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探讨

2017-05-30 10:49:21罗辉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实训基地物业管理高职

[摘 要]文章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出发,通过剖析当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引物业管理企业进校园”、建设经营性实训基地等提高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水平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物业管理;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3-0051-04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三年时间内既学到足够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真正做到理论够用、技能过硬、岗位实用,实现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是当前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高职院校教学方式调整的方向。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新发展从1980年开始,历经近40年的磨砺,目前已经茁壮成长。据不完全统计,物业管理已是一个超过70000家企业、从业人员人数近630万,国内生产总值在大中城市占3.1%左右的快速发展产业。物业管理行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对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以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使命的高职院校,应大量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积极培养物业管理人才,以适应物业管理这个朝阳行业的迅猛发展。然而,目前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发展速度并没有与物业管理这个行业的迅猛发展速度相匹配,反而陷入了专业规模越办越小、专业发展难以为继的困境[1]。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所学与实际需要脱节,学生实践能力不强[2],以致物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后,还需企业再进行第二次岗位培训,合格后才能走上物业管理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拖长了熟练工的教育培养周期,生均培养成本也增加了,受到处于激烈竞争、人力资源成本受到压缩的物业管理公司诟病。因此,加强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改革的呼声愈来愈高。

一、高职物业管理专业进行实训教学的必要性

物业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職业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和目标[3]。物业管理实训教学是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一个重要学习经历。学生只有参加物业管理实训教学,才能扎实地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实践技能得到提升,而且还能近距离接触到职场环境,从而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物业管理涉及经济、法律等综合性、多学科知识,它既要面对小区居民,又要面对国家的各个行业、企业管理部门,涉及的范围相当宽广,服务项目多元化,是一种特殊的服务行业[4]。为提高实训学生的素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要采取工学结合、专业实训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这个文件精神,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提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时间与空间,要让学生在专业实训中既能有职位仿真性的实训岗位,又有运营、对客服务、战略、财务等实训岗位可供操作。既要强化学生的学习实践经验,又要培养学生的职场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确保实训教学的实用性、计划性,真正实现物业管理理论与物业公司实际岗位实践的有机对接,增强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促进学生职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传统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强调传统理论的传授,忽略现场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眼高手低,与物业管理公司用人标准存在差距。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只能通过现场实训教学环节,才能增强学生的指挥、决策、组织、协调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力。随着新世纪国家物业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于智能化管理,这样的发展趋势对学生职场动手能力的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质量,不仅是衡量学生理论能否联系实际的重要标准,更能较大提升所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场应用能力,提高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场竞争力,进而对促进物业管理专业就业率的提升大有益处。

(三)指导和改进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相长[5]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通过高质量的实训课程,能很快发现自己的专业基础扎不扎实、知识面够不够宽、运用知识的熟练程度及灵活性不足等问题,从而有利于鞭策自己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技能。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能自觉查缺补漏,有计划、有主观能动性地、有针对性地学习,逐步从“让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而且,通过物业管理专业现场实训教学,还可以让学校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验证,看看存在哪些不足。针对学生在物业实训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可以了解自己教学状况的好坏,可以通过总结学生物业管理实训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物业管理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

二、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物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非常重要[6]。在物业管理专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存在难度的现实情况下,加强校内实践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物业管理专业在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尽管办学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实践两张皮

职业技能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将理论知识进行转化,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设计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受条件所限,重点在理论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对物业管理职业能力的了解巩固、转化理论知识的程度不到位。好的方面是学生对整个物业管理流程非常熟悉,但在具体处理和解决行业企业经营问题上却显得水平不够,无法满足物业管理公司的需求。

(二)实训只注重形式,流于表面

很多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即使开展校内实训,但因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人员配备不齐全,岗位设置不完善,能提供的实训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大多只注重形式,以短期、片面的实训为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检查,实训效果欠佳。

