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6-12-23 21:11杨绪光任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解决对策问题

杨绪光++任艳

摘要:“3+3”中高职衔接这种全新的办学模式试行的时间还不长,各结对学校办学经验尚不成熟, 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尤其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面临不少困惑。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这些问题和困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中高职课程衔接;旅游管理专业;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11006203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中职和高职教育在课程与教学上的脱节、断层和疏离是制约中等和高职教育实现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影响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1]。江苏省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构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江苏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于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3+3”培养试点工作。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重要载体。课程的衔接主要体现在中职和高职开设的课程既能实现各自的培养目标,又能够层次分明、融为一体,满足学生继续升学深造的需要。江苏省职业教育体系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经过连续4年的试点,各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对中高职衔接项目的认识水平和建设力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办学机制不断完善,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尽管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解决了过去课程中的重复、脱节、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等问题。但由于试点办学时间还不长,经验尚不成熟,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在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尤其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遇到了不少困惑和难点,需要我们重视并加以解决。

二、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的针对性不强

相互衔接、逐层递进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能否顺利衔接的前提[2]。课程设置与课程定位事关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得到实现。中高职“3+3”分段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及目标定位指向旅游领域或酒店领域,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旅游人才,有些课程定位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需要有很大的差距,课程设置对能力培养的针对性不强,与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同时,与考工考级、资格证书考试不能有效融合。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相互独立,又要体现层次差异,有明确的区分度,能够反映衔接的必要性。

2课程标准的指导性欠缺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学、考试命题和教学评估的基础性文件,也是评价教育质量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实施需要按照同一个标准展开。目前,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可行方案。多数结对学校双方还是按各自原来的课程大纲或标准指导教学,与行业标准和职业标准有很大差距,对中高职衔接课程教学的指导性不够。另一方面,即使结对学校通过磋商制定了较为可行的课程标准,由于中高职多年固有的教学习惯,一些教师把课程标准作为一份可有可无的文件,在实际教学上仍采取以往的教学模式,课程标准尚不能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进行有效的指导。

3课程内容的融合性不足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以实用、适用为主要标准,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调查发现,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不管是实行的模块化还是项目化,都还没有脱离传统的章节观念,换汤不换药,形式大于内容,课程内容选取不当,不能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笔者考察旅游管理专业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时发现,中职和高职的教学内容重复率高,在教学内容选取的深度、难度、广度上没有层次感和区分度,整合力度不够。教材衔接是课程衔接的一个关键,我国职业教育长久以来存在教材缺乏特色的问题,中职教材由高职教材改定,高职教材是本科教材的翻版。同时,衔接课程教材开发缺乏针对性,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评价方法不一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3]。同时,课程内容与行业企业实际需要也有很大差距。

4课程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度不高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又要掌握较为娴熟的实践技能,对于从事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导游服务的毕业生更是如此。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需要理论知识的学习,以适用、够用为准则,更多的时间应该加强实践技能的学习和锻炼。笔者调查发现,尽管一些学校在宣传和指导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但实际课程教学依然停留在以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理论教学模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上,实践环节少,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显然不佳。

三、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衔接体系顶层指导和设计缺失

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衔接是一个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工程,做好顶层设计是衔接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课程衔接还缺乏相应的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出台的文件也是从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制定课程标准、整合课程结构和内容,统筹规划教材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中高职之间的课程衔接,这些基本都是政策上的宏观指导,没有具体的可供采纳、参考的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国家、行业及院校没有制定统一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要的能力标准。没有一个系统的可供参考的能力标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效果评价不能落到实处。

2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定位分析不当

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能够明确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应该具有的知识、素质和能力标准,也是检验教育教学的质量标准,同时也是制定课程标准、制订教学计划、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是职业院校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的重要前提。人才培养规格和目标的分析需要对职业面向的岗位群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进行有效细分。经调查,当前一些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试点院校基本缺乏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调研与讨论,对所面向岗位的工作任务、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分析较为粗浅。

