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香玲
(莱西市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6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于青中年女性,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白带增多且有臭味,具有经期短、经量多、腹部胀大等特点,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继发性贫血、流产、不孕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1]。为探寻治疗子宫肌瘤更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对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该病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7例子宫肌瘤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47例,年龄27~47岁,平均(34.25±8.46)岁;病程2~11个月,平均(6.25±2.73)个月;肌瘤直径3.23~10.12cm,平均(5.21±0.56)cm。对照组40例,年龄28~50岁,平均(34.92±8.78)岁;病程3~11个月,平均(6.12±2.06)个月;肌瘤直径3.20~10.15cm,平均(5.18±0.55)cm。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单独治疗,方法为:于患者经期第1d口服米非司酮(国药准字H20033551,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12mg/次,1次/d,睡前服用,且服用前2h需禁食。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胶囊(国药准字Z20055635,山东步长神州制药有限公司),方法为:于患者患者经期第1d服用,3粒/次,餐后30min口服,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同时比较两组经期时长及月经量。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比较( ±s,cm3)
表1 两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比较( ±s,cm3)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肌瘤体积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147.75±16.42 95.22±26.14ab 60.82±18.57 35.12±13.06ab对照组 146.23±16.12 115.91±25.25a 60.12±18.34 47.02±15.78a组别 子宫体积
治疗后,研究组经期时长(7.65±1.52)d,月经量(197.25±28.36)mL;对照组经期时长(10.24±2.36)d,月经量(238.36±35.45)mL,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的月经时长及月经量亦得到明显改善,表明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取得良好效果。原因分析为:宫瘤消胶囊的主要成份为牡蛎、土鳖虫、白花蛇舌草、莪术、仙鹤草、牡丹皮等,其中,白花蛇舌草可抗炎、抗肿瘤;莪术可清热解毒、化瘀活血;牡蛎则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具有益气、活血之功效[2]。因此,宫瘤消胶囊不仅对患者机体产生行气补血、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还能止痛调经,进而达到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妊娠激素,该药物不具备雌激素、抗雌激素和孕激素活性,患者口服后能够和机体孕酮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有效抑制雌激素活性,进而促使蜕膜组织出血、变性、坏死,这也许就是患者服用米非司酮能够缩小其肌瘤体积的主要原因[3]。因此,以上两种药物联合运用,充分发挥协同效果,最终达到缩小患者肌瘤体积与子宫体积的作用,临床疗效显著提高。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例数的限制,关于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不良反应等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与宫瘤消胶囊联合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缩小患者子宫与肌瘤体积,且患者治疗后的月经时长和月经量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 陈丽英,瘳 月,邓燕春,等.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5,(18):2762-2763.
[2] 郑凤俊.宫瘤消胶囊联合甲睾酮和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3):335-337.
[3] 朱晓兰,李洁明.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胶囊对子宫肌瘤患者细胞因子和性激素水平影响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4):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