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开放性习作教学

2017-05-18 08:00韩志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4期
关键词:开放主体小学语文

韩志梅

摘要:习作是小学生表达感情、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增长语文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和感受的直接方式,是一种生命律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开放性习作的训练,让学生敞开心灵,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主体活则习作活,习作我而精彩。

关键词:开放 主体 小学语文

长期以来,小学习作教学存在主体失落的现象,学生的习作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知和领悟,不是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的真实表述,不是自己“喜、怒、哀、乐”的写生,而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作,为考试而作。在习作课上,学生受到文体、命题、立意、章法、技巧等方面的层层捆绑,受到过多的形式约束,条条框框的滞固,使学生畏惧习作,厌倦习作,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本质上说,习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和感受的直接方式,是一种生命律动,是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学生通过习作观察,体验,反馈、调节,了解社会生活、了解自己的个性情感和心理需要,给自己的成长塑造出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显现一种生命状态。如果在习作中找不到主体的人,再华丽的语言最多只是一种符号集,美丽的外壳包装下,没有人的发展的实质内容,这不仅对学生的发展不利,还会造成一种“发展”的假象,学生习得伪善,甚至可能导致教育异化,这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习作教学必须“以人为本”,实施主体开放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习作教学使学生回归真我,让学生的精神生命焕发光彩。因此,教师有责任释放学生的心灵,回归真我,我手写我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写作潜能,开拓视野,找回写作的乐趣。

实施习作主体开放,就是要落实“二要”“六解放”。

一、实施主体开放的“二要”

二要就是在习作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要为我而“作”,要独立、自主,要有所“发现”。

1.要为我而“作”。实现习作主体的开放,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习作是表现“真我”的需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训练,应该为我而写,不是为教师、家长而写,是“真我”心灵的自然释放,情感的自然倾泻,是自我生活的需要和享受,而不是完成任务或应付考试的一种技巧。就是说要解决“为谁写,为什么写”的问题。在实践中,不简单地“命令”、要求学生为习作而观察,为写而写。教学的主要兴奋点是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感悟,感觉到自我在不断地与自然、社会环境、真我(原我)交换着信息,在交换中产生冲动,因冲动而表达,我手写我心,心随我动,我随心动,写就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展现。教学是交互式的,互动式的,而不是单向式的。通过让学生在习作中强烈的“为我”意识,驱动主体“想写”,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和兴趣。这是张扬个性,使学生生命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健康发展的前提。

2.要独立、自主。习作是学生独立自主的个性化“创作”过程。首先,要让学生独立写作,自主写作,保护学生的主观意识,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学会欣赏学生的多元个性,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先放后收,首先让学生“敢写”,培养独立性,这是张扬学生主体性,实现主体开放的基础。其次,才是写好的要求。遵循由敢写到会写的进程,落实习作训练。我认为,质量是建立在一定数量基础之上的,学生习作经历一个由量變到质变的过程。虽然,写作是要有一定技术和技巧的,习作教学一定要有技术指导,但不能使习作教学“技术化”。教师不简单地当学生习作的“判官”,在技术层面上形成“标准答案”,过多、过细地用“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限定、干涉、“规范”“指导”学生,而是要见人见文,眼中有人,心中有谱,习作的“技术指导”应融会贯通在学生“做人”的引导中,润物细无声,“做人”与作文统一,实现人文共进。

二、实施主体开放的“六解放”

实现主体开放,就要实现对学生主体全方位的“解放”。即:解放学生的眼睛;解放学生的耳朵;解放学生的嘴巴;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双脚;解放学生的头脑。

1.解放学生的眼睛(眼观六路)。解放学生的眼睛,把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结合起来,让学生充分地去阅读、去观察,眼观六路,用慧眼去摄取生活中丰富多姿的表象和事物。培养学生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观察事物,解决习作素材的来源,抓住事物的本质,为个性化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2.解放学生的耳朵(耳听八方)。解放学生的耳朵,把习作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起来,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去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去聆听社会万象,耳听八方,搜集信息,洞察生活之美妙。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生活的习惯,在点滴的感悟积累中丰富习作素材。

3.解放学生的嘴巴(说自己想说的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解放学生的嘴巴,学会欣赏童言无忌。把习作教学与口语交际、实践汇报活动整合起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学生走进鲜活、展示生动的生活,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大胆地说,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我口述我心,毫无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尽兴的说中习得交际的文明,尽情抒发,尽兴表述,在尽情的抒发与表述中习得丰富的表述,在实践中发展。口语与书面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4.解放学生的双手(做自己想做的事,写自己想写的话)。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放开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客观存在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深刻。美国教育家杜威有句名言:“让学生从做中学”。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社区服务、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放开他的双手,让学生用手去制作、去实验、去创造、去体会、去感受,让真情流动起来、让实感丰富起来,让思维和想象活跃起来,为学生无拘无束地把真情实感和事实想象尽情抒写出来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动地和自由地勾画天宇和心宇的五彩斑斓。同时,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分类积累,把阅读与日常的积累结合起来,养成好的读书积累习惯。

5.解放学生的双脚(走向自然,走进实践、走入生活)。解放学生的双脚,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打破习作教学只在课堂中上,由教师讲,学生学的传统,让学生在课堂里充分活动,并步出课堂,步出繁重而单调的题海禁锢空间,走进社会、走入多彩广阔的生活,走入美丽的大自然,亲历探究和发现,激起内心的情感波澜,抒写真我的心迹。

6.解放学生的大脑(学会构思、学会想象)。解放学生的大脑,学思结合,学用结合,边学边思,在用中思。引导学生充分地感知、领悟,大胆地想象,并打破思维的定势,学会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引导学会“伏下来想想”“眼睛闭起来想想”“养成静思”“独思”“创思”的良好习惯。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个性的声音,欣赏学生的“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大想象的跨度,不设思想雷区,打破思想禁区,使学生习作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养成好的反思习惯,习作写完后,要认真反思自己的习作过程、习作结果,学会推敲。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开放性习作教学,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习作中表述自己真实的情感和认知,从而获得知识,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开放主体小学语文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