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峰
摘 要:研究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能够为当代人才培养提供一个更加准确的方向,并为人才培养内容、方法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人才培养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这是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相关领域工作者必须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就以实际调查案例为内容,对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人力资本 就业质量 有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1(b)-179-02
通过对就业质量的研究,能够解决多年来我国人才就业难的问题,并且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中国社会和谐发展,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政府对就业全局的统筹提供支持。作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栋梁,人才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和谐社会才能够得以稳定。
1 就业质量内涵分析
我国研究就业质量,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将我国知识经济发展时代作为大背景。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段,就业质量的测算与评价都是不同的。但是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将其总结为如下三点。
(1)就业质量的核心是质量,而不仅仅是就业。就业是就业质量的前提,并不用把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看作为主要关注点,而且,其并不同于人类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过程是建立在法律保障基础上的,属于有法律依据的劳动关系,就业状况可以清楚的表述,但若要对就业率与就业数量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就是另外一种领域。本文主要是针对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进行研究。
(2)工资收入,社会保障与否是判定就业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志。研究就业质量,还应该研究工资收入、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劳动体验是对就业质量优劣的判定。本文所展开的研究与传统片面性的关注就业状况与数量的研究不同,本文是通过调查分析,将研究重点放在了“质量”这个方面,研究我国人才就业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可以适应社会新常态经济发展,同时也利于明确市场竞争等诸多因素,为了打造国际化市场,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竞争新态势,必然要充分关注现实阶段就业质量,所以说,为了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必须重视该方面内容。
(3)就业质量可以比较,同时也可以进行感知,为此,本文基于相关问题,通过避免繁琐的就业质量概念,进行了简明的界定,通过就业者在就业过程呈现出来的就业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比较,通过这样定义,就业者的满意程度可以充分了解,同时也更好地反映出了就业的主观感受,能够确定就业者是否满意,其满意程度也可以明显看出,同时,就业质量的评价主体也关系政府和就业者的不同角度。
2 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的有效分析
基于以上对就业质量的相关分析,下面对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进行有效分析,通过调查取样、样本研究分析,得出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从中得出相关结论。
2.1 样本选择
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是《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调查问卷》,由于调查受到地域的限制,仅以300名已毕业人才为主要研究对象,经过他们的人力资本情况、参加工作后的情况展开调查,以此掌握其就业质量。本次调查使用自己问卷的形式,利用问卷星、电子邮箱等交流工具发放给人才,调查问卷共300份,回收问卷为230份,剔除其中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为211份,本次问卷有效率为70.3%,其具体样本描述如表1所示。
2.2 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的有效分析
2.2.1 人才人力资本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一部分人才人力资源总体情况进行测量,针对学校类别、政治面貌、学习成绩排名、英语等级水平等4个方面的情况,针对这4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
(1)学校类别。从我国高校类别来看,重点院校不管是资金、师资团队还是教学资源上,都具有强大的实力,相对来说,普通院校就会稍显不足,当然独立院校之于普通院校,还会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人才的毕业院校,是用人依据之一,毕业学府越高,说明这个人才的基本功以及专业能力越强、综合能力越高。而从本次样本的情况来看,该高校分为211院校、普通院校以及独立院校等三个院系,人才也都来自于这几个院系。
样本中普通院校人才为114人,被调查人数占54%;独立院校人数为55人,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6.1%;211院校为42人,占比為19.9%。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其中211院校、独立院校人才比普通院校毕业的人才少,普通院校人才所占比例最大。
(2)政治面貌。政治面貌是衡量人才人力资本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就业的筹码。本次样本分析如下。
在被调查的人才中,59为人才为中共党员,占比为28%;132位人才为共青团员,占比为63%;20位人才是群众,占比为9%。从这个数据看出,我国人才总体政治面貌较好。其中中共党员比例较小,共青团员比例最大,人数最多。人才想要成为党员,还是比较困难的。
(3)学习成绩排名。人才人力资本中在校学习成绩排名,是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它是人才在校期间,对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熟练程度的体现,因此,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也会对此进行考量。
