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2017-05-24 23:58尼吉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小学教学策略

尼吉

【摘 要】《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的一门新学科,旨在让学生学习基础文化课之余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社会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品德与社会》科目“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应该更多地融入生活元素,让教学变得更加符合实际,能够切实地达到提升学生品德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1.明确课程目标,把握基本理念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2.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准则

师德是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根基,也是一个教师能否赢得学生尊重、能否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衡量标准。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有高尚道德的教师,孩子们自然会觉得教师容易亲近,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愿意去学;反之,如果教师凶神恶煞,孩子们唯恐躲之不及,怎么会去亲近他,更谈不上好好学习了。“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具备了诚实、守信、自信、自尊、自爱的教师,才是一位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好教师。因为德育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響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教师的行为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们的心灵。教师高尚的品德也会熏陶孩子们的内心,让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在笔者看来,一个教师的道德准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等;举止文明礼貌,语言健康规范,比如不说脏话,不乱发脾气;衣着整洁得体,教态端庄大方,比如着装要正式,不穿奇装异服,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等;教师的生活要检点,作风要正派,以免有一些不好的信息传到学生耳中,影响教师的形象,也影响到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幼儿教师更要以身作则,注重言传身教,在日常的教学中能够以自身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们能够健康地成长。

3.教师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很难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完一节课,所以单纯的教师讲授在《品德与社会》科目的教学中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教学情境,同时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让教学变得简单有效。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课文,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让学生进行重新温习、表演。比如让学生表演《小马过河》中的小马、老马、老牛、松鼠,让他们体会到各个角色的不同表情、不同心境,让他们感受到老马的良苦用心、松鼠的告诫和老牛的漫不经心,以及小马在整个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让他们明白在生活中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简单地听信于别人。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让课堂变得轻松、愉悦,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4.作业形式多样化,丰富业余生活

关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作业问题,经过反复探讨与研究,通过教学实践,如果划定条条框框,就框住了孩子们的思维,也就束缚了丰富多彩内容的展现,因此,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机制,结合学科内容,选定一个主题,把学生调查、访问、收集的资料,以作文、日记、画报、手抄报等形式表现出来,展示和交流学生的作品,师生共享、共同评析。

总之,教学有法然则教无定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法远不于此,不能只是守旧以往的老方法、老经验,而是要大胆地去思考、去探究,推陈出新地改革教育教学工作,并为之尽最大努力去实践,进而从实践中积极地吸取教训、科学地总结经验。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小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