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想象的翅膀

2017-05-16 15:11卯国升陈甜
科学与财富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教学

卯国升+陈甜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上的教育,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1]。学生的成绩已不再是关注的重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才是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语文的教学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现语文高效课堂的建立。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小学生小学语文: 教学

學生是教学的主体,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重视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国家发展的动力之一源自于创新,创新可以增强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使国家处于不败之地。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可塑性较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小学生思维的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之前应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

(一)思维还未定型,喜欢新鲜的事物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没有定型,对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求知欲较强,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有关调查研究指明,小学一到三年级的学生对课本知识兴趣不高,喜欢课本以外的内容,从四年级开始,学生的思维开始发生转变,对新鲜和复杂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方式,阅读不仅限于课本阅读,对课外读物的兴趣更大。一到三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性的知识不感兴趣,三年级之后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开始喜欢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就当前小学整个思维发展情况而言,在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兴趣,当他们有了兴趣才会对知识进行主动积累,而小学生受到兴趣的影响,也不断提高了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习动力,学习质量与学习进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二)灵感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

笔者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若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回答创造性较为丰富,则说明学生处在一个相对活跃的思维状态下,拥有丰富的灵感。按照相关实验证明,小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记忆力的强度和注意力的集中度均是其灵感的主要来源[3]。

二、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激发学生创造性

学生往往受到教师较大的影响,若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师自己身上均无从体现,那么又如何将其教于学生,对他们进行启发、培养呢?当前,素质教育正深入推展,新时期的教育早已不需要那些传统的、呆板的教师,转变观念是这些教师所必须要做的。教师只有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创新思维的人,并拥有足够的想象力,方可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具体而言需做到以下几点:

(二)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创造力

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若要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一定要让学生掌握课堂,而这一点在新课程中也有明确指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滔滔不绝的讲,而这种方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必定是呆板的,这也不符合我们的新课程理念。所以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充分的主动权,让他们展开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如此他们才能利用多种方法将问题解决,而他们在解决的问题的过程中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也就得到了培养。

(三)营造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保障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便是良好的课堂气氛。而这一点就体现在师生在一节课中共同参与到学习中来,体现在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机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以感染学生,减轻甚至消除学生的学习压力,将其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教师还要做到定位正确,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让其自主解决,进而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培养。

三、养成质疑的习惯并提高质疑水平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当中,应该养成质疑的习惯,对一些结果运用逆向的思维进行思考,并将自己的见解提出来[4]。在对小学生质疑习惯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将自身的问题进行改正和完善。为了避免学生提的问题与语文教材的特点和教材的内容不着边际,教师应该给予学生一些引导,让学生在找问题的时候从文章的语言因素、篇章结构、表达形式、思想感情等方面去寻找问题。例如,在教学《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如果你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一些同学会说:“向别人求助,还有些同学会说:“打110”,这时候就有学生提出野外电话是没有信号也很难遇到人的……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将自己的讲解发表出来,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这时候老师就可以站在学生的角度,告诉学生这位同学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并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教师在对语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不赞同的意见要敢于提出反驳并给出意见。学生只有在质疑的过程中才能积极的探索,从而才能更好的培养创造性思维。

四、创设合作机会探究

教学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语文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正确的看待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合作探究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并就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向上的精神得到充分的激发。例如,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一课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讨论如果世界上没有灰尘会是怎样的情景,在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讨论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思路可以更好的被打开,让学生在进行想象的过程中使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同时,学生对于写作文时最困难的就是对作文材料的运用,其实作文的材料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大小事之中,只是学生缺乏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时候,教师也可以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更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但是,教师进行合作探究的创设时,要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之上,不能够放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其次,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教材,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当中。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为学生学习其它学科以及对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琪,王学男.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4,12:54-55.

[2]钟廷友.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2012,20:44.

[3]姜龙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 新丝路(下旬),2015,11:68+73.

[4]郭义荣.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4:58-59.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