本次研究将人才的学习成绩排名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成绩排名占班级排名的前30%,30%~60%和60%以后。从本次调查来看,排名在30%以前的人才为72人;排名在30%~60%的人才为79人;60%之后的人才为60人。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人才在校期间学习还是比较努力的,基本都可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4)大学英语等级水平。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人力质量中是衡量人才能力的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以及社会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对高素质的英语人才还是比较渴求的。
在本次调查的人才中,大部分人才在校期间都过了四六级,比例为81%,只有一小部分人才,没有过四六级,占总人数的19%。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人才对英语学科还是相对重视的。
2.2.2 人才就业质量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1)工资收入情况。本次研究将工资分为5个等级: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6000元、6000~7000元以及7000元以上。
调查中,有40位人才的收入是在3000元以下,比例为19%;128位人才工资在3000~5000元之间,比例为61%,总人数超过一半以上;36位人才工資收入在6000~7000元之间,所占比例为17%;人才工资收入在7000元以上,仅有7人,占比为3.3%。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人才工资情况是可以的,但是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并不多。
(2)社会保障水平。作为社会保障的核心,社会保险是人才人力资本中非常关键的内容,也是人才最关心的问题。
本次调查中人才在企业社会保障水平划分上有四个部分:企业缴纳五险一金、企业只缴纳五险、企业只缴纳三险(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企业没有缴纳保险。具体的统计结果见表所示。
人才所在的单位为其缴纳“五险一金”的人数为105人,所占比例为49.8%,是被调查人才人数最多的区间;企业为人才缴纳“五险”的人数为68人,所占比例32.2%;企业为人才只缴纳“三险”的人数为23人,所占比例为10.9%;企业没有为人才缴纳社会保险的人数仅为15人,占比约7.1%。所以,作为用人单位健全的社会保障不仅能够吸收人才,同时也会稳定人才,基于此,国家的规定应该进一步落实,积极为人才缴纳更为有效的、适合的保险业务。
(3)工作稳定性质。本次调查将人才工作单位的稳定性质分为三类:非常稳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等)、比较稳定(金融机构以及中小型企业等)、不稳定(私营企业以及自主创业者等)。
被调查的人才中,有37人的工作性质属于非常稳定,占总调查人数的17.5%;有105人的工作性质属于比较稳定,占总调查人数的49.8%;有69人的工作性质属于不稳定,所占总调查人数的32.7%。其中,人才的工作性质比较稳定且占总调查人数最多,由此说明,本科人才毕业后,其主要就业方向偏向金融机构和中小型企业等较稳定的单位。
(4)对工作薪酬及工作单位的满意程度。薪酬以及满意程度是就业质量的关键内容,本次将人才工作薪酬和工作单位满意程度分为四个标准:不满意、一般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
从研究中发现,有58人对自己工作获得薪酬并不满意,所占比例为27.5%;有88人,对工作以及薪酬比较满意,比例为41.7%;仅有20人对工作以及薪酬非常满意,仅占9.5%。从这个结果来看,大部分人才对自己的工作以及薪酬是比较满意的。
3 人才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分析结论
通过SPSS17.0统计软件对人才人力资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统计发现,人才能力指标与就业满意程度呈现负相关。纠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能力高的人才,对自己职位、薪酬的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实际工作的情况却与自己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也就造成了人才就业质量满意程度不高的情况。
(2)通过统计发现,人才学习能力与工作状况存在低度线性关系,这与社会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有关。一部分人才在学校期间成绩好,但是毕业之后,这部分人才找到的工作,并不一定比在校期间成绩差的人才工作好,从其主要因素看,还与家庭关系,社会背景等方面有着一定联系,从实际统计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人才学习能力与就业质量工作状况的相关性较低。
(3)通过统计发现,人力资本中实践能力与就业质量中满意程度之间,也呈现出低度线相关,有一些人才在校期间,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实际工作与学校实践活动并不一样,他们实践能力强,并一定证明他们工作能力强,并且大部分人才所就职单位,并一定是自己想要的单位,这样一来,他们很难适应这个岗位和环境,因此两者的关系联系不大。
4 结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人才就业质量与人力资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来看,人才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这一研究结果,可以为相关院校以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但是由于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其他院校在制定本校人才培养策略的时候,还需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抗私,王雪青.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从数量观念到质量管理——基于大学人才就业质量分析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6(01).
[2] 顾友斌.就业价值观视野下的人才就业质量影响因素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05).
[3] 赵静云,茅锐,乔珊,等.近十年来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回顾与反思[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
[4] 罗润东,彭明明.中国教育不匹配状况及其对工资收入的影响[J].学术月刊,2010(11).
[5] 柯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浙江省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综合评价[J].中国高教研究,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