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转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

2017-05-30 10:48:04严锐张国华马维娜
高教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

严锐 张国华 马维娜

摘 要:为了研究地方转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实践能力培养问题,针对运城学院2016届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创业兴趣和热情度、创业目的探究、创业与学业关系及可预见性困难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最终给出了引导智慧旅游创业、鼓励开办地域性特色旅游门店、创新旅游线路设计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旅游企业四个具体建议,来加强地方转型院校旅游管理实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作。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运城学院;大学生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027-02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ability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in local transition universiti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the 2016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s from Yuncheng University.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from four aspect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rest and enthusiasm, the explor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purpose, the relations between entrepreneurship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predictable difficulties and puts forward four concrete suggestions, that is guide wisdom tourism entrepreneurship, encourage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ional tourist stores with characteristics, innovate travel route design and launch tourism enterprises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in tourism management practice of local transition universities.

Keywords: tourism management; Yuncheng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entrepreneurship

引言

根據国家中长期高等教育改革规划纲要,全国600余所地方本科院校开始探索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这些高校基本上都坐落于三线城市,改革要求地方应用型大学必须以培养能够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实践性人才培养为办学导向。旅游管理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结合转型院校的办学特色,更应强调旅游实践人才培养。传统的旅游实践人才培养主要以顶岗实习和专业实训为主,在创新创业的新常态下,如何加强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成为一个问题,所以针对运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2016届毕业生进行调查研究,发放100份调查问卷,收回88份,分析运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与就业意向的影响层次,研究转型院校旅馆专业学生创业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一)创业的兴趣度

从对旅游行业创业的兴趣度来说,分别有48人对旅游行业创业感兴趣,而对旅游行业创业无所谓的有22人。而表示一般的人有18人,由此可以看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从事旅游行业创业现象确实已经愈加普遍化,显然从事旅游行业创业似乎成了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1]。

(二)创业的目的

结果显示,36%的同学在大学创业是为了社会经验,为了以后踏入社会做初步了解。37%的同学是为了赚点零花钱或者可以让他们有些许的成就感。还有27%的同学是为了广交朋友,拓宽自己的交际面,积累一些人脉。简言之,绝大多数旅管专业大学生从事创业的目的非常清晰,他们认为创业的收获主要是赚点零花钱和积累社会人脉,一部分学生认为可以交到知心朋友,拓宽自己的交际面。

(三)创业的可预见性困难

有些同学为了踏入社会有一定的经验,而选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创业。但在创业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挫折。从本次调查数据来看,82%的人遇到困难,18%的人没有遇到困难。关于其遇到的困难是否因为自身能力问题,完全不是的只有14人,完全是的有4人,其余的人数都是模糊不清。

(四)对国家政策的了解情况

一般了解和不了解国家扶持政策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占58.66%,只有少部分同学对国家扶持政策了解,所以应该广泛宣传国家扶持政策,让更多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者了解和熟悉国家扶持政策,加入创业的大军中,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

二、抑制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一)热情度不高

虽然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从事旅游行业创业现象确实已经愈加普遍化,但仍有45.5%的被调查者对旅游行业创业觉得无所谓和一般。说明其从事旅游行业创业热情度仍不够高。另外,有家庭支持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更愿意创业,而家庭不支持的学生,创业的意愿也相对较低。当家庭不支持的时候,女生的创业意愿远远小于男生。当家庭支持的时候,女生的创业意愿远大于男生,受干扰的程度较大,而男生创业意愿和受干扰程度都不大。说明家庭因素也是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应该做好家庭方面的工作,争取得到家庭的支持。

(二)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够

对国家创业扶持政策不了解和一般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占58.66%,说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对于国家创业扶持政策的了解度不高,应该加强其对国家创业扶持政策的宣传[2],使其享受国家创业扶持福利,减少创业阻力。

(三)对行业认知度不够

54%的同学对于目前旅游行业的新常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和对旅游行业未来的影响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同时,62%的同学对于“智慧旅游”带来的大学生创业契机没有了解和把握,错失了许多的机会。说明目前“智慧旅游”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拥有自身专业优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抓住这一契机将旅游行业的发展与校园旅游市场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可能性。

(四)创新性思维不足

虽然旅管专业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素养,但是就针对到具体的创业而言,旅管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思路会有所限制,过于局限于传统的实体企业创业或者现阶段流行的互联网创业,整体的创业思路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旅管专业大学生应拓宽旅游创业思路,将目光不止局限于传统实体创业和互联网创业。

