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2017-05-26 20:48
南方农村 2017年2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广州现状

摘 要: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逐渐迈入旅游行业中的必需品之列,尤其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一大主要选择。本文通过千户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分析广州市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广州;乡村旅游;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697(2017)02-0042-04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为了解广州当前乡村旅游的现状及村民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意见建议,本调查依托农村千户居民调查网,随机抽取1005名年龄在18-65周岁的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覆盖白云、番禺、花都、南沙、黄埔、增城、从化7个区,以入户访问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开展调查。

一、村民视角下的广州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一)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类型及优势状况

1.乡村旅游有待深入开发

调查结果显示,16.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村已开发或正在开发乡村旅游(已开发占4.5%,正在开发占12.4%),选择“尚未开发”的受访者比例为67.8%,村民选择“其他”的占比为15.3%,说明乡村旅游的开发程度有待提高。

2.“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是当前乡村旅游的主要开发模式

在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村,“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是最主要的开发模式,占比为34.8%;“公司+社区(村委会)+农户”也是开发的重要模式,占比为14.3%;选择“公司+农户”和“农户+农户”的占比相同,均为7.5%;“股份制”的开发模式占比较小为3.7%;21.7%的村民表示“说不清”。

3.“乡村休闲度假型”是可开发的主要乡村旅游类型

调查结果显示,“乡村休闲度假型”是当前乡村旅游可开发的主要类型,选择的比例为30.9%。14.1%和9.5%的村民认为所在村可开发的乡村旅游类型为“农业生产体验型”和“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型”,选择“康乐型”、“体验运动型”、“乡村商务会所型”、“农业科普教育型”和“村寨与古镇型”的比例分别为4.5%、4.0%、3.2%、2.6%和1.8%,另有4.4%的村民认为“均不合适”,13.0%选择“说不清”。

4.“独具味道的乡村美食”和“空气清新,宜养宜居”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主要优势

超五成村民认为本地开发乡村旅游的优势为“独具味道的乡村美食”,选择“空气清新,宜养宜居”的受访者比例为45.1%,选择“交通便利,位于交通要道”、“土地资源丰富,开发趣味农耕和创意农业等”及“极富特色的岭南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比例为32.0%、30.1%和21.5%,分别有16.9%、14.6%和10.3%的村民选择“未遭过度开发的绿水青山,适合开展相关户外运动”、“娱乐活动丰富,可开展多项活动”和“空间格局大,可接待大批游客”,8.3%的村民选择“住宿条件优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善”,还有7.1%的村民认为“说不清”。

(二)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情况及影响

1.乡村旅游开发村民参与率较低,但支持率高

根据调查,12.5%的受访者参与了本村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75.8%的村民并未参与,说明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上,村民的参与度有待提高。超八成村民表示支持本村开发乡村旅游(非常支持50.0%,“比较支持”33.3%),持“一般”态度的为15.2%,不支持的占比为1.5%(“不太支持”0.9%,“不支持”0.6%)。

2.“政府主導,村民自发开展项目建设”是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首选方式

超三成村民认同“由政府主导,村民自发开展项目建设”或“委托有实力的公司进行整体运营,享受收益”,认可通过“资金或资产入股享受分红”的方式参与乡村旅游建设的占比为24.8%,还有11.4%的受访者愿意“直接参与项目开发,自己当老板”,从调查结果看,村民更青睐于选择由政府主导,自发开展项目建设。

3.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村容村貌的改善最好

调查结果显示,村民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对当地“村容村貌”的改善程度最大,好评率(评价“更好”和“较好”的比例之和)为77.1%;其次是“乡土人情和文化状况”,好评率为67.8%;“医疗条件”和“留守状况”的好评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54.5%和58.0%。对应地,“医疗条件”和“经济收入”的差评率相对其他较高,占比分别为7.7%和6.9%(见表1)。

在本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村民认为受益最深的三个方面分别是“村容村貌”、“经济收入”和“就业情况”,说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可以促进就业,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同时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等方面,相关部门应抓住机遇,因地制宜,合理开发乡村旅游。

4.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三成村民表示对本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满意(“非常满意”6.6%,“比较满意23.5%”),选择“一般”的占比为43.8%,不满意的比例合计为26.1%,说明当地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满意度有待提高,应从村民参与与村民受益等方面来提高村民对本地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认可度,继而提高村民对乡村旅游业的满意度。

