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娟?卢岳飞
〔关键词〕家庭教育;早期教育;内包式;社区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孩子的教育绝对不只是学校教师的事情,家长的言传身教比起任何学校教育都更重要。但是,在各大城市,尤其是我所在的这种北上广一线城市,虽然大多数父母都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且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谋生技能,能够扛得住高房价购置一套住房落脚下来并安居乐业的高素質人才,然而目前的家庭教育实践也仅限于对孩子金钱投入方面的舍得(报补习班、买益智玩具等)或是陪伴时间方面的充裕(尽量多抽空陪孩子),究竟如何“低投入,高产出”,用有限的陪伴时间达到高效的陪伴效果,其实大多都还没有好方法。如果能够指导家长不要总是将教育假手他人,不要将孩子过早置身于社会竞争的大跑道(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刚出生不久就送到早教机构开始“精心”培养打造),引导他们充分利用多年自身所学来认真带领孩子们上好一堂堂的“陪伴课”,不仅让自己的孩子受益,更是对社会、对国家的一份贡献。 我所创立的这种家庭“内包式”早期教育模式就是一种有益的创新和探索,于2016年8月在广州市荔湾区某大型小区正式开始实施,目前教育效果非常好。
一、家庭“内包式”早期教育模式的由来与简介
此教育模式产生的灵感来自于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先生的著作《M型社会》。该书第三章“中低阶层的意识改革”其中一节“该为孩子教育付出的不是钱”中,作者提出,“在日子过得这么苦的情形下,真的有必要让孩子去补习吗?”尤其是在有证据表明“缴高额税金者的名单中,几乎没有一位是从一流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一流企业工作的人……不管是学校还是补习班的老师,都无法教导孩子人生的意义及生活方式……把孩子的教育问题全推给没有外出工作的母亲,孩子的母亲再把孩子托付给家庭教师、补习班老师,这是最糟糕的模式,因为这些老师完全不会教孩子信念、哲学等与人生观相关的知识……”因此,“最恐怖的事,莫过于把孩子的教育‘外包……做父母的与其为这种无意义的事情浪费金钱,不如多投资些‘时间在孩子身上。”
作者的这段话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早教机构,在各大补习班里经常可以看到如此“盛况”:孩子们在里面上课,家长们全坐在外面一个大屋子里埋头看手机。为什么自己学了这么多年的语文、数学、外语,却连自己一两岁、两三岁的孩子都教不了?还要花费大量金钱、人力、时间去交给别人教?我突发奇想:如果说这种“外包式”教育不可取,那么我们是否完全可以将家庭的早期教育进行“内包”呢?
具体如何“内包”?我家里有一个三岁的男孩,2015年搬到广州市荔湾区某个大型楼盘,在交往中慢慢发现周围有几家跟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都处于两岁到五岁之间,父母素质较高,也重视教育,后来经过深入交谈更惊奇地发现,原来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其实都是当今的精英,当年的学霸!有北大中文系硕士,文字能力很强;有华东计算机研究所的高材生,理工科的翘楚;还有的是当年高考文科状元,国学底蕴深厚;还有当年游泳队的运动健将,师范大学艺术系高材生,幼儿师范的钢琴老师,还有一个作为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刚去了美国波士顿。大家的专业涵盖了艺术、音乐、文学、理工、体育等各个门类!有这么多社会各个行业的精英,大家又有着共同教育好小孩的理念和希望,与其挖空心思去打听外面有些什么好的培训机构,学这个学那个,一到周末就花时间精力金钱带着孩子到处赶场上课,何不我们自己各尽所能、各尽其才,把孩子们集中起来,每人担当一门启蒙课程的教师,把多年所学尽可能挖掘出来,集中精力把孩子们教好?这种父母作为代课教师教自己和邻居家小孩的家庭自我教育模式,我就称它为“家庭教育内包模式”,简称“内包式”。
二、家庭“内包式”早期教育模式的优点与实施
(一)优点