三、加强地方转型院校旅管大学生创业工作的对策

(一)引导进行智慧旅游网上创业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对于旅游行业有自身的了解,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对移动终端设备运用比较熟练,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较高。利用自身优势进行智慧旅游网上创业,如开设关于针对大学生的旅游咨询、旅游服务的微信公众平台,开发针对大学生出游的旅游APP,创建针对大学生出游的旅游网站等,通过获取广告费、旅行社宣传费、旅行社与景区门票回扣等获取收益。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真正依托专业优势进行创业的大学生较少,因此在创业与学业之间便产生了矛盾,面对此矛盾,学校也该增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的管理和引导,引导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立足旅游管理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将创业项目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结合在一起,在校学习期间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多积累,为后期在旅游行业建立自己的事业打下坚实根底[3]。同时也可以在创业中学习,在学习中创业,并且可以依靠专业老师的理论指导解决在旅游行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的问题,从而找到创业与学习之间的平衡点。

(二)鼓励创办针对大学生的旅游企业

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应立足校园实际情况,通过自身专业优势,对学生旅游特点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校园旅游市场,针对性地创办大学生旅行社、大学生旅游咨询公司、大学生旅游兼职服务、旅游知识培训机构等旅游实体企业。通过提供针对大学生的旅游线路、全程旅游服务、提供旅游兼职等获得收益,同时还可以通过创业过程发现自身专业劣势,弥补自身不足,为今后步入社会进行社会创业提供经验,奠定良好基础。高校作为人才的输出地,应把用人单位的需求做为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指导系统,建立专门的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扶助培训机构,与政府、家庭、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共同帮助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创业政策指导、创业形式分析、创业问题咨询,加强旅管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开设一些关于分析当前旅游行业发展趋势、问题的课程,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创业实践做指导,提高创业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4]。

(三)鼓励开办富有地域特色的小店

大学生群体一向追求好玩、刺激、新鲜,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可以针对这一特点开办一些民俗风情饰品店、民俗饭店、异域风情奶茶店等富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店铺,通过专业优势分析研究各类异域特色风俗将其引入校园或者校园周边,通過符合大学生潮流的方式进行宣传,使大学生不出校门即可领略异域风情。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提高个人综合能力,培养正确的压力认知观念,在一次次创业实践中培养自身良好的心里素质,提升自身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对未来创业中可能遇到困难有预见,提前做好失败的准备,并能在一次次失败之后不断总结经验,在失败中一次次成长。科学地认识创业中的压力和挫折,对其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最终战胜所有创业中的困难取得成功。

(四)倡导设计针对大学生的旅游线路

大学生群体较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具有追求流行、时尚、新鲜的特点,有较强的求异性。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可针对自身特点,设计符合大学生喜好的精品旅游线路,如爱情三日游、友情七日游、闺蜜游、毕业旅行等线路,吸引大学生进行参与,有实力可以自行组织,无实力可与当地旅行社合作。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来说,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旅游的需求以及结合自身的特点,才能够开展创业的第一个步伐。在与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对于目前旅游行业的新常态、在国内的发展状况、发展前景和对旅游行业未来的影响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要时刻把握大学生心理,设计出适合大学生的物美价廉的产品。

四、结束语

地方转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更是需要扭转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5],加强引导创新创业,通过双创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运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山西省特色专业,一直采取的是“5+1+2”的培养模式,即5个学期的理论学习,1个学期的顶岗实习,2个学期的理论强化学习,但实际执行中效果并不理想,各个模块割裂明显。所以,针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开展双创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首先需要从激发热情度、加强政策宣传、强化行业认知、培养创新思维入手,其次再从顶岗实习的单一模式扩展到鼓励智慧旅游创业、开办特色旅游小店以及创新旅游线路设计等多方面入手,最终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实践能力较强的旅游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倪瑞.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内容整合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08.

[2]陈树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园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4):95-98.

[3]王蕾.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沈阳:辽宁师范大学,2014.

[4]李忠云.高等院校本科生创业教育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4.

[5]刘江栋,邵小慧,周义龙.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教学探索[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1):197-200.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训课教学研究
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思考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研究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07:55:22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泛北部湾区域经济视野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东方教育(2016年16期)2016-11-25 00:57:58
财务风险视角下大学生创业的再思考
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32:07
大学生创业信贷的风险分析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8: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