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青青+周先进
摘 要 教师作为职业院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专业素质的培养、发展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卓越教师是指具备超出一般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且不断追求完善的优秀教师,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具有发展性、稳定性、示范性等特征。调查分析发现,当前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和与专业相关的道德性素质。
关键词 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4-0035-04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以来,部分高校开展了关于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和卓越律师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工作。教师作为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鉴于此,本文就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要素进行探讨。
一、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卓越?卓越就是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与提升的状态与动态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卓越教师只是对高水平优秀教师的一种预期,很难给卓越教师一个明确的界定和能够具体量化的标准,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柔性或者说程度性的定性描述[1]。简单地说,卓越教师是指具备超出一般教师的专业素质并且不断追求完善的优秀教师。
而专业则是指区别于一般职业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门职业[2]。教师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得到了确认。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教师被定义为“专家、技术人员和有关工作者”。1993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第三条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995年、2000年,我国分别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和《〈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都明确了通过资格认定获取教师专业职位的方式。这一系列法律条例的颁布意味着在世界范围内,教师的专业地位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肯定和保障。另据有关学者研究,教师所具有的专业特殊性,表明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作为专门人才,必然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按照顾明远的观点,“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坍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3]。
教师作为一种专业,需要从教教师具备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专门职业对从业人员的整体要求”[4]。“‘教师素质与‘教师专业素质不等同,‘教师素质是指教师所应具备的所有素质,体现的是对理想教师形象的追求,突出‘全面性、理想性。而‘教师专业素质是指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成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素质,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标志性”[5]。卓越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领头羊”,相较于一般教师而言,拥有更为卓越、鲜明、个性化的素质结构。教师素质、教师专业素质、卓越教师专业素质三者是由“博”到“专”、由“一般”到“特殊”的关系,三者之间不冲突、有重复,但又不完全等同。具体而言,教师素质应从“教书、育人”出发,囊括所有与此二者相关的素质。而教师专业素质,不同学者通过不同的方式得出不一样的结论。叶澜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结构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6]。教育部师范司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7]。孟萬金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理念、专业智能、专业情怀、专业规范[8]。谢安邦、朱宇波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文化修养、能力结构和身心素质[9]。王卓、杨建云认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包括: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专业能力和教育专业精神[10]。虽然各学者对教师专业素质看法不尽相同,但又具有相通性。笔者归纳既往研究,将教师专业素质大体上归结为知识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品德性素质等。据此,笔者认为,卓越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深化,其特征是优秀区别于普通、卓越区别于一般的专业特征之和。
职业院校卓越教师除具备卓越教师普遍具有的专业素质外,还有其内在的、特殊的专业素质结构,就是卓越的专业技术技能、卓越的实训实践能力、卓越的职业规整能力、卓越的行业合作能力等。
二、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特征
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与普通卓越教师同为教师,他们具备的专业素质有共同之处,但由于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技术技能性,决定了在教学目标、教育方式和教育对象等方面,职业院校有区别于普通院校,决定了职教教师需要具有区别于普教教师的特殊专业素质。根据卓越教师的基本内涵,可以将其专业素质基本特征概括为三个方面:发展性、稳定性和示范性。
(一)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应具有发展性特征
卓越教师是一个柔性的发展过程,一名普通教师要成为卓越教师不可一蹴而就,从纵向发展上一般要经过从“新手”到“熟手”“能手”“高手”再到“旗手”即卓越的过程;从横向发展来看,应该具备卓越的理论知识体系、卓越的教育教学艺术、卓越的实践操作能力、卓越的专业指导能力,卓越的的人格魅力、卓越的教育研究能力等。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发展、修炼才能达到卓越的境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卓越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然而,要教师做到不断追求卓越仅仅依靠外界的力量远远不够,关键在于教师自身源自内心对于卓越的认同与渴求。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性主要是指自身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和渴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要求的人才越来越多样化,教师需要通过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满足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追求卓越的内涵不仅包括学术知识的丰富、技能水平的纯熟,更应具备的是健全的人格、崇高的师德以及丰满思想。
(二)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应具有稳定性特征
教师在成长为卓越教师之后,仍应一心为学术研究、教学而努力,不应将过多精力分散在学术之外的领域,导致自身发展后劲不足。笔者2015年10月对湖南省11所中职学校、广州技师学院和全国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338位教师的问卷调查显示,“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教师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希望拥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这一选项得分最高,达到3.66分。由此可见,要成为卓越教师,从外部来看,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给予保证,要给教师以宽松的工作、生活、学术环境;从内部来看,需要教师自身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和卓越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够在众多繁杂的事务中抽身出来,专注于自身成长、发展。
