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摘要:语文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这对学生的个性培养意义非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基于语文教学的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三个方面,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个性化 培养方式
个性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所有心理特征,个性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十分难以分析。个性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很大,但同时,后天的教育和培养以及生活环境也是改变人性格的重要因素。所以,学校的教育在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上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个性养成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学生个性的重要时期。
一、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意义
个性就是人在思维与活动中,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人的个性是可塑的,一般情况下人的个性受两个因素影响,即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指的就是遗传因素,如基因、父母的生物遗传素质等;而后天因素指的是社会因素,如成长环境和接受的教育程度等。后天因素对人的个性起决定性作用,人可以通过改变后天因素来塑造和培养自己的个性。在影响人个性的后天因素中,教育是培养人个性的重要途径。小学正是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课又是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个性化培养中的缺陷
(一)教学模式的僵化
当下,小学语文教育通常采用灌输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接受教师的传教内容。灌输式传授课程可以确保教学内容按照大纲要求进行,但却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无法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来解答。灌输式的教学具有较强的标准化和程序化,是对学生个性的一种抹杀。在课堂上,学生很少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对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反思。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
(二)教学评价单一化
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学成果的评价通常用考试成绩来衡量,由此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极大的限制,同时也给学生带了不小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即便素质教育在小学的教学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但考试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这样的应试教育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能重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成绩的驱动下,不能把课堂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交流、理解、逻辑和思维能力,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学生在经过六年的语文教育经历后,只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考试能力,但并没有增强语文综合素养,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三)师生之间缺乏互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往往都缺乏互动与沟通。大多数语文教师只是单一的为学生传授语文教学知识点,学生们也是被動接受老师的讲解。这种情形下,学生们很难得到教师的个性化帮助和培养,教师们也很难得到学生们真实的教学反馈。在传统模式的语文课堂下,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与互动,很难实现学生和老师间的教学相长。当学生们在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情况下,其思维就会形成一种惯性。学生们对于知识点也不再进行思考,只会单纯的死记硬背。学生不能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不能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学生也不能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教育实现学生个性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学生的互动性
实践活动是以掌握活动工具的重要途径,因此,如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单纯的灌输式,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毫无活力,学生的思维很容易被固定。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学生利用手、脑、口进行学习,利用模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逐渐培养学生的个性。
(二)丰富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的授课形式,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利用PPT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充分地利用网络技术,让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和多样化,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除了对课文进行讲解外,还可以鼓励学生上台演讲,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此外,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组讨论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三)完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考试成绩不应该作为评价学生综合成绩的唯一标准,也不能用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片面的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是不能单单动过考试来展现和体现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要从侧重于考试分数的提高,向提升学生语文和综合能力转变。在语文考试试卷中,也可以减少正确答案的题目,增加开放性的试题,引导学生从对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除了改革试卷题目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也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的个性。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深入挖掘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心理。比如,在讲授《跳水》时,对船长的独立思维进行赞扬,鼓励学生向船长学习;利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赞扬《司马光》的逆向思维,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为学生个性化的培养提供形象化的模型,引导学生,从课文着手培养学生的个性化。
(五)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培养学生的个性,就要着手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想要为学生创设轻松的课堂环境,首先考虑为学生提供民主教学,为学生提供师生平等的氛围,让学生的人格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尊重,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自主性的展现和发挥,而并非当学生的个性违反了教师的评价标准时做出调整而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教师应该正确的认识到,引导学生走向成功是教师的职责。此外,教师的教学课堂应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情感交融和交流,而不是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激情,培养学生自主学生的习惯和兴趣,充分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热情。
三、结语
人的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优势,也是人不可或缺的特性。人的个性可以先天受父母的影响,也可以受后天教育的影响。小学作为个性的养成时期,小学语文教育不仅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也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技术,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利用教材逐渐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方式。只有改变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个性,为社会培养具有个性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传侠.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个性培养分析.新课程,2016,(3).
[2]吴乐乐.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研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