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棘”

2017-05-13 02:49邵则遂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古音丛生荆棘

王 欢,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释“棘”

王 欢,邵则遂

(中南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棘”是楚方言词,其本意为丛生的小枣树。随着历史的发展,“棘”的义项逐渐增多,意义范围也有所增大。结合古汉语文献,试图探寻出“棘”的词义发展演变,并考察其现代运用及分布状况。

棘;本义;演变;分布

一、“棘”的本义探源

许慎《说文解字》曰:“棘,小枣丛生者,从并朿,已力切。”由此可见,“棘”为一个会意字,其本义为丛生的小枣树。“朿”是“刺”的本字,两“朿”并排表棘树多刺,是矮小而成丛莽的灌木。[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小枣丛生者。此言小枣则上文谓常枣可知。小枣树丛生,今亦随在有之,未成则为棘而不实,已成则为枣。[2]《魏风》:‘园有棘,其实之食。’《唐风》:‘肃肃鸨翼,集于苞棘。’《小雅》:‘有捄棘匕。’《毛传》曰:‘棘,枣也。此谓统言不别也。’《邶风》:‘吹彼棘心,吹彼棘薪。’《左传》:除翦其荆棘。此则主谓未成者。古多假‘棘’为‘亟’字,如‘棘人栾栾兮’、‘我是用棘’、‘匪棘其欲’皆是。棘亟同音,皆谓急也。从并朿。棘庳于枣而朿尤多,故从并朿会意。”《诗诂》亦有:“棘如糟而多刺,木坚,色赤,丛生,人多以为藩。岁久无刺,亦能高大如枣。木色白者为白棘,实酸者为樲棘,亦名酸枣。”《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十四):“戊午,景遣卫尉卿彭隽等帅兵入殿,废帝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悉撤内外侍卫,使突骑左右守之,墙垣悉布枳棘。”胡三省注:“枳,似橘而多刺;棘,似枣而多刺。帅,读曰率。骑,奇寄翻。枳,诸氏翻。”《方言音释》:“茦,古音读多,为刺之异文。俗语谓针刺人为多……壮为伤之同声假借,伤古音读泥养切,今俗谓刺谓囊(读上声),囊即伤之古音,壮茦双声……棘为多刺之名,古音读戈,字亦做枳,《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其木多刺,故字作棘。”

“棘”亦多见于出土文献之中,《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李颂》第一简:“木斯(獨)生,秦朸之可(兮)。”[3]此两句表明桐树纵使生长在榛、棘等雜木之中,却仍然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李松儒注:“‘朸’读为‘棘’。朸,音力,《說文》:‘木之理也’”。清华简《程寤》将“棘”作“棶”,且认为:“棶、朸双声、对转叠韵,均棘之假借,《說文》:‘棘,小棗之丛生者’,与榛均丛生之灌木。榛、棘這裡都指不材的杂木。閒,原字從門從外,據《說文》乃“閒”之古文。”《诗·小雅·斯干》“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君子攸跻。”陆德明《释文》:“棘,《韩诗》作朸。”不仅如此,马王堆汉墓帛书《老子》甲本亦有“棘”出现:“师之所居,楚棘(朸)生之。”整理小组注:“‘楚朸生之’,通行本作‘荆棘’生焉,荆、楚义同,棘、朸音近。乙本作‘□棘生之’。”该文本所现“楚朸”与其余版本“荆棘”之称呼均有所不同。那么为何“荆棘”在帛书中被称为“楚棘”?《谷梁传·庄公十年》载:“荆者楚也。何以谓之荆,狄之也。”楚国称“楚”、“荆”、“楚荆”、“荆楚”,楚人自称为“楚”,极少自称“荆”,而含有敌意的才称为“荆”。故据《左传》记载:除桓公二年一称为楚外,其余如庄十年、十四年、二十三年、二十八年《春秋经》皆称为“荆”,到僖元年以下经文才称“楚”,由此可见,“荆棘”和“楚棘”还是有一定区别。扬雄早在《方言》中就有记载,将江湘之间区域表示“草木刺人”称为“棘”。而古楚最强盛时期涉及至永、潭、全、桂、邵等24州、及武平、武安等5个节镇,江湘之间自然为楚地,所以,“棘”在表示“有芒刺的草木”时为楚语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楚方言的“棘”也见于其他文献典籍中,如扬雄《羽猎赋》:“斩丛棘,夷野草。”《墨子·非攻下》:“沓至乎商王纣天不序其德,祀用失时。兼夜中,十日雨土于薄,九鼎迁止,妇妖宵出,有鬼宵吟,有女为男,天雨肉,棘生乎国道,王兄自纵也。”

