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提高初一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应用研究

2017-05-18 09:19李悦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3期
关键词:英语阅读能力核心素养

李悦

【摘要】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并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该学习模式对初一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否有效?本文就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总结和反思,做以阐述。

【关键词】PBL 初一年级学生 英语阅读能力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128-02

一、课题提出背景

(一)对于问题学习模式的关注。本人因参与兵团级课题的子课题,从而接触并有所指向的学习了“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模式”,并对该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和教学模式,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并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和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模式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阅读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通过阅读,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基础能力、又从语篇的角度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通过教学模式的引入、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对于培养初中起始年级学生的阅读意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就笔者所处的学校反映出当前初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太少,并且缺乏科学的阅读指导和训练。为解决现状,笔者结合实际,对初一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面进行的研究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目前初一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教学难点。1.大部分教师花费过多的精力在语用层面,而对于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辅导等方面却望而却步,从而无法有效的利用语篇资源;2.学生仅仅只是在阅读上以量取胜,而非语言习得的能力及品质却并没有得到提升。

二、初一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PBL的具体应用

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本地学生英语基础能力,笔者根据Barrows所提出的PBL模式的教学流程,梳理出初一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流程,以供参考。

(一)结合语篇背景创设情境。2011版《新课标》明确提出:“英语课程提倡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将问题融合到真实的语境中,由于问题贴近真实生活,学生能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生活及学习经验,学生面对问题就乐于参与及解决。而学生在解决课堂问题的同时,不仅是解决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帮助他们面对理论知识能迅速且准确地结合生活实际,培养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便于有将文化意识、意志品质融入其中。

(二)钻研教材精心设计PBL的问题。问题是PBL模式的核心,从某种程度上说问题的设置与一堂课的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设置问题时需注意:

首先,所设置的问题须能在一定的语用背景下将生活与所学知识紧密且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对学生的求知心理制造一定的沖突和刺激,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开放性及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能有效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及学习经验,更大限度的拓宽学生的学习思维,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及学生及时有效地对思考过程进行反馈和调整。但具体实施仍受所教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最后,问题设置的难度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即问题设置有难度且难度不处于失控状态,是学生踮踮脚、跳一跳就可以解决的难度,这样的问题难度区间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深入阅读、分析问题。在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之后,引入文本。即阅读环节。该环节笔者是这样处理的。

1.教师提前设置具体文本的相关阅读问题,即结合文字对该文本的理解考察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学语篇。为接下来的自我发现问题、对教师所提问题提出意见、解决问题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做铺垫。

2.学习新的语言点或深度理解文本

(1)学习新的语言点。对新的语言的学习,教师对语言点的提出、运用及练习环节,教师应充分留有时间与学生互动,采用讲解法及讨论法。需强调教师应掌握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时间点——待学生对新的语言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时,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共同练习和巩固。

(2)设置另一类问题,该环节的问题设置注意事项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设置的问题一致,多为开放性问题。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可以结合学生需求及学生能力做一定的辅助策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表征,对语言点进行细化学习、关注语用场景的方方面面等问题。

3.小组合作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笔者采用的是4人一小组,大家群策群力,轮换分工角色。让每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上有所成长。 重视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帮助与评价。此环节虽是学生活动,但教师应注意观察,协调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活动及讨论做好监督和辅导,以维持学生的学习活动。

(四)交流评价。

PBL模式的学习成果以多种形式进行展示,通过对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检查了学生对新知的掌握程度,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弥补了部分同学没有注意到的问题点。另一方面引导和检测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

1.成果展示的形式多样

学习成果展示可以是情景剧表演、问题答案汇报、调查档案、研究报告、海报制作等方式。但由于课时的局限,展示时间也只能控制在5—10分钟,该时间段大约有4-5组展示成果汇报。其余小组的检查只能在对展示组的评价及课下或下节课的复习环节上展示及检查。

2.交流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合作讨论进行评价是极其必要的,有助于防止学生的学习偏离教学目标,同时也在总结评价时,帮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从而强化新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总结评价时将所学内容进行升华,延伸到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的培养。

当然交流评价形式决不拘泥于单一的师评,可拓展为师评与生生互评相配合。

参考文献:

[1]郑秋叶.指导阅读技巧与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2)

[2]王艳红.主题探究 互动发展——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远程教育杂志,2005,(5)

[3]施燕.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习策略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6,(36)

[4]肖建芳.影响英语阅读效率的因素及对策[J].中小学英语教学和研究,1998(3)

[5]张瑞梅.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在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6]宋林.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

[7]格瑞莱特.英语阅读教学,2000

[8]孙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时间:分类与管理[J].课程教学研究,2013(2)

猜你喜欢
英语阅读能力核心素养
立足“三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制约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因素分析及对策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与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