3合作院校交流及沟通不够密切

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分段培养、课程衔接是在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下,一般是由高职院校负责牵头、协调并实施,中职学校密切配合,这就特别需要两所院校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学过程的组织及相关活动的协调等进行沟通、交流与磋商。研究当前的课程衔接状况,从政府相关部门来说,虽然对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强调要加强学校直接的交流,但在机制上对沟通渠道还缺乏相应的经费支持与政策保障,致使合作院校交流、沟通不畅,课程融合不足。从牵头高职院校来看,虽然也主动采取相应的举措,做一些沟通,如组织中职学生参观校园、听报告、听讲座,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听课、研讨、课题研究等,但次数太少,日常的校际交流、教师互动、教学沟通、学生交流非常少,在招生宣传上也不能形成合力,交流、合作机制没有形成,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课程衔接、教学衔接、管理衔接的障碍。

4传统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影响

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实践由来已久,主要有“五年一贯制”衔接模式和“3+2”分段式衔接模式两种,这两种模式经过相关院校多年的实践,办学经验较为成熟,但在课程建设方面,由于两个相互独立的院校缺少联络,导致办学机制较为古板,两所学校在人才培养规格、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有很多重合重复现象,这影响到中高职衔接“3+3”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课程体系的构建。由此,研究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的有效性和实现路径,需要将课程体系构建的重点放在如何使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能够继续到高职院校学习方面,为中职学校毕业的学生提供立交桥式的升学通道,有效避免中职教育成为“断头”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一体化人才教学模式,就是研究如何让中职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四、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课程有效衔接的对策1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衔接机制

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关联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系统工程,应该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导下,由合作院校牵头,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校政行企多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4]。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组织力量加强中高职衔接的顶层设计,促进衔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政策指导和机制保障。参与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试点的牵头高职院校要积极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密切联系合作的中职学校,共同做好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确定,通过对原有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分析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面对实际情况,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不同层面进行合理分工,切实促进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建设的实效。关注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3+3”分段培养模式下的生源特点,积极探索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管理举措。

2对接旅游产业,合理定位培养规格与目标

课程规格与目标定位是否明确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十分重要,直接影响着中职和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及组织实施等,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5]。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需要的具备“发展潜能”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专业人才,需要合作院校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对旅游企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目的是及时了解专业发展前景、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市场对旅游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旅行社、酒店、景点景区等行业相关岗位对人才能力、知识、素质的要求,熟悉主要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等,实现就业导向型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建设目标,从而构建与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并完善切实可行的“3+3”人才培养方案等。

3加强沟通,共同制订课程标准

本着资源互补、责任共担、过程共管、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的原则,由学院(学校)主导,行业、企业参与,组建旅游管理专业校行企紧密协作的合作部,三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审定、课程标准编制、课程开发、人才互聘互评、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管理、员工培训等工作,整合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切实促进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的衔接。同时对课程设置深入调研,加强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衔接等[6]。牵头高职院校有计划组织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到合作的中职学校进行教学指导,强化课程的教学衔接。

4创新培养模式,完善课程衔接体系

依据主要岗位及相应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构建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二段一体,螺旋递进”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既要满足中职毕业生“二次分流”需要,便于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就业创造条件,又要体现与高职课程的衔接性,课程之间内在相互贯通,内容上相互衔接,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的提升与拓展,为进入高职深造提高打下坚实基础。使得由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基础理论不断增强,实践技能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五、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对旅游人才培养规格的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以顺应这些变化。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工作的推行与展开,更多的学校会投身到旅游管理专业“3+3”中高职衔接的实践中来,随着各试点院校成熟经验的普及和推广,中高职课程体系和教学的有机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将日益丰富,很多课程衔接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到2020年我们能够基本形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在铁.3+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机制创新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8).

[2]钱娴.江苏省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3+3”分段培养课程体系衔接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5,(33).

[3]周丽.江苏旅游院校中高职衔接“3+3”分段培养现状[J].教育与职业,2015,(18).

[4]蔡琰.“3+3”分段式中高职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衔接[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

[5]刘燕.江苏省中高职“3+3”分段课程衔接的特色探析——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5,(12).

[6]郭盛晖.中高职衔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研究与实践[J].旅游纵览,2015,(12).

On the Problems of the Continu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urses in the “3+3” of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and Solutions

YANG Xuguang, REN Yan

(Hotel Management Department, Jiangsu Institute of Food and Medicine, Huaian 223004, China)

Abstract:Because of its short existence, the partner schools do not have much experience in running the new model of “3+3” cohesion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schools meet with many difficulties in practice, especiall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Taking the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for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relevant problems and offers strategies.

Key words:course continuity between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problems; strategies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旅游管理专业解决对策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有效教学的实践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