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2017-05-30 22:52:26黄雅娟
高教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引领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黄雅娟

摘 要: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条件,反过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提供了平台和条件。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策略。

关键词: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188-02

Abstract: The theory of people's all-round development provides a good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condition. In tur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lso provides a platform and condition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is theo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for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ory; lea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development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从这个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创新和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发挥理论作用于教育,作用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认为全人类的解放终极目标是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并且全面的发展。首先,马克思认为人的个性应该是要得到充分的发展的。因为人的个性如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那么人的全面发展就可以得到满足和呈现,这可以更好地推动个人或者社会的创新能力培养。在人的个性充分发展中,不仅仅个人的生理、心理、体力、智力、思想等得到发展,同时它和社会、自然等外界也会是一个协调发展的状态。其次,是人的主体性要得到一个充分的发挥。所谓人的主体性就是要把人放在一个历史的高度,使其可以在自我发展的时候体现出主动。人的主体性一般都是通过后天来进行培养的,并且这个主体性不会只表现在自我发展的时候,同时还会在社会的实践过程中。再者是人的需要要得到一个充分的满足。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也会不断地向前进行发展,特别是人的思想觉悟也会在不断地进行变化,从而对人的社会活动进行满足和升华。最后,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不是单个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社会的全体成员都得到一个全面的发展。而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的体力、智力、思想、能力等方面的一个提升,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是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处在一个不断进步的状态的[1]。

二、新形勢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思想意识多元化

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尤其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思想的渗透,他们的思想开始受到了影响。根据相关的数据调查可以发现,在世界上的网络信息中,来自路透社、法新社和美联社的信息占据了五分之四以上,这样一个强大的控制比例使得网络信息非常丰富,加上大学生自身对于事物的辨析能力并不强,因此对于一些思想不能进行更好地分析,这种多元的价值观冲击了大学生的思想,使得处于价值观定型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并且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

(二)价值取向功利化

随着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加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冲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功利化的特点。很多学生在社会的影响下形成了不良的观念,对于事物的追求更注重物质和金钱,往往对于一些精神层面和道德层面的内容容易忽略。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还形成了拜金主义等各种不良的习惯和影响,且存在情感上的冷漠等情况。

(三)主体地位边缘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主体地位指的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人,并且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合创造力,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内容都能够围绕着学生来展开,使其能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反过来也会因为内容的繁杂,使得教学缺乏针对性,从而降低了课堂的有效性,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一般都是配套使用的,如果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那么教学方式也会成为一种摆设,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的边缘化。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教育的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大学生的自信政治教育来说,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和教育的目标[2]。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于发展的主体“人”的一些主要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且对于教育的任务进行了明确。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培养一直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对于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背景下它的具体目标是不一样的,但是归根到底都是实现人才的培养。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存在更好地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和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和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有条件来进行支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可以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使得教育的效果更加突出。

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以生为本,凸显教育的针对性

虽然所有的大学都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每个地方会有每个地方的特点,每个院校会有每个院校的不同情况,因而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学内容一味地追求共性,那么学生就会呈现共性化的发展,在社会的竞争中体现不出个体的差异性,无法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原有教学大纲前提下需要进行一定的针对性设计的,正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在不同的教学对象前面,应该进行教学内容的一定调整,使其呈现出一定的针对性,从而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呈现。教育的针对性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引导原则,它的针对方向不仅仅是学生个体,同時还有高校的自身情况、社会的背景和国家政治的稳定需求。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以生为本都是最重要的前提,只有摸清了学生的情况,才能使得教育引导的效果能够呈现出效果,不至于成为形式。

(二)丰富手段,凸显教育的个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教育,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要想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中,高校要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育个性化的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当前,传统教学方式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是较为普遍的,灌输式的教学和枯燥的讲座成了课堂的常态。在传统僵硬化的程序教学中,由于对理论教学的过度侧重和对实践的缺乏,导致理论不能在学生身上很好的着陆,抽象的概念无法深入学生的心中,久而久之形成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对学习的内容漠不关心的状态。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显示,传统的教学方式是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的,因而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育教学的手段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思想政治教学上引进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并且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相应的辅助活动[3]。只有教学方法进行了改变,切实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转变和调整,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到激发,从而产生出良好的行为效果和思想成果。

人与人之间由于先天性的遗传条件和后期的环境条件不同,他们之间是有着差别的。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从学生的个性化角度出发,进行分层的教育和引导,根据学生的需求调整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就可以更好地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能够得到呈现,从而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和不断地提高。

(三)注重实践,凸显教育的全面化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着手,不仅要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探讨,同时也要加强实践教育,使得教育的全面化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高校要充分利用资源,加强和社会团体的合作,同时利用第二课堂,让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变化。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高校能够对自身的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良好的整合,并且能够充分地考虑学生的情况。

(四)加强建设,凸显教育的专业化

思想政治教学的施教者自身的水平和整体的师资结构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影响的,从而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如果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师资力量雄厚,那么学生所接受到的教育专业化程度就会比较高,从而可以更好地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较高,学校的整体师资结构良好,那么无论是从从教者个人还是整体的师资力量提供,都能够使得思想政治教学能更加从学生的层面出发,针对性开展教学环节的设置,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有的高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缺乏,常常是只有辅导员来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这种情况,高校要进行改善和调整,多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通过开展项目性的科研工作,提高整体的师资水平[4]。部分从事这方面教育的教师本身并不是这个专业毕业的,而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边自学边教书,这样的状态决定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达不到社会的标准,如此一来,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五、结束语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可以更好地使得大学生的培养能够更加有效和全面,使得大学生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更好地立足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吴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64-65.

[2]宋伟.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4(35):63-64.

[3]裴文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1):46.

[4]袁俊平.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与价值[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6(02):39-43.

猜你喜欢
引领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内容分析到落实语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8:36:29
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文化为引领加强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新闻界(2016年12期)2016-11-08 21:45:49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探讨新时期环境下博物馆的讲解工作
创新发展 奋勇前进 释放洪荒之力
学生“探索”+教师“引领”模式解决课堂“低头”效果的反思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26:45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