首先,对孩子们而言,他们之间居住在一起又彼此熟悉,容易聚拢,不费时不费力,且集体学比单个学更容易营造氛围,引发兴趣,集中注意力,效果更好;其次,对家长而言,可以促进亲子感情,还可以尽量挖掘父母本身的潜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相长,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多赢的局面,对孩子、对家长都是一件莫大的幸事。当然,也要准确定位这种教育模式,它主要是作为学龄前儿童教育的一种补充,不能替代正式的小学中学等教育体系;另外,它的主要作用是启迪思维,启蒙心智,发现兴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孩子确实有哪方面的天赋,可将其再送去正式的专业机构去学习。
(二)具体实施及成效
我将所居住小区列为试点,组织了八个家庭,每个家庭出一位家长承担一门课程,包括阅读课、艺术课、游戏课、音乐课、数学课;除了课堂授课,还组织了很多课外活动,带着家里的老人、孩子全家一起行动,有看车展体验做司机的,有下农村到泥水地里插秧的,还有一起去报名参加外面的绘本故事会、手工作业课的,课堂内外各有各的精彩。这种“内包式”家庭教育模式从2016年8月1号开始实施,目前开展的情况出乎意料得好,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精英课堂”。“科任”的爸爸妈妈们都铆足了劲,带着最大的热情和爱心,经过了周密充分的准备,给孩子们呈现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课,这些带着爱的课堂,外面有些纯粹混时间骗家长血汗钱的早教机构与其完全没法比,产生的效果自然也与众不同。课堂上孩子们跟着熟悉的“爸妈老师”们,在熟悉的小朋友家里一起快乐地玩耍,那些车展、下乡等课外活动,每一次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无比,睡梦中都会甜甜地笑着……尤其经过这短短几周的课堂内外的相处,明显看到这群孩子们都有了或多或少的进步:有些内向不合群的孩子活泼开朗了,爱哭的孩子没那么爱哭了,爱动手动脚打人的孩子没那么爱打人了,从不开口讲故事,只会缠着家长讲故事的孩子自己如今也张开嘴开心地讲故事了。
不得不提的还有老人们,平时在家帮着儿女们操持家务,洗衣做饭很少出门,如今周末也有机会跟着儿女带着最疼爱的孙子孙女们集体出游,尤其是我们还特意安排往返路途中孩子们一车,老人们一车,孩子们在车上欢声笑语,有共同话题的老人们也有了机会互相认识,互相倾诉,可谓是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家长们之间遇事也有商有量,互相帮助,一家有困难其他家都伸出援手,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生活变得充实且有了方向,一个个小家庭感觉不再是这个陌生城市里无根无基的一叶扁舟,而是有着明确航向的一艘艘大船,我们欣欣然见证着孩子们的成长,教学相长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在成长,成为更好的家长,建设更好的家。
总之,从老的到小的,大家是各有各精彩,各有各收获。
三、開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何当好幼儿家庭教师
大部分的父母都是之前没有教学经验的,给三四岁学龄前孩子们上课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以供大家参考。
(一)课前注意准备各种各样的兴趣点
兴趣点包括好玩的笑话、有趣的奖励奖品等,目的是激发起孩子们的上课兴趣。比如开始上课前,孩子们注意力都在家里各种玩具上,玩了一会要开始上课了,个个不肯撒开手上的玩具,如何处理?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红旗、大红花或彩色动物头铅笔等奖励品,玩具一亮相孩子们就两眼放光了,于是教师开始许诺:“谁开始认真上课,谁好好回答问题,课后就有奖品。”这才能让他们乖乖放下手中的玩具,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二)课中要想办法拽回他们随时可能集体跑偏的注意力
比如课上到一半,有一个孩子跑去玩小汽车了,另一个孩子看到好玩也会跑去,说不定转眼间一大堆孩子就跑光了,只留下教师一个光杆司令。这时候,可以采取提问或者装猫猫狗狗等各种方式,总之就是要把他们跑偏的注意力给拽回来。
(三)要随时准备调停孩子们可能开始的纠纷、哭闹甚至撕打
上课的孩子年龄不一,性别不一,有大小女孩,大小男孩,最难对付的是最小的,尚懵懵懂懂的两岁小女孩和中间层三岁左右的男孩,有时候刚刚还好好的,不知怎么大男孩和小女孩就开始撕打在一起了,教师要赶紧暂停去调停纠纷以免进一步的人身伤害发生。
(四)授课内容要容易理解,不可超出其理解范围
