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倒性态势下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2017-05-30 02:42:34李双套
求知 2017年8期
关键词:压倒性党纪党规

李双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安排。反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从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到五次全会,中央对腐败形势的总体判断都是“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中央认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2016年12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会议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这一点。短短四年时间,从“严峻复杂”到形成“压倒性态势”,特别是2016年,从年初的正在形成“压倒性态势”到年末的形成“压倒性态势”。

为什么说现在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这一问题,他指出:“经过全党共同努力,党的各级组织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明显增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得到坚决落实,党的纪律建设全面加强,腐败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党内政治生活呈现新的氣象。”可以看出,这些就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标志。那么,全面从严治党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局面下该如何继续推进,如何进一步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一、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

全面从严治党是个系统性工程,要把从对个人的处理转向对政治生态的治理。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对党员的要求很高,对党员犯错的惩处也很严厉。那么为什么在高要求和严处罚的情况下,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党仍然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呢?从人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的,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即使在环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人还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但是,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来看,当个体尤其是普通个体,初入新环境时,面对既有环境,即使环境不好,也是很难从整体上彻底改变既有环境的。因此,个别党员尤其是普通党员,要想彻底地、永恒地解决我们党所存在的各类问题难度巨大。同样,通过惩处个别党员虽然能起到以儆效尤、杀一儆百的作用,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党所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彻底、干净地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对系统进行有效治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就会人心涣散、弊病丛生”。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着力从严从细抓管党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着力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严抓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着力从作风建设这个环节突破。”

二、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创造性

全面从严治党是个创造性工程,要推动纪检监察力量从力量分散转向力量整合。加强对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法宝之一。在党内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中能对党员起到监督作用的機构并不少。在党内有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这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此外还有巡视制度和纪检监察派驻制度。在政府机关,有审计机关、监察机关,还有国家预防腐败局。在检察机关,有反贪局。但是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无法形成合力。为此,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一个重要亮点就是整合各类监督力量,以期形成监督合力。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和保证同级人大、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等对国家机关及公职人员依法进行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一次将监察机关与人大、政府和司法机关并列,这是形成合力的信号。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后不久,中央就开始在北京市、山西省和浙江省三省市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部署在三省市设立监察委员会,由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省(市)监察委员会,并在中央设立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这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政策把握和工作衔接。”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在监察体制方面的具体部署。随着试点省市两会的召开,这一部署也在实践中得到了落实。当然,对于监察委员会和政府机关、司法机关的具体关系还有待通过修改法律来协调,对于如何加强和提升监察委员会的监督能力还有待通过实践操作来完善。不管怎么说,从力量分散到力量整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转向之一,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创造性的重要体现。

三、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效性

全面从严治党是个实效性工程,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注重事前布置转向注重事后落实。我们党管党治党一贯从严,从数量上看,我们的党纪党规并不少,从形式上看,我们对党员的要求不可谓不严格。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党员并没有严格按照党纪党规的要求来做,甚至不把党纪党规作为硬性要求,导致党纪党规得不到落实,党内问题突出,党的形象遭到损害。为什么党纪党规得不到有效落实?究其原因就是不按党纪党规严格要求自己的党员多,受到处理的少。再好的理念如果得不到落实,或者落实被打折扣,那么理念就会成为摆设。马克思说,“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以后,人们从不同角度对“从严”进行了解读,“从严”一方面当然是领域上的从严,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等方面都要从严;同时,“从严”更为深刻的内涵在于程度上的“从严”,不过,程度上的“从严”并非从重,而是坚持零容忍。列宁说过:“惩罚的警戒作用决不是看惩罚的严厉与否,而是有没有人漏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多次表达了这一层意思:“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着力遏制腐败滋生蔓延势头”“要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管党治党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需要经历一个砥砺淬炼的过程,要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步步深入、善作善成”。这些都是“从严”的程度内涵,也是实现从严的手段。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压倒性党纪党规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Woman recognized her sister in a crowd by her laugh
Bao:2019 Oscar for best animated short film
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有多远?
公务员文萃(2018年2期)2018-03-12 19:34:28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人民论坛(2018年1期)2018-03-03 08:24:55
深刻认识党纪严于国法的必然性
雷锋(2017年4期)2017-05-30 10:48:04
党规党纪实施中的“虚化”问题治理研究
党员要自觉以党规党纪为活动边界
学习月刊(2015年13期)2015-07-09 05:37:58
论纪检监察干部遵守和贯彻落实党纪党规党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