部门要强调对外宣传绿色金融理念。对于居民,应有专门的人才进行宣传教育。对于一些高校,也要进行绿色金融理念的宣讲,不断辐射,并且要大力发展绿色消费金融,为购买绿色产品的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其进行绿色消费,促进绿色金融圈的构建[7]。
4.6 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绿色金融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从速度、效率、范围上都远远超过传统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项目的融资或推广要大力的依靠互联网,从而提高融资效率和融资的额度,并与大数据和云计算结合,系统性的分析个人与企业对于绿色金融产品的需求形成一个更合理的定价机制,并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加快绿色金融产品的循环,形成以绿色金融产品为核心的绿色金融框架。
4.7 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要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成立专业培训机构,从国外具有丰富经验的绿色金融项目的金融机构引进或邀请相关专家[7],对我国的一些相关人才进行培训或交流,要建立一套资格认证系统。鼓励我国的相关绿色金融人才去国外相应的机构进修,学习绿色金融管理的经验,以便于日后应用到我国金融机构中来。同时注意提高绿色金融人员的综合素质,由于绿色金融涵盖面极广,因此较多的金融人员缺乏其他相关专业的知识,从而影响其对方向的判断,对于金融机构内部,可以进行在职的技术培训,邀请如环保、物流、工程类的相关专家培训金融人员,或对工科人才进行后续金融培训。
参考文献
[1] 林欣月.我国绿色金融的内涵、现状和发展对策[J].金融天地, 2016(10).
[2] 官恒秋.关于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思考[J].金融纵横, 2016(10).
[3] 王修华,刘娜.我国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J].理论探索,2016,220(4).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42(2).
[5] 辜胜阻,韩龙艳,郑超.绿色发展视角下的绿色金融探讨[J].社会科学家,2016,229(5).
[6] 周道许.绿色金融中的政府作用[J].中国金融,2014(4).
[7] 曹明弟.中国绿色金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考[J].聚焦, 201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