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体”说散文的教学

2017-05-30 10:48周一贯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杨梅人教版文体

周一贯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散文所占的比重很高。据相关统计显示,竟达到了教材总量的40%~70%。散文只是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如果占比太高,势必挤压了儿童对多种体裁的阅读空间,严重影响他们的阅读视野。再说,从儿童本位看,孩子对儿歌、童话、神话、民间故事等的阅读,会更感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在文体选择上的这种偏差,是有原因的。所谓“以记叙文为主”的这种小学生读写训练意识由来已久。如1978年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就提出“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根据读写相结合的原则,小学阅读教材当然也容易产生“记叙文”情结,而“散文”与“记叙文”是更为接近的概念。另一方面,编教材会顾及很多要求,如体现主流价值观的“时文”常属于首选;从学生实际出发,课文篇幅受限,原文必须删节;作为一篇独立的课文,结构又必须完整。另外,诸如用字、用词方面的要求,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兼顾……这样,删改的结果,就很容易忽视所选作品的原貌,同化为接近散文(记叙文)一类的体裁。这也就是常被人们讥为“教材体”的课文。

但话说回来,散文毕竟是文学体裁中的一个大类,选入课本相对较多,也有其合理性。所以,研究语文教材的文体教学问题,散文及其教学应当是一个重要方面。如现行人教版教材中,以三年级下册为例,在40篇课文中,可以视为散文的课文就多达14篇。

在文学作品的体裁里,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而且常采用排除法,即除诗歌、小说、戏剧之外的文章统属散文。这就使有些人觉得散文其实不只是一种“文体”,它更像是一种“文类”。因为散文包括了特写、速记、游记、参观访问记、见闻录、传记、回忆录、杂文、随笔、小品,乃至文学性的书信、日记等(参见朱绍禹主编《语文教育辞典》)。这里的特写、游记、杂文、随笔之类,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但无疑应归入“散文”这大类。这是因为文体的分类是相对的、发展的,而不是绝对的、凝固的。在散文中某一类相接近的体裁,都有可能因其不断发展、成熟而成为一种可以被大众认可的小文体。但仍然会在“散文”的范畴里。散文的特点是文学性强,取材广泛,结构灵巧,手法多变,语言凝练,篇幅短小。朱光潜在《情与辞》中说:“不表现任何情致的文字就不算是文学作品。文字有言情、说理、叙事、状物四大功用,在文学的文字中,无论是说理、叙事、状物,都必须流露出一种兴致,若不然,那就成为枯燥的没有生趣的日常应用文字,如账簿,图表,数理化教科书之类。”散文写作的对象,无非是人与事,景与物,就少不了发生在人、事、景、物之间的情与理。所以,余光中在《不老的缪斯》中将散文的功用分为六项:抒情、说理、表意、叙事、写景及状物,所指基本类同。显然,这些都关乎散文的内容。据此,我们一般又可就散文的侧重点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类。

鉴于散文的这些文体特点,它的语文教育价值也就不可小觑。散文面对的是真实的现实生活,彰显时代风尚,给人以精神滋养和美感享受。另一方面,又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语汇,发展语感,开启思维,提升文学素养,提高阅读能力。就写作教学的角度说,散文还可起到常用文体的示范效应,帮助学生去观察生活、感悟想象、培育美感、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儿童诗人金波在《阅读散文的趣味一定是隽永的》中将散文与诗对比,认为“诗是跳舞,散文是走步;诗是饮酒,散文是喝水;诗是唱歌,散文是说话;诗是独白,散文是交谈;诗是窗子,散文是房门”。从而进一步归结出“散文是一切文学样式的根”,“写散文是进入文学殿堂必经的门”,“读散文也是进入文学殿堂必经的门”。所有这些,都足以说明散文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其基本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如何从散文的特点出发,进行散文导学呢?

