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及其在我国发展研究述评

2017-05-30 10:49黎敏陈予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反思

黎敏 陈予

[摘 要]功能翻译理论既继承了传统翻译理论的精华,又突破了束缚,在国内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文章对该理论的发展进程、主要框架及其在国内的引介和研究做了梳理,对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反思,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国内研究;反思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56(2017)03-0093-04

兴盛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传统翻译理论倾向于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诠释翻译,长期以来以原文为中心的对等理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历史上,对等翻译理论在圣经、佛经及文学的翻译实践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只关注原文和译文之间语言符号的转换,而忽视了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翻译目的等重要因素,无法解决大量实用文体翻译中出现的问题,不能满足翻译实践的需求。

一、功能翻译理论发展进程

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萌芽、成形、完善三阶段。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德国翻译理论家赖斯基于丰富的翻译实践和教学经验,把功能的概念引入翻译批评领域,并在其《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1971)中提出了文本类型理论,预示着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萌芽。第二阶段以弗米尔为代表人物,他不再受限于对等理论,提出了文本目的为翻译活动的首要准则,创立了目的论,标志着功能翻译理论的成形。第三阶段是曼塔利和诺德对功能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曼塔利以行为理论为基础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以区别翻译和翻译行为;而诺德则针对功能理论的不足,补充性地提出了功能加忠誠的翻译原则,并著书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功能翻译理论的术语和理论,发展和完善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

二、功能翻译理论框架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框架包括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弗米尔的翻译目的论、曼塔利的翻译行为理论以及诺德的功能加忠诚法则。

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领军人物赖斯根据功能语言学界普遍接受的语言功能模式,把文本划分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种主要类型;她认为翻译应根据文本的主要功能和语言特点采取适合的翻译策略:信息型文本(即注重内容的文本)的功能是表现信息、陈述观点,语言特点是逻辑性,翻译应采用适应法,按照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传递与原文相同的信息和内容;表情型文本(即注重形式的文本)的功能是表达情感和态度,语言具有美学特征,翻译应采用仿效法,使译文保留原文的形式和美学效果;操作型文本(即注重呼吁文本)的功能在于说服读者采取行动,其语言特点是对话性,翻译宜采用比信息文本更灵活的编译或适应性方法,以获得原文感染效果达到说服读者的目的[1]。

弗米尔突破了原文是衡量译文质量唯一标准的束缚,把翻译活动置于人类行为的范畴中,创立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理论目的论。以弗米尔的观点,翻译是人类行为,是有目的的语言转换行为,目的决定行为,因此,翻译活动取决于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由预期译文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目的论包括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大法则。目的性法则是指翻译行为取决于翻译目的,结果决定方法;连贯性法则是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交际环境和文化中有意义;忠实性法则指原文与译文之间存在语际连贯,译文尽可能地忠实于原文。忠实性法则从属于连贯性法则,而这两大法则最终取决于目的性法则[2]。

曼塔利提出的翻译行为理论进一步完善了翻译目的论,她系统论述了参与者的角色(行为发起者、译者、信息接收者等)、翻译过程的环境条件(时间、地点、媒介)和翻译过程的行为三者的概念、相互之间的关系。

诺德则针对外界对功能目的论的质疑,补充性地提出了“功能加忠诚”原则,即翻译过程必须遵守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功能指使译文在译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指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译者应同时对原文和译文环境负责,对原文信息发送者(或发起人)和目标读者负责[3]。功能加忠诚原则起到了限制译文功能范围的作用,要求译者既要尊重翻译活动的发起人和目标读者,同时,也要尊重原文的作者。

功能派理论是以目的原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体系,它对翻译理论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不仅在于它的理论本身,而且也在于它为西方以语言学派为主流的翻译理论界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4]。功能主义翻译理论把翻译的重心从原作转移到目标读者,不再追求译文与原文的语义对等,而是强调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预期功能。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增加了翻译的潜在效能以及可用的翻译策略,把翻译者从直译这个由别人强加的、没有意义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较好地解决了翻译中异化、归化、直译、意译以及文化因素的处理问题[5]。不仅可以在宏观策略上为应用翻译指明方向,还可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文本的翻译策略提供可行性途径[6]。

三、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

国内对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但经过三十年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的显著成绩。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学术专著或译著,有刘宓庆的《翻译教程:务实与理论》(2003)、贾文波的《应用翻译功能论》(2004)、李文革的《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2004)、张南峰的《中西译学批评》(2004)、方梦之和毛忠明主编的《应用翻译教程》(2004)、张美芳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2005)、张美芳和王克非翻译的《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2005)、张沉香的《功能目的理论与翻译应用研究》(2008)和卞建华的《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2008)等等。此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2001和2004年分别出版了功能派理论代表人物的经典著作:诺德的《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和赖斯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促进了功能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和推广。

