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兴 董鑫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阅读;整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丁一小写字》是冀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2课。本单元的课文还有《夜色》《星星和哨兵》《孩子们的花》,内容都贴近儿童生活和情感,关注的是儿童的心理和品质的主题。
《丁一小写字》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本文发表于1964年。他的作品选人教材的还有《我给小鸡起名字》。这篇课文写的是丁一小写字的故事,故事生动有趣,线索清晰,语言简单而又富有节奏感,是培养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和语感的非常好的范例。这个故事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从故事本身来讲,是说写字的时候要做到认真,坐端正,一笔一画地来写,这样才能把字写好;另一个方面,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如果事情做不好,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总找借口。
[设计理念]
1.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安排教学活动,让课堂动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整体把握教学过程,准确进行课时目标的分解,追求教学的整体性和最优化。
3.努力实现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有机整合,以阅读为明线、识字为暗线,以阅读为主线、识字为辅线,双线并行,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就识字教学来说,充分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基本原则,音、形、义分步实施,且努力创新识字教学的学习活动,将多种识字教学手段优化到课堂教学中。
5.让阅读教学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追求知行合一,让语文学习融入学生的童年生活中,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学情分析]
此时的小学生已经有半年多的学校学习生活,写字等学习习惯正在养成阶段。学生都有了一定的“写字”的生活体验,但是不一定有比较理性的认识。
从阅读的角度来讲,对于一年级学生,这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而且课文中有一些长句子,需要想办法让学生体会并读好。
这个故事线索非常明晰,环环相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方法渗透的绝佳例文。而一年级的小学生却是以感性思维为主的,这就需要在教学中用比较巧妙的办法来渗透。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课文以及变换语言环境,认识本课“丁、拿、呢、丢、掉、认、真、瞧”八个生字。
2.通过反复读认及多种方式的书写学习活动,会写并能够写好“的、拿、掉、纸、丢、认”这六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了解这个故事的内容。
4.记住故事中明确的写好字的三点基本要求,并在写字时加以注意。
5.学习几种练习写字的游戏和课外活动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故事的线索,了解这个篇幅比较长的故事。
2.一边思考一边读通顺课文中比较长的句子。
[课前准备]
1.本课生字卡片。
2.本课中要求会写的字的部件卡片。
3.每个学生一张十厘米见方的田字格硬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學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真实的生活情境:咱们平时这样来写字
1.现场或者借助大屏幕观察学生写字的样子,说一说:他在做什么?是怎样做的?
学生会说到“写字”,教师随机板书“写字”。
2.学生描述所观察的对象写字的状态,教师适时引领:他坐在位子上用笔在纸上写字。教师随机板书:纸,笔,位子。
3.教师随机利用板书上的田字格指导学生初步书写“纸”这个生字:指导“纟”的写法,竖提要写到竖中线上,斜钩要写得不长也不短。
4.教师引领学生借助板书中的关键词描述小学生写字的情景,为课文学习奠定基础。
——他在写字
——他在纸上写字
——他在用纸和笔写字
——他坐在位子上用纸和笔写字
[设计意图]
用学生亲身的生活作为教学资源导入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能力,作为学好课文和写好字的基础。随机安排生字书写的指导,分化识字教学的内容。教师板书学生观察到的重点要素,以此作为阅读学习的铺垫。
二、认识两个小伙伴:自己把课文读下来
1.让学生第一遍读课文,认识两个小伙伴。
教师利用投影出示“丁一小写字”的画面,板书将课题补充完整:丁一小写字。学生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学生读完课文后,回答:这个故事中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谁?教师随机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画出“丁一小”和“姐姐”两个人物头像。
2.学生初步接触课文后,根据这篇课文篇幅比较长的特点,让学生标出自然段。
3.学生自读课文:你一段,我一段。了解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听读课文,一边听一边继续了解丁一小写字的故事。
5.指名读课文,注意把课文中的长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
该环节设计了4遍学生读课文,1遍学生听读课文,1遍学生标自然段。用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来读书,把课文“读明白”而不是教师“讲明白”。学生读课文的过程既是逐渐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也是在课文环境中“认字”的过程,体现了识字和阅读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不同形式的读课文,有读有听,教学评价贯穿始终。
三、了解课文故事:丁一小写字为什么写来写去写不好
1.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丁一小开始是怎样写字的?
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让学生体会“写来写去写不好”。板书:写不好。
2.以“为什么写不好”为阅读学习线索:丁一小是怎样找原因的?
教师板书“?”并以此为核心话题推进阅读学习。
(1)丁一小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纸不好。他怎样做的?