一、充分感受散文之“兴”,从取材广泛中直面生活,丰富见闻

散文之“兴”,指的是构成散文的素材,往往具有“散漫性”和“丰富性”。人们也许正是因为内容的兴盛和铺排,才把这类作品称之为“散文”。当我们通常以“文散神不散”来形容散文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时,“散”之所指也就是进入作品的素材之宽泛。天文地理,鸟兽虫鱼,上下五千年,纵横亿万里,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如人教版六上的《索溪峪的“野”》(作者曹敬庄)先写山如何野。确实,张家界的山从“十里画廊”到“西海峰林”,其头角峥嵘,横空出世的“长相”,充满了野气。这为许多人所认同。然而“水”也是“野”的,就不太为人们所熟知,但在作者的笔下,也一样野得让人们的心“怦怦直跳”。如果因为“山水相依”,“水野”也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接着写的“野物”更“野”,就多少有点意想不到。特別是猴子的肆无忌惮,更让人觉得难以接受。这还不算,连在山水间行走的“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就把索溪峪的“野”推到了极致。于是一个“野”字的“四处开花”,才把索溪峪的自然风貌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便是散文长于铺陈的魅力所在。又如,六下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科学技术之发展都是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追寻,最终找到真理。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从美国谢皮罗教授发现放洗澡水时为什么水的漩涡是逆时针旋转,找到了与地球自转有关的道理。从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从紫罗兰遇盐酸会变红,由此发明了化学试纸。从奥地利医生发现儿子睡着时眼珠的转动,深入研究了梦的生理学……从而归结出了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的道理。作者正是穿越了历史隧道,凭借对诸多相关例证的铺陈,才具有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说服力。由此可见,散文的“散”不仅是这一文体的重要特征,同时又何尝不是它的美学价值之所在。

二、深入赏析散文之“言”,从词句表述中学语习文,发展语感

有人认为散文是人类精神生命的最直接的语言文字形式。散文形式与我们生命中的感觉、理智和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动态形式处于一种同构的状态。而促成这种同构的正是语言的无穷魅力。也正因为感受到了这种语言的力量,有人把散文称之为“美文”。因为它的那种美的意境,正是凭借了语言的美来表现的。所以,散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功力,给这种文体的教学赋予了更高的语文价值。

《我爱故乡的杨梅》(人教版三下)三个语段,760个字,就由大到小地从“故乡”“江南”“杨梅树”直到“杨梅熟了”,层次清晰地写了个遍,最后落实到重中之重——“杨梅果”。用词组段的精练,令人赞叹。在写杨梅果的三个小节中,又从杨梅果的“外形”“颜色”“肉质”“味觉”层层推进,细细道来,还穿插了一则小时候吃杨梅的故事。这样细腻的铺陈,也不过200字。你看杨梅的肉质:“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就这么一句话,就把杨梅不一般的肉质和汁水,写得异常细腻。特别是贯串其中的动作、状态,“輕轻咬开”“同时染满”,描绘了品尝时的那份极不一般的感受。

作者在表达对杨梅的“越吃越爱吃”时,更是十分到位,而且极具特点。它的“甜津津”,让人越吃越爱吃,但又因为常常“吃得太多”而“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杨梅虽然“熟透了”,但“酸味还是有的”。又“因为它太甜”,吃起来就“不觉得酸了”。作者以极其洗练的语言,把杨梅的好吃写得别具一格而又入木三分。

