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外阅读的拓展策略

2017-05-30 10:48薛韩芳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文本学生

薛韩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着眼语文课本,更要有序地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帮助学生读多读广,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深化。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激发兴趣——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情境”再现,走入“文本”。本学期四年级课外阅读推荐的读物之一是《窗边的小豆豆》,其中一个章节写“健康树皮”,书中的大哥哥说尝到的树皮甜的表示健康,苦的表示生病。以此为契机,我特意从市场买了些。在阅读推荐课上再现书中的场景,让学生说形状、说气味、尝树皮说味道,听故事明情节。有了实物在手,他们听得认真,说得用心。笔者摇身变为“女神医”,给他们“把脉”:个子小的说是不是挑食了;平时比较活跃说“诊断”其心中有团“火”,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课堂精神状态不太好的,猜她是不是太晚睡觉了,一猜一个准……就在这火热的情境中,揭晓这样有趣的场景都藏在《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中,就连不爱看书的学生也要争相阅读,连夜到书店购买。 2元钱的桂皮,成功推荐了一本书,又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感觉赚大了!

2.美文赏析,感受经典。在教學中,众位同仁是否有发现有一部学生课外阅读是属于“走马观花”型的,甚至有学生说:我昨晚把某本书看完了!听罢,丝毫未替他感到高兴。作者写一本书要费多少精力、心血,一晚上看完就置之一旁,表示已读过!这类学生读书,只知大概情节,不懂欣赏书中的“精华”。为此笔者特意精选了一些美文,每节语文课前诵读给孩子们听,让学生在静静聆听中,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进而激发学生由浅层次的阅读转向深层次阅读。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一书中就是许多精彩的片段:

桑桑看到了灯光下的雨丝,斜斜地落到了河里,并看到了被灯光照着的那一小片水面上,让雨水打出来的一个个半明半暗的小水泡泡。他好像在吃藕,但吃了半天,那段藕还是那段藕。

这是一只红泥小炉,样子很小巧。此时,炭烧得很旺,从药罐颤抖下的空隙看去,可以看到一粒粒炭球,像一枚枚蛋黄一样鲜艳,炉壁似乎被烧得快要溶化成金黄色的流动的泥糊了。

……

这样的欣赏,不仅是赏析书中精彩的语句,更是引导学生从文字语言感受独特的环境氛围、人物的形象,使学生真正走入书中,感受经典文学的魅力。

二、讲究方法——课外阅读的有效法宝

1.横向式推荐

在讲解课文中的人物、景物、情感描写及作品的风格或语言特色时,可选择不同的作品进行横向比较阅读和横向迁移阅读。如四上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解除人类痛苦,勇敢盗火的英雄壮举,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教学后推荐学生阅读《古希腊神话故事》,从故事中横向比较阅读 “宙斯”智慧、勇敢与残暴的对立面形象,进一步了解古希腊人的社会面貌和精神生活。同时迁移推荐阅读《中国神话》,领会中国神话故事在民间口耳相传的特点,感受它的神奇、瑰丽及反映出的无穷艺术魅力。

2.纵向式推荐

(1)立足“原著”,纵向拓展。人教版五上的《少年王冕》是根据《儒林外史》改写的。教学中,教师再给学生补充一个经典的吝啬人物形象——严监生。在《儒林外史》中,有一个吝啬鬼在临终之际,伸着两根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根手指头代表什么意思吗?原来灯盏里点的是两根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学生一听,更是来了兴趣,原来《儒林外史》还有这么经典的故事,进而推荐学生阅读《儒林外史》,从作者那朴素、灵活、幽默的地方性的语言中,认识了各式各样的人物,认识那个时代熙熙攘攘的、五光十色的世界。

(2)关注背景,延伸阅读。学习一首古诗,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才会领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同样的道理,学习一篇课文,关注写作背景,才能更深切的感悟文章内容。对课文作者与写作背景的深入了解,不但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反,适时适当的呈现还可以让学生更容易走近作者,跨越时空,与诗文名家形成情感上的共鸣。

如苏教版五下的《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作者主要描写童年时代作者跟随作者在园子里劳动的情景,文中所写的祖父的园子简直就是充满快乐和自由的人间乐园,萧红的童年真是如书中所描绘的那样无忧无虑吗?是什么原因驱使她几乎每天都要缠着祖父带她到园子里去?二十多年过去了,萧红为什么依然对当年的园中生活那般向往和眷恋,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主动地去阅读《呼兰河传》。由问题而入,以背景为着眼点,在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同时,更走近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3.补白式推荐

文本空白,是指文学作品中写得含蓄、留给读者充分想像空间和回味余地的地方。作者在文本中总有没有写出或者未明确写出的部分,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根据文本的暗示或揭示的内涵去填补和充实。在教学中补充这些文本空白,把所缺的情节补上,更有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阅读。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开始就写道:“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到沧州。”林冲为什么被发配沧州及后来他又为什么上了梁山?答案在本课找不到。教师可先是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找到答案:高衙内谋占林妻,林冲误入白虎堂,获罪发配沧州,屡遭暗算最后投奔梁山泊。接着告诉学生《水浒传》写了108位梁山好汉,林冲只是其中一个,进而引导全面阅读。最后以“水浒故事擂台赛”检查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这样,学生在读中有感悟,有深化,充分感受到《水浒传》这一中国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三、享受阅读——课外阅读的理想方式

1.微信平台,读听结合

如何真正让学生把“书”读起来,“听”进去?笔者每天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学生的读书音频。本学期推荐四年级学生阅读《列那狐的故事》,这是一本动物寓言故事诗,章节脉络清晰,每一节安排一个学生录制音频,给学生故事的开场语与结束语。

开场语:聆听故事,分享快乐。感谢关注苜蓿草堂,我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列那狐的故事》第?章的第?节。

结束语:感谢聆听!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我们继续期待!

家长用手机录制音频,一天一个故事,一天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这种做法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得到了广大家长的支持。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听,无疑是阅读最温馨的方式。

2.营造氛围,润物无声

我们充实班级图书角,开展“书香传递,献一本看百本”活动。班级读书角中的每本读物每月更换一次,以充足与新鲜的书源吸引更多渴求知识的小眼睛。充分利用学校读书馆、流动图书馆资源,让学生广泛阅读。同时用好早读、课前准备、午间书香阅读、家庭时间让学生安静地享受阅读。据教师期末调查统计,每个学生每天平均阅读1.5个小时。

3.习惯培养,保驾护航

(1)阅读与指导同行,推出“阅读指导课”。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重视阅读内容指导,重点为经典名著、散文名篇;注重方法指导,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指导学生使用精读、略读和浏览“三读”法阅读。

(2)阅读与摘录同行,推出"阅读摘录本"。让学生适当摘录读物中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形成一定的积累。

(3)阅读与写作同行,推出“五彩生活集”。激励优秀班级分子成立班级出版社,编辑自己的作文集,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的阅读、写作热情。

(作者单位:福建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文本学生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