此处相机进行“拿”字的教学,用字卡展示该字的上下两部分,让学生体会“合手为拿”,并在田字格里书空。
(2)丁一小认为自己的字写不好,不是因为纸不好而是因为笔不好。他又是怎样做的?学生自读有关段落。
(3)纸和笔都用姐姐的,字还是写不好,丁一小又找到了什么原因?他又是怎么做的?学生自读有关段落。
3.学生根据板书上简笔画人物头像及关键词语,讲述丁一小写不好字、找原因的部分。梳理前文,以“我还有什么东西不好呢”这一段落为线索继续下文的阅读学习。
[设计意图]
以明确而固定的核心话题(问题)贯穿阅读教学的过程,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学课文。阅讀学习的过程以学生自读课文为主要学习方式。在阅读学习中随机进行识字教学,并渗透汉字文化知识。
四、继续了解课文故事:姐姐能把字写好
1.学生阅读姐姐写字的段落,了解姐姐是怎样写字的。
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板书中姐姐的头像,用手势语强调姐姐写字用的是丁一小丢掉的纸和笔,是坐在丁一小的位子上写字。
在理解故事的过程中,随机指导“丢”字的书写。用字卡展示“丢”字:“去”的上头加一个小撇,长横要写到横中线上。
2.姐姐写出来的字多好啊!可是丁一小怎么写来写去也写不好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帮助丁一小找答案。
[设计意图]
继续用核心问题引领阅读学习,并留下继续阅读学习的期待。梳理前一部分故事内容,其实还是在渗透思想方法,让学生借助板书理顺故事的脉络以及故事人物的思路。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继续有机推进识字教学。
第二课时
一、探寻诀窍:怎么能把字写好
1.回顾第一课时所学的内容,对照简笔画和板书叙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读课文,找出姐姐能够把字写好看的“秘诀”,用横线标出来。
3.跟同学分享找到的写好字的秘诀。
把写有“一动不动”“认认真真”“一笔一笔”这三个词语的纸条贴到黑板上适当的位置,并强化多说、读几遍。
4.读课文,说一说:丁一小明白了什么?
教师点拨写字不但要用到纸、笔、位子,还要像姐姐一样做到一动不动、认认真真、一笔一笔。借助下面的问答对读,把握故事内容,完成课后第2题,关注带有“不是……是……”这样的关联词语的一组句子——
问:是他的纸不好吗?——答:不是他的纸不好,是他自己不好。
问:是他的笔不好吗?——答:不是他的笔不好,是他自己不好。
问:是他的位子不好吗?——答:不是他的位子不好,是他自己不好。
[设计意图]
让学生“找秘诀”是引领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能力。贴字条是在强化阅读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进一步落实认字的任务,将识字和阅读有机整合。问答对读带有“不是……是……”的一组句子,既是重点语句的强化,也是阅读的重点内容,还是识字的一部分。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可见一斑。
二、体验诀窍:果真能把字写好
1.学生读课文:丁一小按照“秘诀”写字,果然能把字写好了。
2.让学生按照“秘诀”来写“纸、拿、丢”三个字,看看能不能把字写好。
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借助投影展示,在放学生习字作品的边框上凸显“瞧”这个字,渗透这个字的字义教学。
4.变换课文中重点段落中的人称,强化写字的秘诀。
瞧,(我)用自己的纸、自己的笔,坐在(我)自己的位子上,写出来的字也好了。
瞧,(我们)用自己的纸、自己的笔,坐在(我们)自己的位子上,写出来的字也好了。
[设计意图]
由丁一小按照秘诀写好字,到自己按照秘诀写好生字,体现了语文教育的知行合一的思想。给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变换人称的方式,更是巧妙地将阅读与学生自身实际联系起来,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
三、识字游戏:玩着就把字写好
1.识字游戏:给结构相同的字找朋友。
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做成生字字卡。请六名学生每人拿一张字卡,按照字的结构方式找朋友。
教师顺势指导学生练习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拿”,提醒学生:写这个字注意部件之间要互相谦让,笔画之间要紧凑;“合”稍扁一点,写在上半格,“手”写在下半格,撇要在横中线上。
2.识字游戏:部件组字找朋友
将要求会写的字分解成部件,做成卡片,将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用这些部件组字。
教师借助播放字的笔顺动画,重点指导“的”和“认”字的书写。
3.识字游戏:我来写,你来猜
同桌一组,每人一张10厘米见方的田字格硬卡片,一个人在卡片上用手指书空写学过的生字,另一名同学认真看,猜他写的是哪个字,猜对了获得点赞。
4.用上诀窍来写字:一定要把字写好
让学生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认认真真、一笔一笔地将生字写在书法纸上,然后通过投影展示写字的作品,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
丰富多样的识字游戏,体现了享受语文学习的思想。几种识字游戏分别侧重字的结构、部件识字、规范写字等,目标明确而具体。用田字格卡片书空写字,还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静下心来学习的心理品质,是语文教学遵循学生学习心理的细致体现。
四、校园新童谣:大家一起玩起来
1.教师出示根据课本内容编的校园新童谣《丁一小写字》,学生认读。
丁一小,好烦恼,
写字总是写不好。
换了纸,写不好,
换了笔,写不好,
换了位子还不好。
还有什么不够好?
姐姐告诉丁一小:
身子不动也不摇,
认认真真来写字,
一笔一笔不丢掉。
一小这样来写字,
果然能把字写好!
2.学生用“拍手谣”的方式说唱校园新童谣《丁一小写字》。自己说,同桌合作拍手说。
3.课下用跳绳、跳皮筋、拍手谣等方式说唱校园新童谣《丁一小写字》。
[设计意图]
从识字教学角度来讲,校园新童谣是对所要求认识的生字变换了语言环境后的强化。另外,说唱校园新童谣将阅读学习内化成了学生的童年生活游戏,体现了享受语文的教育思想。拍手谣、跳大绳、跳皮筋儿等学习游戏,也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活动,是大语文教学观的体现。
[责任编辑 牛宾国]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