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宜红
摘要:近年来,中小学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这对发扬光大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理想信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要真正开展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首先要厘清和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实质,把握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目标,统筹规划、合理设计学校的传统文化课程,采取多種教学手段以保证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五要;五不要
2017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崇尚文化、狠抓落实的高潮。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全面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基础与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小学课程、教材、课堂中推进落实的重要手段。要让文化传统教育在中小学落地生根,应首先从明确“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三个基本点出发,在厘清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方能找到切实的实施路径。
一、抓住“五要”求实效
(一)要厘清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实质
这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一些学校掀起了一阵阵的“读经热”“国学潮”。经史子集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在中央文件中有明确阐释,主要指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以及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简单来说即思想、美德、精神。这些思想、美德和精神凝聚在经典古籍、诗词歌赋中,也活跃在今天的语言文字、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武术棋类、节日民俗,美食服饰、建筑园林、宗教哲学、礼仪、手工、医药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孩子们身边亲切、熟悉的事物入手,从中华大地灿烂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引导学生去发掘、认识、呵护,进而引导传承与创新。
(二)要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这是搞清“为什么做”的问题。既然传统文化的内核是思想、美德与精神,当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由此,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定位在引导学生了解、体会古人的思想智慧、情感态度、思维方式、胸怀品格以及价值取向等精神内涵,不是复古怀旧,也不是简单记忆背诵。今天国家倡导学习传统文化,是因为先人的思想、智慧、精髓对今天的中国社会能起到有益的启迪和借鉴,是因为国家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传统文化,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它进行新的诠释,使传统成为现代人今天生活的一部分。学习传统文化是为了让学生做更好的现代公民,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做更好的贡献。这一目标价值的确认,是我们思考选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依据。
(三)要梳理当前学校课程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实施状况
这是解决“怎么做”的第一步。每一所学校现有的学校课程体系中都渗透、贯穿有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因此在开展新的教育内容之前应先厘清传统文化教育与当前学校课程的关联。现行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音乐、美术、体育”,甚至“数学、地理、化学、生物、物理”等课程中,都渗透、融入了很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是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要强化各学科教师的育人意识,在实施教学中提升关注相关内容的意识,在教学活动的设计等环节有意识地关联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现行的地方、校本课程中也有大量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区域地理、地方史、地域民俗文化应是地方课程的主要任务。从校本课程层面,很多学校实施的剪纸、陶艺、武术、棋类等等也都是宝贵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做的是梳理、丰富、整合、提升。比如,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同样是安排调查设计,改为有关家族史、家风、家训调查定会提升学生对文化的关心和认同。作为兴趣小组的剪纸课程,融入了解不同地区、国家剪纸文化的异同风格、邀请相关民间老艺人回顾传统历史、开展春节剪窗花活动比赛等等,普通的剪纸课程便超越单纯的技能学习上升到更丰富的文化层面。总之,把现有的做好,在认真梳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再来根据实际需要规划设计新的教育内容。
(四)要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学校课程
学校只有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对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规戈0设计,统筹好三级课程,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与当前国家倡导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衔接,才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渗透于教育全过程。学校要在调研梳理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体现做系统设计。除了三级课程内的教育内容,还要统筹少先队、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等各种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既考虑学段间目标内容的层次差异,又考虑各级课程及活动的互补与衔接,还要考虑学时负担、学生兴趣需要、师资设施条件等方方面面,在可能的范围内做最大限度的统筹与兼顾。
特别要关注、整合近年国家和教育部相关要求。如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国务院《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2016)以及教育部联合11个部门发布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6)等。防止各级课程、各项要求各自为战、重复交叉、课堂内外缺乏呼应,以及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方式随意化等对实施质量造成影响。endprint
(五)要用现代丰富的教育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学习
