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核心素养,提升解题能力

2017-05-14 14:12叶俊海
新课程·中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叶俊海

摘 要:高三很多学生抱怨,全国卷选择题看不懂、做不对,不知如何入手;还有就是所学知识好像不考,课堂上所学内容跟高考联系不上……明明知识点都懂,但是考试时就分不清方向,抓不住考点。针对此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解题能力,时空观念;历史理解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考题太难,还是我们的教学方向出现了偏离?通过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的各省成绩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历史选择题高低差距超过了十多分。也就是说单单选择题的差距就占了四分之一左右。作为刚实施全国卷考试的省份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缩小各省间的差距成为教学教研中的当务之急。

统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试题,各个学科、各套试题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就历史学科而言,对核心素养的考查比较隐性。大多数题不只是考查某个单一的核心素养,而是综合考查多个核心素养。

自从新课标实行后,高中历史各种版本教材相较以前的版本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间跨度大,时间线索不明显,专题性较强。这使得学生的头脑当中不能形成一条清晰的时空线索。更有甚者,一年过去了,对我们华夏文明、历史事实的先后顺序一头雾水。为什么会这样呢?有的老师说:新课程对时空观念的弱化,导致教学当中对时空线索的不注重,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在全国卷中发现不了问题,不能联系时空观念,自然也就解决不了问题。

从全国卷高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题都离不开时空线索。如果在平时教学中不注重时空观的培养,学生是很难在考试中找到突破口的。所以,进入高三后,有心的教师一定会准备一份详细的大事年表,并且要求学生在一个月内非常熟悉,并进行纵向、横向时空知识比较。只有时空观念过关,才能找到解题

之门。

什么是时空观念呢?历史的时空观念是指历史时序观念和历史地理观念。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实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历史学科的知识是建构在历史时空基础上的,对历史的认识必须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出发。

例如.(2014年海南卷18题)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国民大革命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从莫斯科或从西欧回来”“轻视理论”“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等信息说明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故B项正确;A说法错误,当时中共革命目标比较明确;由于对中国革命性质搞不清,所以没有“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故C项错误;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说明还没有克服教条主义倾向,故D项

错误。

从以上表格也可以看出:历史理解是核心素养的重点考核之一。所谓历史理解,是指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今人要对历史有正确的认识,需要从历史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和理解过去的事物。对历史事件的发生、进程、结果及性质、影响等,对历史人物的言行、贡献、历史地位等,对历史现象的出现、状态、波及、后果等的认识,都需要将其放在历史的条件中进行具体的考察。只有设身处地、尽可能符合历史实际地对史实加以理解,只有从历史发展的视野中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才能对历史作出正确、客观、辩证的认识。

如Ⅰ卷选择题考查了儒学、宋明中央集权、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英国的君主立宪制、马歇尔计划;Ⅱ卷的古代文字、科举制、列强侵略、一五计划、工业革命的影响,对这些知识,多从背景、影响、知识拓展等角度进行深度考查。主观题涉及的明清经济、启蒙思想、近代中国经济也都是学生所熟知的主体知识。

综上所述,在当前情况下,要学好历史,适应全国卷,就必须在平时教学当中注重学科素养的培养,只有注重了学科素养,学生才知道考什么,只有扎实了学科素养,学生才知道怎么考!

参考文献:

[1]赵珊珊.“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学生历史解题能力的实质提升离不开语文素养的提升[J].中学教学参考,2012.

[2]范孝珍.高三歷史复习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解题能力核心素养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浅谈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