从全家每月总收入的情况看村民对本地乡村旅游的满意情况,“10000-14999元”收入阶段的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之和)最高,为41.8%;其次为“3000元以下”,满意度为37.3%;满意度最差的收入阶段为“7000-9999元”,比例合计为30.5%(见表2)。

二、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当前广州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待深入。超六成村民认为主要问题是“资金不足”,其他依次为“政府支持力度不够”(43.0%)、“配套设施不完善”(31.0%)、“村民参与度不高”(29.6%)、“基础设施落后”(25.4%)和“发展目标不明确”(24.4%),“人力不足”、“营销策略不到位”、“产品单一”等困难的占比虽不足一成,但也不容忽视(见图1)。

七成受访者认为应“加大资金投入”,说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作支持。认为“政府应在政策上照顾”、“鼓励村民参与”、“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4%、35.0%、34.4%和31.1%(见图2)。

三、推进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和经营模式。针对广州可开发乡村旅游的村庄,应建立以“企业(村民)为主、政府为辅”的开发模式,从市民、企业和政府等角度来探讨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相关对策。从市民层面来看,积极参与本市乡村旅游,宣传相关旅游点,以点带面,扩大广州乡村旅游影响力;从企业层面看,参与开发建设,多方面、多角度考察旅游点可开发资源,形成良好供应循环与效益体系;从政府层面来看,遵循本地特色,科学规划乡村旅游开发,协调统一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深入挖掘、創新开发乡村旅游

深入挖掘广州乡村旅游有效资源,探索创新开发建设方式,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社交渠道,充分发挥资源整合功能,促进农村旅游资源的深入开发,创建乡村旅游开发网络,探索开发渠道与方式,拓展农村产业链和价值链。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与新农村建设环境相协调、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同时,要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以及自然农业景观、原始森林、水域面貌。

(二)加强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

科学规划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前提,也是搞好各项后续工作的基础。政府各级部门要牢固树立“合理开发保护为主”的理念,将乡村旅游与城镇规划结合起来,统筹考虑当地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和风景名胜资源,重视旅游小城镇建设,将旅游小城镇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和支撑,合理安排旅游小城镇的布局,防止无序开发,有旅游资源的村庄应把旅游型农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采取特色景点带动、服务基地依托、要素开发融合、节庆民俗体验、农业园区建设、配套景区开发、购物拉动和文化输出等多种方式,打造旅游村,着力构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关键,而旅游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将乡村旅游与提高农民素质结合起来,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既要加强对乡村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督促并组织他们学习旅游政策法规,规范服务操作水平,端正服务态度,使他们具备承担乡村旅游服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也要重视对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政府引导,吸引社会投资参与开发建设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需要有关部门形成服务合力。因此,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加大扶持力度。要落实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设立专款专用,重点用于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的扶持,示范村、示范点、示范户的奖励,以及发展乡村旅游业工作成效突出的区、镇和村的奖励。同时,政府要引导鼓励更多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努力使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旅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同时,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整合农村闲散劳动力,鼓励村民参与本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扩大乡村旅游业对本地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拉动效应。

(五)因地制宜,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加强文化内涵的建设,整合农业资源与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岭南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路线,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俗和养生养老基地等,通过乡村旅游产品与区域内其他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的结合,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创立特色旅游产品,注重品牌塑造。加强乡村旅游内容的开拓,旅游内容不仅要有劳作性、娱乐性,还要有教育性、追忆性、辅助性,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与转型,逐步开发乡村康体养生产品、乡村度假休闲产品,以适应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趋势。

(六)完善基础设施,坚持连片保护、合理开发

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支持传统村落保护,维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整体风貌,有条件的地区实行连片保护和适度开发。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充分利用旅游网络和旅游宣传品引导市场消费,在乡村旅游点营销上,不断策划旅游产品,丰富游客参与性项目,发掘传统习俗文化。各乡村旅游点用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餐饮、特色商品来增加市场吸引力。旅游部门应加强宣传、整合、引导的力度,与旅行社等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客源渠道。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管理系统建设,指导乡村旅游景区、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定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秦学.中国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优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9(06):715-718.

[2]周晓梅.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旅游纵览[J].2013(01).

[3]徐峥.广州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陈 勇)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广州现状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广州车展展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