“刺”字的读音

王粲《从军诗》:“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老子》一书多用楚方言,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李颂》为楚辞体作品,而两文都使用了“棘”,这也很好的证明了“棘”为楚方言词。

综上所述,“棘”最早出现于雅言之中,其含义表示“丛生的小枣树”,而泛指“有芒刺的草木”时应为楚方言。

二、“棘”的词义研究

由于“棘”有“刺”之义,故古人还将其比喻为“艰难”。《虞书·舜典》注:“迁于房陵,周王流彘,楚帝徙郴,语其艰棘。”在这里,“艰棘”即为“艰难”。除此之外,明何景明《封孺人墓志铭》:“及张氏中窘,夫人相张公集其家,至躬勤苦事,拮据鞠棘,亡有怨意。”清华简《程寤》(简1-4):“惟王元祀正月既生霸,大姒梦见廷唯棘,廼小子发取周廷梓树厥间,化为松柏棫柞。”袁莹先生认为,棘相对于松、柏而言,地位不如松、柏高大,是平凡之人,而松、柏则是贤人君子。且《简7+6》:“惟容(欲)納棘”均为如此。

“棘”除了作为名词以外,还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刺、戳”。黄庭坚《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我为直兮棘余趾,我为曲兮不如其已。”宋岳柯《桯史·龙见赦书》:“亶大怒,亟召钧至,诘其说,未及对,以手剑剺其口,棘而醢之,竟不知译之为愚为奸也。其年亶弑,亮于登宝位赦,暴其恶而及此。”林纾《清中宪大夫揭阳姚公墓志铭》:“梓方秉其家训,所为文章,往往棘于有司之目,恒不得售。”

“棘”作为人名或者地名在古代亦较常见,笔者通过《汉籍全文检索系统》,现一一列出,以供说明:棘(春秋鲁国的都城,在今山东省肥城县南;春秋楚国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县南。)、垂棘(古地名。春秋晋地,以出美玉著称,确址无考。《左传》僖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大棘(一名棘壁,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史记·梁孝王世家》:“吴楚先击梁棘壁”。索隐:“《左传》宋华元战于大棘,杜预云在襄邑东南,差即棘壁也。”)、赤棘(晋地,所在不详。)、曲棘(《商丘地区地名荟萃·历史地名·民权县》“曲棘”:古地名,亦称曲棘里。在今民权县西北16公里,内黄集至野鸡岗一带。春秋为宋国别都。”)、棘蒲邑(战国魏地,在今河北魏县南。《史记·赵世家》敬侯六年:“借兵于楚伐魏,取棘蒲”。)、棘闱(春秋楚棘邑之门,后指古代考试场所。)、夏棘(人名)、棘津(古代黄河津渡名。地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相传周文王师姜尚(吕尚)未遇时曾卖食于此。《左传·昭公十七年》:“九月丁卯, 晋荀吴帅师涉自棘津 。”)、棘子成(人名)、黄棘(古地名。周谢国地,战国属楚。在今河南新野东北。)、棘阳(古县名,西汉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置县。因位于棘水(今南阳溧河)以东故名,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野县东部偏北十余公里的前高庙乡张楼村。)、棘乐敬侯调(人名)、平棘(平棘县,西汉初置县,治所在今河北赵县城南1.5公里固城村。)、棘乐(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八月壬子,封楚元王子刘调为棘乐侯,置棘乐侯国。棘乐侯国国都在今河南永城附近。)、棘水(今河南新野境内,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叫溧河,历史上称棘水。战国时期,棘水是楚国和秦国的界河,河东属楚,河西属秦。)、棘原(暂未定论,辛德勇先生认为:“东临黄河,北近洹水,同时也在漳河以南”)。