比如开绘本故事会的课,故事的情节要容易理解,小主人公名字容易记忆。若是人物又多,主人公名字又晦涩难懂难念,孩子们听不懂记不住就懒得往下听了。比如我在讲《会飞的抱抱》的时候,里面每个小动物主人公都有个外国名字,有的叫江森先生(是头大熊),有的叫波比小姐(是只小狐狸),还有的叫阿文弟弟(是头小猪),加起来有十一二个主人公,孩子们被这些莫名其妙的名字和过多的人物搞得有点晕头转向,还不如直接就叫小猪、小狐狸、大熊来得亲切,更容易让他们理解。第二次讲故事的时候,我就将主人公的名字刻意去掉,直接就称呼小老鼠、巫师、小蜜蜂,人物也没超过七个,这样孩子们就听得津津有味了。
(五)要不断创新授课模式,给孩子们新意
比如第一堂课是教师提问题、讲故事,到了第二堂课教师就要开始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故事。为了鼓励他们能够张开嘴,我还到处取经,采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办法调动起他们说故事的积极性,那就是录下孩子们讲故事的声音,等他们讲完后再放出来给他们自己听。这个效果果然不错,当孩子们听到自己奶声奶气的声音居然能像电视机里的叔叔阿姨一样从音箱里放出来的时候,一个个吐着小舌头,又惊喜又难为情又骄傲的神情让人开心不已。而且还有一个很好的后续连锁反应:之前怎么鼓励都不开口的小朋友,居然像打开了自来水的阀门一样,滔滔不绝,每天都主动找爸爸妈妈讲故事了,效果非常好。
四、联想与升华——对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继承和创新
一个小创意打开了八个家庭封闭的大门,让我们从自己那方小小的鸽子笼中走出,开拓了一片不寻常的天空。为什么今天的各家各户任其被钢筋水泥所隔绝,以致发展成了如今这些看不见摸不着又捅不破的邻里隔膜?过去浙江金华诸葛村、江西德安义门陈、江苏昆山朱柏庐这一个个当时声名远播的大家族留下一部部留传后人的治家宝典,那在我们今天小家庭各自“独居”的社会里,我们还有可能形成这种成书成册的家规家训吗?在当代社会,如何做到对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继承和创新?
随着社会的变迁,中国的家庭模式也在不断演变。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以父子、婆媳绵续为主轴的父子型家庭,这种社会生活方式决定了传统中国民居中大家族群居的“四合院”形式。可现如今,平面的“四合院”变成了立体的“鸽子笼”,“大家族”变成了“小家庭”,教育也从过去的“家庭化”(各个大家族都有自己的私塾)逐步转变为今日的“社会化”(政府兴建学校,各家都把孩子送出去读书),于是,离开了各自家乡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各个家庭之间,由于没有了血缘关系的维系,各家之间也没有了联系的绝对必要性,再加上在这个处处都要多长个心眼的社会里必备的戒备心,从此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躲进小楼成一统,各家庭之间被钢筋水泥一个个隔断开来。在我看来,随着互联网所创造的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我们完全可以打破家庭之间的壁垒,尤其是要打破心中各种“小我”的藩篱,将自身所学进行充分分享,实现育儿、治家各方面共融共享的“新常态”,形成属于新时代的好家风。
有哪些好的传统家风家训可以直接继承?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自从孔子得意门生颜回的第三十五世孙颜之推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颜氏家训》以后,家教、家戒、家规、家议、家范等蔚然成风,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对于个人品德的教育主要集中在如何读书和怎样交友两方面,纵览古今家教著作,几乎没有一部著作不教导儿孙要发奋读书和刻苦学习。另外,家训不仅是行为准则,还有一个重要意义是文化意义,它形成了一个家族世代因袭的文化氛围,“诗书传家”“亦儒亦商”指的就是这种氛围。家训还有一个意义即精神意义,所谓精神就是家族的灵魂,精神对行为有统领、指导作用,正所谓“一门双进士,隔河两尚书,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以《颜氏家训》为例,中国教育史上的早教、胎教、家庭早期教育等概念,都是《颜氏家训》最早提出的,在他的“教子”篇中就写道:“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斜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意思是王后怀胎三个月时,应该让她迁移到别的宫殿居住,不让她看到和听到不好的东西。再比如“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生笞罚”,意思是在孩子的婴儿时期,刚刚懂得看人脸色、辨别人的喜怒的时候,就开始教育他,这样到了五六岁,就可以少受鞭笞的责罚。这些观念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代,也同样是很先进很科学的,这些老祖宗的好东西我们真应该细细揣摩加以领会并好好继承。
