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舞蹈创编课程教学思考

2017-05-27 12:43蔡燕群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创编舞蹈教学学前教育

蔡燕群

摘 要:舞蹈教学与创编是一门综合艺术,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学前教育中的舞蹈教学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舞蹈教学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出发,对学龄前儿童舞蹈教育的价值做出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的要点。

关键词:舞蹈教学;学前教育;创编

中图分类号:G613.5;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195-02

所谓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是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有研究证明,学前教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不仅有助于学龄前儿童的身体成长,还可以很好地满足学龄前儿童心灵方面的需求。

目前很多院校对学前舞蹈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学前舞蹈教育的价值认识却不够完善,这就造成了学前舞蹈教育的质量下降,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对于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学前舞蹈创编课是重要课程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基于此,本文将就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的意义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方法展开探讨。

一、舞蹈教学在学前教育中对学龄前儿童的重要性

学龄前儿童韵律活动和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舞蹈教学的两大基本活动形式,这两样活动的目的在于:第一,协调学龄前儿童身体四肢与头部的关系;第二,保持身体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第三,协调自身动作与他人的关系,延展为协调自身与他人的关系;第四,协调自身运动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一)舞蹈教学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作用

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正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时期,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极强,而舞蹈是由音乐的节奏感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正好可以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生理方面的需求。有数据显示,舞蹈教学有助于学龄前儿童的骨骼发育,在营养充足的条件下,适当的舞蹈教学可以让学龄前儿童体格强健,有助于学龄前儿童身高的发育。此外,因为舞蹈对形体和肢体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所以形体课的教育会矫正学龄前儿童的体态。舞蹈的动作要求学龄前儿童眼口身步等的配合,可以锻炼学龄前儿童的腰背和四肢的灵活性,以及身体的柔韧性。

(二)舞蹈教学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作用

在学龄前儿童的舞蹈教育过程中,由于舞蹈是在一种积极的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的,学龄前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身体动作要积极地感受音乐的形象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在舞蹈动作中积极形成一种大方的、开朗的、活泼的一种性格。特别是对当代独生子女的一些娇生惯养等不良习气有一个良好的纠正。

(三)舞蹈教学对学龄前儿童美育的作用

一直以来,舞蹈教学都被视为是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美育的良好模式,因为舞蹈是一种通过身体语言来表现事物和人物的一种艺术。

舞蹈教学有助于学龄前儿童对美的认识。所以,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主动地让学龄前儿童认识艺术的魅力,感受舞蹈中各种各样的美,比如舞姿的美、舞蹈服装的美和舞台灯光的美,等等。在这样的舞蹈教学中,可以让学龄前儿童积累下对美的体验和享受,这样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龄前儿童的审美能力,享受美的能力,欣赏美的能力。有数据显示,长期接受舞蹈教育的学龄前儿童在审美能力和动作气质上都明显高于没有接受过舞蹈教育的学龄前儿童。

(四)舞蹈教学对学龄前儿童能力培养的作用

舞蹈教学还能促进学龄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众所周知,学龄前儿童时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身体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各方面机能都在快速发展。而舞蹈教学在调动学龄前儿童各方面身体机能的同时也刺激着学龄前儿童的大脑中枢神经。在了解了舞蹈的风格之后,学龄前儿童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创编出舞蹈,这样不仅可以提起学龄前儿童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拓展学龄前儿童的发散思维,提高创造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编应把握的要点

首先,身为老师,应了解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点,一些舞蹈中的专业用语要改成学龄前儿童生活的舞蹈语言。从生理上看,学龄前儿童骨骼发育尚不完全,容易塑形也容易变形;肌肉能力还不完全,收缩力差;大脑发育迅速,大部分时間处于兴奋状态,更容易产生疲劳的感觉。

因此,学龄前儿童不管在平衡能力还是对节奏的控制能力上都比较差。所以在设计舞蹈动作时,一定要以这些学龄前儿童的生理特征为基础,要充分考虑学龄前儿童在身体方面的局限性,动作上尽量舒展有力,乐曲选择上要尽量选择节奏欢快的,以体现出儿童活泼可爱的一面。

在舞蹈创编中,空间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舞者需要对空间有一定的认识,从而完成在空间上的动作。在学前舞蹈创编教学中,要发挥出空间的掌控能力来,所以对创编者的能力就有要有这样的要求:物理空间想象力,要知道舞者在哪个位置上会表现出怎样的作用来,从而根据脑中的构想对舞台进行规划和重现,从而完成对应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的能力。对空间还要有空间转换能力,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舞蹈造型;二是路线的编排和动作的变化;三是队形。

活泼好动是学龄前儿童的天性,他们对身处的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动,不喜欢静,但是受到身体和年龄的限制,舞蹈时候的动作不应该过大更不该过快,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了方便儿童记忆,设计的动作要尽量简单,要动静结合,更要衔接自然,可以和一些姿态与造型等相对静止的动作相配合,这样可以使表演的舞蹈错落有致,富于变化。创编舞蹈动作要表达学龄前儿童内心情感,动作难度不易太大,创编中以一两个动作为主,辅以队形和位置的变化,这样也可满足学龄前儿童求异的心理。人们常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但是光有“源泉”是不可能直接上升为艺术的,这需要建立在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理解基础之上。“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对生活的观察是进行艺术创作的第一步。这个创作规律同样适用于学前舞蹈的创编。学前舞蹈创编出的作品,要能够反映出学龄前儿童的生活,同时要注意的是要对其进行艺术的表达,使创编出的作品具有可看性、可舞性、可感同身受性,同时又不是生活的“照抄照搬”。这就要求舞蹈编创者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在选材、立意、动作设计、音乐编配、舞台调度、服装、舞美、灯光等方面都需要运用一定的编创技法和自身的思考进行。

为了创编一个好的儿童舞蹈,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选择主题,尽可能反映出儿童的心理特点。情绪强烈、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思维上有明显的直觉性和不稳定性是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征。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舞蹈的成功与否。为了保证舞蹈的艺术性,音乐和舞蹈应该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舞蹈的音乐应该以活泼可爱为主,歌词应该尽量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以增加学龄前儿童想学舞蹈的兴趣。要富有鲜明的节奏以增加感染力,从而可以引起学龄前儿童身体上的共鸣。对舞蹈教学而言,歌词不仅为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提供了背景和相应的文学底蕴,还可以通过加入学龄前儿童心理生理特点和趣味,来启发学龄前儿童对文学中美的理解。有节奏的歌词还可以培养学龄前儿童表现舞蹈的能力和在舞蹈中身体的协调性。因此,舞蹈教学选用的歌词应该尽量短小精悍,段落简短顺口,内容应该尽量重复而言之有物。

对学龄前儿童的舞蹈教学中,主要因素是人,即学生和老师,这就要求老师要承认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是存在差异的,从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对学龄前儿童的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处理好关系,不能是我说你听的应试教育模式,更不能是各抒己见的乱糟糟的样子,应该要善于观察,要尊重和理解学生,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教学以及其编排对学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何创编好学前舞蹈、开展好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任课教师的基本技能。而创编出具有实用性和适用性的、丰富多彩的儿童舞蹈教学作品,需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需要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广泛收集材料。

参考文献:

[1]唐虹.浅析启蒙教育视角下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J].科技视界,2014(05).

[2]徐芬芬.舞蹈教学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J].北方音乐, 2016(06).

猜你喜欢
创编舞蹈教学学前教育
对抗类体育游戏的创编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绘本多样化主题实施《疯狂快递》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谈谈从绘本到绘本剧的创编与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