三、“棘”的现代运用及其分布

自古至今,“棘”的词义演变脉络都较为清晰。直至今日,“棘”仍然广泛运用于文学作品和日常口语之中。在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以“荆棘”、“棘手”等比喻“艰难重重”最为常见。方言之中,作者查阅了李荣先生主编的[4]《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和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的[5]《汉语方言大词典》,其情况如下:

分布地区用例含义牟平棘子野生的带刺小灌木上海棘子墙郊区农村有的人家用成排荆棘围成的院墙广东广州棘手事情难办;扎手湖南娄底棘柏树树干上有棘的柏树江苏徐州棘刺子荆棘,泛指带刺的小灌木湖南娄底棘蓬荆棘湖南娄底棘蕻子①一种带棘的草本植物的茎,味甜可食。②比喻聪明俊秀、活泼可爱的小孩。湖南娄底棘蓬路布满荆棘的山间小路萍乡棘栎树栎子树湖南娄底棘糖一种野生的藤蔓植物,其表皮有很多短而细的刺。

除此之外,笔者还搜罗了一些关于“棘”的词语:沙棘、棘棘、棘人、棘匕、棘土、棘下、棘下生、棘木之下、棘木之听、棘户、棘心、棘正、棘田、棘正、棘矢、棘句、棘皮动物、棘寺、棘地、棘地荆天、棘列、棘竹、棘丞、棘竹、棘林、棘门、棘门军、棘垣、棘科、棘盆、棘枳、棘茨、棘庭、棘津、棘院、棘矜、棘柴、棘径、棘针、棘卿、棘轴、棘枣、棘喉、棘围、棘钩、棘猴、棘楚、棘槐、棘突、棘署、棘蔓、棘端、棘实、棘箭、棘薪、棘环、棘墙、棘兰、棘藩、棘丛、棘霸、棘篱、棘慢波、棘洪滩(山东青岛)、棘刘村(山东)、东棘坨镇(天津)、棘梁山(山东泰安)。

《方言音释》:“茦,古音读多,为刺之异文。俗语谓针刺人为多……壮为伤之同声假借,伤古音读泥养切,今俗谓刺谓囊(读上声),囊即伤之古音,壮茦双声……棘为多刺之名,古音读戈,字亦做枳,《考工记》:‘橘逾淮而北为枳’,其木多刺,故字作棘。这种用法在现如今仍然可见,例如在今天的湖北地区仍然将草木“刺人”谓“毒人”,此“毒人”即应为“多人”,在今天的武汉、天门等地均称作“棘人”。

如今的“棘”相比于最初的“酸枣树”而言,其意义已经大相径庭。然而,其楚方言中“有芒刺的草木”之义在今日的方言中仍然清晰可见。对于“棘”来讲,从最初的“酸枣树”、 “有芒刺的草木”,到后来的“戳”以及“艰难重重”的比喻,其义项逐渐增多,而意义范围也有所增大。从“棘”的现代分布来看,其仍然出现于江苏、湖南、湖北等古楚方言区,这也更好地证明了“棘”为楚方言词。

[1]许慎.说文解字.(大徐本) [M].北京:中华书局,1963:1269.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1120.

[3]马承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第一简.

[4]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330.

[5]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2131.

责任编辑 张吉兵

H109.2

A

1003-8078(2017)02-0073-03

2016-11-29

10.3969/j.issn.1003-8078.2017.02.18

王欢(1993-),女,湖北荆州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邵则遂(1958-),男,湖北天门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BYY079。

猜你喜欢
古音丛生荆棘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十五岁的掌声与荆棘
天梁河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荆棘遍野,幸而你我正当少年
春色
光热荆棘难破
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