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腻、婉转揉成“线”

2017-05-19 14:24蔡小凤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明线暗线数学教学

蔡小凤

【摘要】数学教学有明暗两条线,即数学知识的教学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把握数学的精髓,关注思维状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层层递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豁然开朗的体验。

【关键词】数学教学 明线 暗线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94-02

数学教学有两条线,一条是明线即数学知识的教学,一条是暗线即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而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观念和创新思维的载体,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学。“明线”是做出来的,就是知识目标,课堂必须完成的知识任务,当然是由知识点构成,只要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学生容易达成这些目标。“暗线”是悟出来的,就是需要教师预设而不告知学生与听课老师的一条线,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就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从而当时机到了学生有一种豁然开朗的体验。怎样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完成“暗线”的训练,我在执教《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中,有了点滴体会。

一、关注思维的状态,找准切入点

新数学课程改革将促进学生发展放到了中心位置,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数学基础、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数学的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遵循共同规律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教师必须打破以往按统一模式塑造学生的传统做法,关注每一个(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差异及其成因。

片段1:

师:我们学过了2、5的倍数的特征,你会想到什么?

生:3的倍数有哪些特征?

师:我看到有些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是不是有的同学已经有所了解或者很熟悉了?

一部分学生点头示意。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规律是怎样被发现、探究出来的吗?

原来点头的同学有些迟疑。

师:那今天我们就得请没学过的同学帮帮忙,让我们看看数学家们是怎样思考、解决一个问题的。

师:没学过的同学,你们可太重要了。请大胆的展示你们的想法,帮助大家找到好方法。

师:你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猜想一下3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吗?

这一环节的创设,目的就是使课外学过的同学改变急于显示的心理,将学习重点转移到正确的思维轨迹上,同时提高没有提前学习的同学的思维积极性,使本课的思维训练更完整、更科学。

二、把握思维的冲突, 提高逻辑性

数学课也需要矛盾冲突,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一出精彩的戏。数学课上的矛盾冲突是对人脑的一种良性刺激,这种刺激可激活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建构数学理论;矛盾冲突也可以优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品质,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升华认知。矛盾冲突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推进器。本课中我巧妙利用矛盾冲突实施数学思维训练。

片段2:

师:3的倍数可能有哪些特征呢?

生:个位上是3、6、9。

师:你能根据2、5的倍数的特征进行推想,并丰富了个位上的数的特征,可是有的同学说不可能,为什么?

生:我举个例子,13的个位上是3,可它不是3的倍数。

师:你的例子证明了个位上是3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你还能举个不同的例子证明这句话不准确吗?

生:12是3的倍数,可它的个位上不是3、6、9。

师:我们分别从3的倍数和个位上是3、6、9的数举例子证明了这种猜测不正确。那3的倍数可能有什么特征呢?

生:十位上是……

师:你的声音为什么越来越小了?

生:我的猜想也不正确。

师:你怎么一下子发现这种想法不正确的?

生:因为十位上什么数字都有,而且有的3的倍数根本没有十位。

师:你的思维很敏捷。个位不行,十位也不行,怎么办呢?

生:再看看每一位。

这样在不断的猜测、验证、推翻、再猜测、再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次的“错误”,但却是最宝贵的错误,这些错误中带着孩子们的思考,推动孩子们走出思维的瓶颈,排除不正确的过程就是接近真理的过程。

三、抓住思维的激发,发展延续性

每一个数学知识不是独立的,每一条数学思维也不能是断裂的。思维这条线需要有前因,有经历,有后续,这样才能形成有系统的思维体系。

片段3:

师:迄今为止,我们研究了2、5、3的倍数的特征,你还能想到什么?

生:为什么不研究4的倍数的特征?

生:6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生:7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师:可想而知,我们在数学课堂上的研究只是数学知识中的冰山一角。但这些知识和方法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要素,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探究,如果有发现请及时通知大家,我们会为你骄傲的。

这样顺理成章的迁移,使学生注重了课堂知识技能的掌握,同时拓宽了自己的数学思考,将目光放在宏观的数学世界中,既发展了思维又促进了应用。一节课结束了,一段知识掌握了,但思考并没有停止。

数学知识的教学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去衡量去刻画,但数学思维的培养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样板去模仿。教学中如何依托学习内容完成思维的训练,形成一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暗线”,这需要教者细腻的挖掘,婉转的揉捏,使这条线若隐若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可丝丝入扣,而不能一气呵成;可千头万绪,但不可杂乱无章;可能感觉走投无路,但一定要随之柳暗花明……

猜你喜欢
明线暗线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的“明线”与“暗线”
一元微积分教学之思考
《拯救溺水鱼》中的叙事内容的明线与暗线
《清水洗尘》的网状结构分析
例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的“暗线”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主线”与“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