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琮哲+何凤霞+白婕妤+刘园园
摘要: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主要以培养掌握一定专业技能的职能型人才为目标。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资料,探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管理研究,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125-01
近年来教育部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越来越清晰。笔者研究了当下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及结合相关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管理的几点建议,即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完善双导师队伍建设和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
一、大力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为了应对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挑战,党和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指导思想。就业和创业是解决当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两个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对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指导。在接下来本文将从就业和创业两方面来进行相关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来促进相关工作的进行。
就业是解决学生就业难最为传统的方式,在这方面相关院校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包括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加强校企合作等。这种方式在过去的几十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极大促进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但是在当下新的经济环境下,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挑战,高校的扩招使得企业更加注重从本专科院校招聘员工,主要的因素在于高职院校专业的不对口。在过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味贪全,忽视了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和企业的需求,造成专业和企业需求不对口现象。所以,为应对挑战高职院校应该加大专业设置的改革,将学科办和就业办结合进行联合办公。就业办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再将这些需求反映给学科办进行相应的专业调整和设置。最终使得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符合当地企业的需求,增加企业的满意度和学生就业率。
创业是应对当下就业难的另一个主要途径,而且相对来说,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果,相对单纯的就业来说效果更加的显著。创业高回报但也高风险,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我国创业的成功率不足5%,对于初出茅庐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创业只会更加的艰难,这就需要学校给予相关的教育指导,来增加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这方面,学校可以借鉴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模式,建立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帮扶和指导。同时仅仅建立创业服务中心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可以开设相关的创业课程,当学生入学的时候就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使得学生可以有三年的创业缓冲及实践期,这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创业失败的概率。
二、努力完善双导师队伍建设
双导师模式开始于研究生教育,主要在专业型硕士领域进行,这一模式相对较为成熟,可以进一步推广到高职教育管理当中。双导师即一个学校的理论导师和一个企业的实践导师,二者结合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的双模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在过去的研究生教育当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得到了相关企业和单位的认可,极大地促进了研究生的就业。高职院校的双导师教育模式可以借鉴相关的成熟经验,在校内的导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而学校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资深专家为实践导师,对学生进行实践工作的指导。最终使得学生具备完善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且由于实践导师的指导,学生更加了解相关企业的工作,进而增加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率和企业的满意度。
三、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
激励制度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就业几率。在过去由于高职院校激励制度不完善,教师缺乏积极性,教学点到为止,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学生的利益,同时也使得学生毕业就业成为难题。根据和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励的因素可以分为保障性因素和激励因素,保障性因素可以使得员工不会对企业产生不满,但不会有明显的激励作用。而激励因素则可以极大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过去高职院校对教师的激励主要集中在保障因素上,这就使得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难以被调动起来,教学成果不够理想。
激励因素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主要包括金钱物品等,精神激励则包括公平激励和关怀激励等。在高职院校当中,教师物质生活普遍较好,因此精神激励成为关键。在这方面由于部分高职院校规章制度不完善,导致在升职用人上不够透明,甚至出现钱权交易。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损害了公平性,进而降低了高职院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从规章制度抓起,完善相关的升职用人制度,使得相关工作透明化并建立“阳光”监督制度。这样可以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进而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率,最终使得学生更加有效地获取知识,满足社会、企业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率。
四、结语
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就业导向型高职教育模式的完善,有助于促进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本文主要从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完善雙导师队伍建设和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制度三个方面,论述了促进就业导向型高职教育模式发展的策略,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为相关企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