除了专著,更多的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出现。国内外语界知名专家学者也陆续发表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来论述或评介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包括:仲伟合(1999)、张南峰(2000)、段自力(2000)、陈小慰(2000)、朱纯深(2000)、郭建中(2000)、谭载喜(2001)、潘文国(2002)、谢天振(2003)、朱志瑜(2004)、王维中(2013/2014)等等。笔者分别以“功能翻译理论”和“翻译目的论”为主题在知网上进行精确检索,分别搜索3327篇和1868篇相关论文,2005年以前只是每年几篇、十几篇地零星发表,2006年后呈火箭式快速发展,每年平均发表两三百篇。根据内容来看,这些学术论文大致可划分为三类,即综述类、评介类和应用类。应用类研究又涉及翻译批评、翻译策略和翻译教学三方面内容。数量最多的当数功能翻译理论在翻译策略、翻译批评中的应用,尤以硕博论文居多,其一是对实用文体,如企业简介、旅游文本、商标广告、法律文本、电影片名、新闻网站等翻译策略的应用研究,这类文章以目的论的“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为理论依据,说明实用文体翻译中常见的增补、删减、重构、改写等翻译策略的合理性。其二是在翻译批判的应用研究,作者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译者翻译观、发起者意愿/翻译目的及目标语文化环境等因素,对选定翻译作品进行批判或解释。虽然功能派翻译理论起源于译员培训,但目前国内将其运用到翻译教学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其他文章或者对功能翻译理论的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发展过程及主要理论框架(文本类型理论、目的论、翻译行为论、忠诚法则)进行概述,或者对功能派理论的翻译标准、地位、价值和局限性进行评介。

四、反思与建议

基于国内专家学者对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可以肯定的是,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开阔了国内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但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存在着不足。

首先从研究的广度来看。目前国内有关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有应用上的,也有理论上的。理论方面主要有综述类和评价类,如《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在中国的研究现状综述》(陈玉龙,2010)、《翻译目的论的理性反思》(孙际惠,2011)、《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现状反思》(罗小红,2016)、《翻译目的论批判》(申连云,2016)等。而应用方面的研究也囊括了翻译策略、翻译批评和翻译教学的各方面,如《从翻译目的论的目的原则解读简·爱两个中译本的翻译策略》(郑钰,2010)、《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翻译原则与翻译策略研究》(刘英杰,2016)、《翻译目的论视阈下的文学翻译批评——以格列佛游记为例》(胡作友,2013)、《论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翻译硕士专业的口译培养》(李配文,2012)等。但总体而言,研究极不平衡,内容主要集中在翻译策略的应用以及综述、评价三方面,针对翻译评判和翻译教学的研究较少,针对功能翻译理论本身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

其次从研究的深度来看。尽管国内相关研究在应用范围上比较广泛,但对该派理论本身的研究范围还比较狭窄,罕见有理论深度和实证基础的文章[7]。目前国内文章多是就该理论的某个或几个定义、概念或原则进行阐释或评价,研究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缺乏具有理论深度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论述。更多的论文,尤其是硕士论文,将功能目的论作为一个工具,直接套用到具体翻译策略选择中就称为翻译应用,却未对功能理论在哪些方面、在什么程度上能够有效地解释和指导翻译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为了进一步推动功能翻译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与中国翻译理论相结合,促进我国翻译研究与实践的蓬勃发展,根据以上国内研究现状的反思,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拓宽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广度,使理论上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理论的综述和评价,不再局限于几个重要原则和概念的引证上,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功能理论的系统研究。可对功能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渊源进行追溯和探讨;可尝试将功能目的论纳入其他翻译学的研究范式,从不同角度对目的论进行阐释;也可将功能翻译理论和传统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应用上的研究不再局限于对翻译策略和应用文本翻译批评的研究,而应加大理论在翻译教学和文学翻译批评等应用领域的研究。

2.挖掘功能翻译理论的研究深度,尤其要针对功能理论本身的局限性、理论不缜密的阐述及翻译界的质疑进行深层次的实证性研究。研究可进一步阐明原文文本在翻译中的地位,消除目的性的偏见;可进一步探讨文本类型、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三者关系,辅以语料库研究,整理翻译类型和翻译策略的关系;也可进一步研究功能翻译理论在中国的适应性问题,特别是其学术思想在中国翻译实践(如翻译教学)中的应用,完善相关理论以适应翻译研究的需要。

3.目前,国内关于功能翻译理论全面、系统的研究凤毛麟角,倒是出现了不少重复的文章。在我们做研究的时候,对于前人的研究,如果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或许就没有必要重复或深究,若是有争议的地方,则可表明自己的观点,或是提出一些新想法和新发现[8]。要避免重复研究的出现,研究者应认真研读功能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著作,而不应图方便快捷,仅仅阅读二手论文资料,在深刻系统地理解功能翻译理论的要义和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有效避免断章取义,避免全盘地接收或武断否定。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功能主义翻译理论,使之更好地适应中国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五、结语

功能翻译理论被引介到中国的三十多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果,促进了我国翻译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笔者对功能翻譯理论在国内的发展和研究进行了一番回顾和梳理,结果表明,虽然功能翻译理论在国内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存在分歧和质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完善理论系统,使其适应中国的翻译实践。要实现研究数量到研究质量的飞跃,研究者应当在认真、系统地研读代表人物理论专著的基础上,针对理论本身的局限性和存在的质疑,将研究重点转移到对理论系统本身的完善上来,使其更好地指导我国的翻译实践。

[参考文献]

[1]Katharina Reiss.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Nord, Christi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王维中.谈谈德国功能派及其翻译理论[J].首都外语论坛,2014(0).

[5]卞建华.传承与超越:功能主义翻译目的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7]卞建华,崔永禄.功能主义目的论在中国的引进、应用与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8]罗小红.翻译目的论之国内研究现状反思[J].科教文汇,2016(4).

[作者简介]黎敏,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翻译和英语教学;陈予,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 杨永芳]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反思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