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可+李驷洋
摘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多种模式与路径,本文旨在以志愿者活动为着力点,探索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与践行。
关键词:志愿服务 核心价值观 培育 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5-0001-02
心理学意义上的价值观念具有知、情、意、行四方面的特征。一个人赋予某一社会规范以价值,一是必须对它有一定的了解,甚至需要经过审慎的考虑;二是必须对它有一种满意感,在情感上产生了赞成或肯定的态度;三是应该在行动上愿意受其指导,且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反复践履。因此,核心价值观与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是有机结合的。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一)志愿服务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
志愿者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它的精神能够引领和凝聚青年的思想和力量,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辐射带动更多人身体力行的践行公益,传递正能量,助推志愿服务工作的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阐述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而志愿者活动体现的精神和倡导的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价值观提出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和目标导向,是志愿者活动的行动指引和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致性。
(二)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实施、活动的开展、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教育载体。教育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从发展逻辑上看,实践才是价值和价值观生成的源泉。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充分发挥实践的作用是增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需要科学严谨的理论知识,更需要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探求、在活动中感知,不断形成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志愿服务活动是帮助青年学生架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是青年学生实现个人追求、创造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使学生在活动中逐步提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特别是情感认同。因此,志愿服务活动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三)志愿服务活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志愿服务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一种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精神,本着帮助他人与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求私利和报酬的社会理念。目前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以公益慈善类、社会建设类、政策志愿服务等为主。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展现了大学生们热爱祖国、奉献社会、关心他人、扶助弱者、追求理想、倡导新的时代风气、创造美好未来的良好愿望。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接触了社会,了解国情和民情,培育爱国、爱人民、爱社会的理想信念,激发社会责任感,确立为祖国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人生目标。实践证明,长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其思想觉悟得到极大的提高,在大学生群体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对其他大学生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弘扬志愿精神,就是在传播和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起来。
二、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现实问题
志愿服务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对志愿服务管理不成熟,严重削弱了志愿服务在培育与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性。
(一)对志愿服务活动认知模糊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一些高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夠,并没有将志愿服务活动当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去推进,而是当做共青团的学生活动去开展,特别是在开展活动期间,高校和志愿服务团队往往注重形式,轻视内容,注重场面,轻视效果。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来看,许多青年学生仅仅是“参与”与“体验”一次志愿者活动,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地“走过场”,并没有持续、深入地开展并参与到活动当中,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模糊认知导致几乎很少的学生能够坚持参加志愿者活动。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缺少指导,创新性不强,未能完全发挥作用
志愿服务活动类别相对较少,活动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性。许多高校的志愿者活动并没有专职教师去指导,缺乏对活动的整体设计与思考,存在志愿者活动与学习工作冲突、团队的协作能力不强等状况,导致志愿者活动整体服务水平不够高。个别人在参加志愿活动时大多以自身利益为考量,而非基于志愿精神的因素,志愿活动的项目类型也大多局限于与自身相关的服务活动,这些都使得志愿服务跟风化、形式化、一阵风化趋势明显,这种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浓厚的短期的现实存在显然与志愿精神相背离,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制尚未健全
随着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暴露出许多志愿服务组织机制的问题。青年志愿者团队缺乏稳定性、缺乏经费来源、缺少保障机制、缺少系统的培训、情感交流不够多、成员流动性比较强、激励制度不明显等,已经成为制约志愿服务组织推进核心价值观长足发展的问题。
(1)志愿组织管理模式的行政化。对于这一管理模式,并不排除其声势大、吸引力强、步调一致等优点,但其不利于培育大学生调查研究的科学精神,在某些程度上扼杀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这样的活动也就很难使志愿服务的价值蕴含内化为他们的意识认知和心理动机,而导致知行不一的现实困境。
(2)志愿者法律保障的模糊化。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具有风险性的存在,在必要时也需要法律的救济。如若志愿者遭遇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抑或不公正待遇等情形,志愿者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受到冲击,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亦会受到阻碍。
三、以志愿服务活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一)积极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内心,增强认同感
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手段,在高校内积极宣传志愿者活动的内涵和志愿精神,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让教师了解志愿者活动,了解志愿服务工作,将志愿服务活动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效果。在开展育人的过程中,注意避免空洞的说教方式,只有青年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才能真正地自觉行动,注重在教学和活动中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激发起广大学生的情感认同感、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在助推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增强保障,促进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提升核心价值观,培养贡献度
不断加强志愿者组织建设,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志愿者活动的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志愿者的精神和价值的引领,并逐步探索并构建一套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第一,加强学生志愿者团队干部建设,依托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等志愿者骨干,吸纳更多热衷公益、愿意为公益事业付出精力的广大普通同学,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努力打造一批思想上进、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志愿服务团队,为提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贡献力量。第二,健全志愿者的组织框架以及规章制度,通过逐步完善奖励、激励、评价、考核制度等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保持志愿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并注重搭建志愿者互动交流平台,增强志愿者成员间特殊的情感纽带,形成强烈的归属感,为志愿活动持续、深入地开展提供保障。
(三)推进创新,以项目化方式开展志愿者活动,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有效途径
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科学化工作水平,创新思路,开阔领域,不断拓宽志愿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逐步实施规范化管理,通过项目化运作推进志愿者活动。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即面对全校同学征集志愿者活动的新思路、新举措;“自上而下”即对征集的项目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增加志愿者活动的吸引力与凝聚力。同时,通过项目申报、立项、实施、总结等程序,打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的有效途径,将工作落到实处。
(四)搭建志愿者活动平台,有效指导对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充分发挥志愿者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积极搭建志愿者活动平台,依托学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公益类社团组织等,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科技支农、环境保护等不同类别的志愿服务活动,并聘请教师指导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提升活动层次与效果。同时,注重将志愿服务工作与专业相结合,把青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抽象知识转化成具体的行为指导,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服务和奉献社会。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中国梦·环保行”志愿服务团队帮助小绥河村民解决废弃秸秆资源的使用问题,在充分利用秸秆资源的同时克服碳排放污染,为农村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电气专业志愿服务实践团队将学生研发的科研作品智能路灯系统应用于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村路灯照明问题、安全用电问题,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有效支持了节能减排工作,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志愿者活动平台,将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社会建设的需要和青年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志强等.近五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述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8).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