(三)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应具有示范性特征
卓越教师之所以卓越,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他能通过自己不断的追求发展带动身边的人一起成长,并在各方面为教师团队树立榜样,从一个卓越教师为切入“点”,进而带动整个教师团队发展成“线”,最后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自我发展“面”。如果用一个有效数据进行分配的话,卓越教师要用80%的时间和精力完成其他教师应该完成的100%的任务,再用余下20%的时间和精力为专业建设、教师团队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师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和示范作用。
三、职业院校卓越教师专业素质基本要素
调查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教师认为,卓越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分别为(十分制):专业知识(4.64分)、教育观念(4.51分)、教育教学技能(4.41分)、德行(4.15分)、专业态度(4.1分)、教育科研能力(3.2分)、自我发展意识(2.99分)。根据调查结论,结合有关研究,将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概括为三个基本方面:知识性素质、发展性素质和道德性素质。
(一)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知识性素质
知识性素质可以划分为三个维度,即理论知识、实践知識和一般性知识。理论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学科基本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技能等与教育教学直接相关的知识。卓越教师学科知识的多寡、直接决定了职业人才培养过程的优劣。其次是实践知识。实践知识包括专业实践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知识。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是直接走向生产一线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给学生带来与职业零距离的专业技能,直接决定着学生能否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胜任其岗位要求。最后是一般性知识。作为卓越教师,除了熟练掌握和运用本专业知识之外,还需掌握一些延展性知识,如人文知识、信息技术等。这些知识看似与专业并无直接关联,但是却可以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也可以拓展教师自身的知识面,涵养教师人文素质。职业院校卓越教师的知识性素质相较一般教师而言更加系统、全面,并且能够更加熟练、精准地运用知识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相较于普通卓越教师而言,具有更加丰富的专业相关的实践性知识。
(二)职业院校卓越教师需要具备持续的发展性素质
这是卓越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重要标志。发展性素质从方向维度可划分为纵向发展性素质和横向发展性素质。纵向发展性素质即教师职业层次提升素质。教师作为一个职业,至少应经历从“新手或生手”到“熟手”再到“能手”“高手”,最后成为“旗手”即卓越教师的过程。“生手”即刚入职的新教师,生手教师在进行不断的摸索、实践之后,“生手”会成长为“熟手”,此时的教师具备了较为娴熟的技能,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可能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倦怠,热情慢慢减退。一部分教师经过长时间的“熟手”阶段的打磨,有的教师由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等内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停滞不前,而有的教师则会坚持继续自我发展和提升,成为该领域的“能手”,即专业技能特别突出的教师。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炼,不但在专业技能方面成为“领头羊”,而且修炼成为师德高尚、理想信念坚定、能够带领团队共同前进的团队核心人物,此时便成为“旗手”即教师中的模范,也就是卓越教师。而从“生手”成长为“旗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的发展性素质,是提升、优化、卓越的过程。横向发展性素质即教师职业能力拓展素质。作为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必须能够走在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前沿,能够精准领悟和判断本专业的未来走势。要有自我素质拓展过程,职业院校的教师往往注重实践,科研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科研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总结,是“行动中的科研”。反过来,教师科研成果可以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和指导。这样,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形成良性的循环,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成长,也能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这是职业院校教师走向卓越的不二法门。
(三)职业院校卓越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性素质
教师工作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工作,更应该是一种内在的信念。由此可见,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卓越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卓越教师的道德性素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师德风范、闪光的人格魅力、过硬的身心素质和端正的学术道德。坚定的理想信念影响教师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热爱,决定教师发展的动力,引领教师成长的方向。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一般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11]。人格魅力是教师整体素质的体现,包括工作、生活、思想、行为。教师具有闪光的人格魅力能不自觉的在工作、生活中团结同事、吸引学生,以无声的行动树立言传身教的榜样,让学生、同事、领导自觉、自发的认同、模仿、跟随。卓越教师必须具有优良的心态。健康的身心是进行繁重工作的必要前提,尤其是教师的心理健康,它具体体现在其认知与平衡度的把握上[12]。应试教育造成了知识与情感之间的严重失衡,学生认为“分数”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导致学生发展片面、畸形。为了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卓越教师必须要学会在知识和情感中找准平衡点,不仅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也要引导学生处于知识和情绪的和谐状态。端正的学术道德是卓越教师道德性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 谨防极端利己之风》中指出:“学术道德失范包括育人道德失范、教学道德失范、科研道德失范等。”学术道德失范失去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同样还有教师这个职业的尊严,端正学术道德,树立“学术民主”之风,是成为卓越教师的必要条件。
以上三方面的专业素质为静态描述,三方面相辅相成,构成卓越教师的主体素质。由于在职教教师的发展过程中,教师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这三方面的专业素质又带有鲜明个性色彩地体现在每个卓越教师身上。
参 考 文 献
[1]周先进. 卓越教师:内涵、素质及培养[J]. 高等农业教育,2015(8):31-35.
[2]厉以贤. 现代教育原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64-65.
[3]顾明远. 师范教育的传统与变迁[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5):1-6.
[4][7]教育部师范司.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1.54.
[5][10]王卓,杨建云. 教师专业素质新诠释[J]. 教育科学,2004(5):51-53.
[6]叶澜,等.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
[8]孟万金. 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其立体架构:校长的视角[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7-62.
[8]谢安邦,朱宇波. 教师素质的范畴和结构探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5.
[11][12]马建富. 职业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6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