那么,又有哪些家训(或者说是准则)是可以在新时代创新创造的呢?结合我新近组建的八个家庭“内包式”教育联盟,有以下几点值得突破或创造。
(一)面对孩子的任何行为,不要急着去评判孩子的对错
古时以来的所有家训里面均显示出:晚辈都是被长辈教导的对象,意思是长辈应该随时随地评判出晚辈的对错并加以纠正,近期若干关于培养孩子高情商的讲座以及若干关于沟通的书籍,里面均提到了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他们认为,好的沟通包含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一下子颠覆了我们以前的老观念。意即遇到任何问题,首先,对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最后说出你的请求。如果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其中举了一个例子,姐姐看到自己的妹妹买了三天的面包忘了吃,坏掉了,她第一反应是想去教育她:“怎么不及时吃?都浪费了!”可是最后她对妹妹说的是:“这个店的面包是新鲜无防腐剂的,不能久存,最多放三天。三天后的就不要吃了。”妹妹愉快地表示知道了。姐姐对妹妹表述了一个事实并提醒了她,却没有丝毫的评判,于是两人都开心,没有丝毫的不愉快发生。为何会这样?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教育,没有人喜欢被评判,人际关系中,肯定会有各种事情不如自己所愿。当不如所愿的事情发生,我们是去评判对方,教育对方,还是讲出事实,讲出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情商的分水岭,能够坦诚地将事实和感受娓娓道出的人,是人际关系中真正的高手,被尊重而且让人喜欢亲近。而对对与错的评判,是最肤浅的看待问题的方式,一旦被贴上对与错的标签,我们便不再能深入看清事情背后的真相。
(二)家庭“内包式”早期教育要明确教育目的
“内包式”教育法不同于古时的私塾(已经完全替代了学校教育),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后,我认为它暂时还不能完全替代学校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且方向一定不要走偏,我们只是在孩子2~6岁时进行启迪思维,发现兴趣,培养兴趣的教育,真正等到发现孩子的确是某方面的好苗子,绝对不会越俎代庖地替代专业教师而将孩子教偏。另外,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孩子的德育也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比如我们刻意吸收了大的小的男的女的年龄不等,性别不同的小孩,以营造“大的学会照顾小的”“小绅士学会谦让小淑女”的良好氛围,而且目前看来也确实有效果。
(三)兴国在于兴家,兴家在于兴娃
不同于古时都是大家族群居的状态,在目前大多城市,都是儿女独自在外打拼,成家生子后老人从老家迁徙过来帮忙照顾,且每个家庭孩子数量都不多(大多都只有一两个),因此,抓住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抓住了一个家庭的灵魂和核心。像我组建的这种八个家庭的联盟,除了组织平日的课堂教学外,一到周末节假日等还组织了大量的户外活动和游戏,并且把平时都关在家里忙碌的老人们带上,这八个小朋友把八个家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全都汇聚到一起,孩子快乐成长,老人互诉衷肠,年轻人自然也乐开了花。孩子好了,家庭就会好;小家好了,大家才会好,我们的国家才会好。所以,这个“内包式”教育还真的不仅仅是教育问题,甚至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和谐和乐和美问题。殷切希望这种“内包式”家庭早期教育法能够在各个城市各个小区各个家庭里推广开来,让星星之火也能燎原。
(作者单位:1.广东省广州市住房城鄉建设委,广州,510380;2.广东省广州市真光中学,广州,51038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