(三)实训设备陈旧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变化和房地产市场的日趋提升,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训设备设施和环境也和以前相比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而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设施和实训环境却没有与时俱进进行相应的调整。同时,高职院校投入校内实训教学的建设、维护资金明显不够,导致部分关键实训设施设备配备存在缺位,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需求。

(四)实训教学指导教师匮乏

校内实训教学极其重要,故对教师的指导能力要求更加细致,不仅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有明确的要求,还特另强调了行业、企业任职经历。受历史条件影响,当下很多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的实训指导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有行业、企业任职经历的很少,工作经历和行业背景欠缺,实践能力有限,对学生实训教学的指导能力有限,很难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物业管理服务技能和水平。

三、破解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难题的建议

(一)“引物业管理企业进校园”,建设经营性实训基地

目前,各高职院校自身物业的管理已基本实现社会化管理,可以以此为契机,与管理校园的社会物业管理公司合作,成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引导公司参与物业管理专业建设,既为学生提供真实性实训环境,又为物业公司提供低成本的高智力人才储备,获得双赢。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可以按照“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建设思路,建设真实性工作场景的校内实训室(基地),精心设计与物业公司工作内容和任务相对应的实训项目,开发相应实训教学培训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衔接。

(二)调整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为了达到校企共赢的合作目标,让物业管理企业全程建设和运营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同时让学校全面进入物业管理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实现交流双向,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利用师资、人力资源等优势为物业管理公司的战略计划、员工提升、经营业务开发等方面提供战略支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可在与物业管理公司建立实训设施的基础上,让物业管理公司参与更多的业务教学,比如说通过聘请物业公司的业务骨干和专业技术能手作为高职院校客座教师,参与实训教学的现场指导,还可考虑与物业公司一起举办各种物业管理技能大赛等来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上实现物业管理专业教学、生产、研发、服务四位一体,在实训开发内容建设与实训设备环境提高等方面得到加强,实现实训教学过程与物业公司岗位真实运营过程的一致性(见图1)。

(三)建立物业管理信息化实训室,还原“真实企业业务流程”

“虚拟企业走进课堂”是物业管理信息化实训室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將在虚拟的教室里搭建一个真实的物业公司运营环境。学生通过在物业管理信息化实训室仿真实训课程,可以让学生真实了解物业企业整体经营活动过程,让学生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从简单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阶层,达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更好结合,不仅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学习驱动力获得了提升,还能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学生的意识,缩短他们到工作岗位后的心理适应期,进而为国家、行业培养更多数量、更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另外通过仿真模拟实践课程,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在物业管理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中,任何一个操作、管理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困难,企业的管理水平都会大大降低,甚至发生经营不善而倒闭,以此来增强管理团队的凝聚力。通过仿真物业管理企业业务流程,借助最佳流程应用和最具时代特色的经营管理理念的信息化系统,可以极大提高学生概念技能向实际问题解决技能转化的教学目的[7],让学生成为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最大受益者。

四、结语

积极发挥实训教学的培养作用,重视物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落实,是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因素,对高职院校稳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改革成效,对物业管理专业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试着探索了一种全新的实训教学模式,对实训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拓宽,以期抛砖引玉,能对其他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享苟.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困境、分析、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4(26).

[2]鲍东杰,席增雷,齐梅芬.高职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研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3]张小义.关于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实践[J].职教论坛,2010(17).

[4]李冰,章月萍.立足学生公寓,构建物业管理校内实训基地[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5]朱艳.物业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教管理,2016(6).

[6]靳能泉,王道坤.物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校内实践教学探索-基于“五种技能”模式[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

[7]屈昌辉.物业管理专业真实性工作场景实训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8).

[作者简介]罗辉,女,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管理。

[责任编辑 吴 荣]

猜你喜欢
实训基地物业管理高职
物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活力(2019年21期)2019-04-01 12:18:24
物业管理在房地产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科教导刊(2016年27期)2016-11-15 21:21:06
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主要类型及其存在价值初论
职教论坛(2016年24期)2016-11-14 09:02:16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培养新型技能型人才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校物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5
加强医院物业管理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