一些学校停留在传统文化的知识灌输、单纯记忆,学习方式多为单纯讲授或让学生死记硬背。对内容时代背景、精神内涵不加阐释,对与学生当前认知和社会价值观相冲突的观点不组织讨论,不加以引导,更有甚者认为学习古代的东西要用古人的方法,穿上汉服、摇头晃脑、死记硬背。古人所处的时代受条件限制,教学方式单一、学习内容单一。今天,在学生已能从互联网上轻易地完成单纯地知识学习的背景下,学校应把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重心放在让学生体验实践、交流讨论、合作参与。应旗帜鲜明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新型教学方式的介入,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要广泛运用诵读、演讲、剧表演、手抄报、实践考察、采访调研等多种学习方式,同时利用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空间。
二、把握“五不要”防走偏
(一)不要与学校课程相脱节
我国中小学实行的是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体系,中小学贯彻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在校内层面的主要渠道是三级课程。因此,学校首先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课程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最起码要求。一所学校如果正常的历史课、音乐课不能保障开设,国家要求的写字书法教育得不到落实,却热衷于让全校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很难让人认同学校的做法是真心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国家课程中还有一门非常有助于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門课程是国家规定课时,但在内容的选取和实施方式、课程安排上与校本课程一样,由学校自主安排。因此,三级课程制度框架下,除地方课程按地方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展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加上整合、协调班团队活动,调动课堂内外、家庭社会方方面面资源,学校已有足够的空间安排相关教育内容。要防止完全脱离学校课程另搞一套,造成学生学习体验内容交叉重复,师生负担加重等问题的产生。
(二)不要把传统文化简单等同于国学
“国学与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统文化的内涵要宽泛得多。广义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指中国传统社会中华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国学则指的是中国固有的学术。”(刘梦溪,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如今很多大学专家学者研究国学,是从研究保护的角度,非常必要。但大学学者研究的国学内容,未必是中小学教育的需要。广大中小学应该实施的是传统文化教育而非单纯的国学学习。
有的幼儿园和低年级小学生人手一本《三字经》《弟子规》,市场也出现了许多粗制滥造、不加甄别、内容混乱的所谓“经典读物”。这不但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还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和认识。
(三)不要不加引导、囫囵吞枣
对此,存在过一些争议。虽然大家都承认《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因时代局限存在陈旧、腐朽与现代价值理念相冲突的地方,但对如何处置非常纠结。有省级教育部门还曾发文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不可不加选择地全文推荐如《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内容。”“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固然是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普通中小学教师可能难有能力做到这步。现实中,更因为师资水平,教师无法准确解读这些经典古籍,于是只好让学生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传统的经典确实不好简单肢解。但要站在时代立场,让学生把握其精神取向,实现文化传承的目的,没有理解难谈认同,没有认同又何谈传承呢?解决这个问题,笔者以为重要的不是教材本身,而是教学方式。课程改革以来倡导“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只要深刻领会了新教材观,用现代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这个问题和争论也许能得到一定的解决。教师要清楚,任何有效的学习都不能脱离社会实际。学习古代,不能脱离现代;研究中国,不能脱离世界。学校要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坚持“三个面向”,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人类文明、世界发展的长河中,让学生感受、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跳动脉搏。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认同,与现实碰撞的观点,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组织讨论交流,在合作探究、对话碰撞中引导学生形成辩证地看待、分析历史的思维方式,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精神的新时代公民,同时理解并继承先辈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多元包容的价值观。
(四)不要只重教材编写,轻教学实效
一些学校把实施传统文化教育重心放在教材编写。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最重要的依据和参考。但教材的形态和实施方式应是多样化的。国家对校本课程的实施并不要求必须有教材。因为普通学校教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能力水平也参差不齐。同时,教材编印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我国地区学校差异那么大,都来各自编写教材显然不切实际。其实,我们需要一个开放的、大的教材观。讲义、活页夹、提纲、图片资料、PPT都可视为教学材料,当前信息化环境下,应更重视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资源。
有的学校依托专家学者,花大气力编出了教材,但却忽视了与现有课程的衔接,忽视了教师培训,忽视了学生感受调查,甚至完全无视学生的认知心理、兴趣需要,这样的教材再精美也很难达到实效。
(五)不要只关注“学”,不关注“做”
“学”的目的在于“做”,关键在“做”。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承,而不仅是“知道”。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所有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都应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指向“育人”,落在“育人”。在革命老区山东临沂,有个白沙埠镇中心小学。学校坐落在“孝河”之畔。学校将传统的《孝经》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改编,结合白沙埠学生实际需要,形成符合今天时代要求和气息的《新孝经》,以此开展“新孝道教育”。可贵的是学校不止于“学”,而是建立了一套“学习、实践、评价、奖励”的运行机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新孝道实践活动,如“新十四孝评选”、“新二十四诚评选”。“妈妈的小棉袄XXX”、“姥爷的开心果XXX”、“爷爷的小喇叭XXX”、“奶奶的好帮手XXX"……一个个懂礼仪、有爱心、体贴懂事、爱劳动守规矩的平凡人物,被学校张榜表彰,成为学生的榜样与楷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与体验,增强了爱自己、爱家人、爱家乡的家国情怀,以及感恩、博爱、友善、诚信等传统美德。这才是文化传承的真实体现,也是中小学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 牛宾国]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