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文明��
摘 要: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或疑惑的问题而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造就创新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探讨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36-1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参与教学的信心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欣赏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消除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示个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宽容的态度,提的有深度、有新意的,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让他们分享成功的喜悦;提的简单、偏激的,切不可否定和嘲笑,而应肯定其大胆行为,并就其提问的闪光点给以赞赏。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自尊心,才能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有了这样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独立见解才会层出不穷,问题意识才可能逐步显现。
二、尊重差异,让学生拥有表达的勇气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今课堂,都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权威的超越,欣赏学生具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只要是学生的真切的感受,哪怕是十分幼稚的、肤浅的体会或问题,都要给予积极的肯定,尊重差异,平等对待,保护其自尊心,树立起信心。
下面是初中物理《浮力》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科学家阿基米德吗?谁能说说有关这位科学家与浮力的故事?
生:略。
师:是的,阿基米德认为,正是因为自己的身体将水排开了,他才受到了浮力。因此,阿基米德就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假如你是阿基米德,你会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的哪一个科学量的关系?
生:因为浮力是一种力。所以我选择研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
师:你的想法很好。那么要研究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我们首先要知道两个力分别多大,那我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力多大呢?
生:浮力的大小可用称重法测出。
师:那怎么知道排开液体的重力呢?
生:可以用量筒先测出一定量水的体积,再将物体浸入量筒的水中,计算出量筒读数的增加值,再根据这部分体积计算出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师:能不能用其他的方法来知道排开的水的体积?
生:实验时选用一个形状规则的物体如正方体,先用刻度尺测出其边长,再算出其体积,并在实验时将整个物体都浸没在水中,该物体的体积就是排开水的体积。
生:先将一容器装满水,再将物体浸入其中,并将溢出的水全部收集起来测出体积。
师: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值准确吗?
生:不准确,因为有部分液体要留在容器外壁上。
师:展示并介绍溢水杯。
生:这种仪器设计很有创意!
师:同学们的这些方法都需要根据排开水的体积来计算这部水的重力,有没有更简单简便的方法?
生: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排开的这部分水的重力。
這样的教学,不仅让全班的每一位学生充分理解哪一部分是排开的水,又让学生很好地明白了阿基米德原理,还让学生通过思维的发散知道有多种方法能测算出排开的水的重力更让学生领悟了准确的实验离不开一些设计有创意的仪器设备,还为学生建立起了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体积间的直接关系。因为学生物理学习的差异,那么对问题的见解也是有差异的,甚至有时会是错误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因该尊重这种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有表达自己问题的勇气。
三、指导方法,让学生提高提问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其实是为了“用不着教”。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释疑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情景、疑问、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师生民主合作,让学生的思维不停的激荡、冲撞、裂变、组合,让学生的灵感迸发。同时我们要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跟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为什么学生提不出来有质量的问题呢?分析起来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学生还不懂得质疑的一般方法,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思考问题。因此,就必须交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提问方法:
1.因果法。见到一个现象,要习惯于问一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为什么相等?怎样证明?为什么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
2.比较法。比较统一事物的不同部分,或不同事物、不同现象之间的异同,比较相互矛盾的解释、说法、理论等等,常常能发掘出创新的问题.如讲电路连接方式时,可以让学生这样问:串联和并联有什么区别?
3.反问法。正面的问题,反过来会怎样?由G=mg,可知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如由m=G/g,能说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的重力成正比吗?
4.转化法。某种性质的问题,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吗?如对于一个物理概念或一个定理,可以让学生这样想:为什么这样表述?能否增加或删改一些字词?
我想通过教师的各种教学实际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知道如何去哪儿发现问题,从而发现问题,在懂得发现问题之后如何提出问题,因而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能力,从而学会自己学习。
总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只有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