这就是散文不一般的言说,它比之于小说,离诗会更近一些。所以,散文的语言更适合学生品赏、模仿,在学语习文中,培养起敏锐的语感。

三、细致品味散文之“趣”,从充沛情意中发现奇趣,意会理趣

我们经常读到的散文,有的以抒情见长,叫抒情散文;有的寓意于议则称之为说理散文。更有一些散文,在抒情或说理的同时,会常常展开一种“趣”的空间。余光中先生在《不老的缪斯》中说过:有一种散文“既不是要抒情,也不是要说理,而是要捕捉情理之间的那份情趣、理趣、意趣,而出现在笔下的,不是鞭辟入里的人情世故,便是匪夷所思的巧念妙想。表意的散文展示的正是敏锐的观察力和活泼的想象力,也就是一个健康的心灵发乎自然的好奇心。……这种雅舍小品笔法,既无柔情、激情要抒,也没有不吐不快的议论要发,却富于生活的谐趣,娓娓道来,从容不迫,也能动人”。显然,他所认为的这种以“趣”为胜的散文,其实也就是“情”与“理”的延伸。偏“奇”多一些的,是“奇趣”;偏“雅”多一些的,是“雅趣”;偏“情”多一些的,属“情趣”;偏“理”多一些的,叫“理趣”。散文之“趣”当然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它在增强可读性的同时,引人入胜地表现了作者的主旨,提升了文章的感染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如《珍珠泉》(人教版三下)的“趣”,是一种“奇趣”,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在阳光下“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而且又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荷花》(人教版三下)的“趣”,称得上是一种“雅趣”:“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着看着,“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桂花雨》(人教版五上)传达的是一种“情趣”,中秋节前后,故乡桂花盛开。那迷人的香气,桂花成熟时摇桂花的欢乐,对童年“摇桂花”落下的“桂花雨”的怀念,赠送晒干的桂花给乡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土、对童年的美好情怀。而《落花生》(人教版五上)一课,则在种花生、收花生、品花生的生活记忆里,道出了做人也要像花生一样,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一番哲思,体现的是蕴意深长的一种

“理趣”。

四、探究散文之“神”,从形散神聚中彰显文意,感悟主旨

人们常以“形散神不散”来概括散文的主要特征,虽只是采用了某种视角,并不一定全面,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说,散文的“散”虽然可以表现为取材宽泛,很有一种涉笔成趣的气度,但也不是“捡到篮里都是菜”,而是作者精心选择了这些素材,共同为其所要表现的主旨服务。这种“形散神聚”的对立统一,无疑正是散文最吸引人的地方。

人教版四下《生命 生命》一课,作者列举了“一只飞蛾”“一截小瓜苗”“一声心跳”这样三件事,触发了对生命的诸多感慨。显然,这三件小事是最平常不过的,可以说谁都司空见惯,可为什么对作者杏林子来说,会触发如此深邃的思考?这就离不开杏林子独特的身世遭遇。只有联系了这个根本点,我们才能体会“我”感到飞蛾求生,看到瓜苗生长,听到心脏跳动时的那种难以言状的震撼和由此触发的对生命的深沉叩问。于是形与神的相依相存,觉与思的相融相通,才达到了自然而又完美的统一。

散文的写作,从材料的组合看,仿佛是作者信马由缰的涉笔成文,其实它始终面对的是大地和人世,“现实性”永远是散文的第一要求。我们在教学散文时,不可忽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如《林海》(人教版六上),是老舍先生作为访问团成员在访问内蒙古时写成的。在这种背景下写的访问记是不可能没有饱满的政治激情的,所以,文章的第6、7两小节也就有了“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呀!”“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山林中已经有不少的市镇,给兴安岭增添了新的景色,增添了愉快的劳动歌声”“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等,这些对社会主义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的由衷赞叹,是与对林海美景秀色的描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形神兼备。如果我们孤立地对其中的某些政治色彩予以排斥,既有违对原作本意的尊重,也不符合散文形神兼备的本质特征。

作为散文,当然要有“散”味,宽泛中带着某种智性的空灵,但永远不能忽视的另一方面是,所有的“散”都不会离开了贯穿其中的闪光的思绪。这同样是散文教学中必须坚守的底线。

正因为散文诗是当今语文教材中的“重头戏”,而且被称之为“教材体”,自然也就有了深入认识散文的体裁特点和如何教学之必要。这正是本文要阐述的主旨所在。

责任编辑 杨 伟

猜你喜欢
杨梅人教版文体
清欢杨梅酸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杨梅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腊月杨梅红
杨梅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