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日语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2017-05-24 23:08王纪芹孟祥梅
魅力中国 2016年22期
关键词:日语高职院校

王纪芹++孟祥梅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我国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培养日语国际化人才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培养 日语 高职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扩展交流内容,创新合作模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教育服务,促进教育事业共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世界职业市场也呈现国际化趋势。这种国际化趋势深刻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国际化也愈来愈受到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培养适应国际化要求的高水平的外语人才也迫在眉睫。而高职院校中的日语专业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培养国际化人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不断研究的课题。

随着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国际化日语人才除了具备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要求外,更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扎实的日语语言功底、熟练地运用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国际化交际能力。

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探索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国际化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及课程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实践运用脱节等问题。接下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日语人才的培养。

一、课程设置

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实现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市场的对接,开设相应的国际化课程。以我院--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为例,我院是山东山东省最大的旅游专业学校,随着国内外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层次的外语旅游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日语导游人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直接影响到境外旅游市场的发展。因此我院根据这种情况及日语专业的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开设了导游日语、酒店日语、旅游服务日语、日本商务礼仪等课程,提高学生外语水平的同时,让学生具备了国际化交流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师资队伍建设

国际化的师资水平是保证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必须有一支高素养、高技能的国际化日语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首先要具备国际化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的国际发展动态。清晰的国际化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正确引导教师怎样培养出符合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学生。

引进优秀的具有日本留学经历的人才及具备任教资格证书的日本人外教作为专业教师。丰富的海外留学经历能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海外知识,与日本外教的沟通和交流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通过外教举办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异文化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选派优秀教师去海外进行研修和培训及国外访学,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丰富海外阅历,提高学术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国际化教学。

我院每年选派日语教师进行国内外访学,去日本著名的温泉酒店进行企业实践锻炼,获取企业一线经验和技能,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出企业经验丰富、技能过硬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体现国际化教学。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对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教学能力,提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学生方面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潮流中,学生要树立国际化的学习理念。不仅要提高自身的外语水平,还要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技巧。真正的国际化的人才不单单是外语流利,懂交际,会贸易这些华丽的“外包装”,更应该具有创新精神,根据市场经济及国际化发展的要求,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的学习模式,树立国际化意识,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此外还要辩证学习国外的科学知识,尊重本国传统文化,丰富人文精神素养,充实“内在美”。

四、培养模式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不断改进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据调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采用“日语+一门外语(主要为英语)”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日语学习为主,英语学习为辅的双语教学模式。笔者所在的学校--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则是采用“日语+应用英语+海外研修实习”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期间,不仅熟练掌握日语基础课程知识,还要学习酒店英语、旅游英语,并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去--即被派遣去日本的著名温泉酒店研修实习。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学生把短期内学到的语言知识迅速应用到实践当中,并且体验和学习了日本著名酒店的世界一流的服务水平和技能,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并且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国际化视野开阔,职业素养高,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好评。

五、多方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

在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国际化育人项目。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派遣学生去日本留学、中日合作办学、校际间的交流、互换教师、互换学生、海外研修实习项目等多种形式,其中中外合作办学的形式是国际校际之间交流与合作更为直接与密切合作的形式,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院不断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国际交流中心为学生赴日留学提供支持;通过与海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派遣学生去日本著名的温泉酒店实习研修一年。研修期满归国的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及服务水平和技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就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今后在日语国际化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仍要不断的探索、借鉴、实践,明确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专业和课程,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加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出更多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国际竞争力的日语语言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盛兵.高职院校国际化框架[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2] 赵素波.我国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10.

[3] 王玉香.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5(2).

作者简介:

[1]王纪芹(1981.03-)女,山东临沂人,现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日语专业 教师,职称为讲师

[2]孟祥梅(1976.03-)女,山东棗庄人,现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日语专业 教师 ,职称为副教授

猜你喜欢
日语高职院校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赢在耐心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关于日语中汉语声调最新变化的考察
试析大专日语教学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