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伦 李爱民
摘 要:本文以联通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其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的作用,并运用实例——Mobi对其进行阐述,指出其优点与不足,希望对未来联通主义指导下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带来一定启示。
关键词:联通主义;CSCL;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07-03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网络教學模式日益兴起,使得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逐渐发展成为网络在线学习的主要模式之一。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也是在这种大背景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作为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联通主义指出“学习是个人知识网络的联结”,而个人知识网络的形成则需要依赖信息化教学中具有社会属性的知识、人、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交流互动,从此观点看,联通主义将会对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带来新的理念和指导方向。
二、CSCL(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1.CSSL定义
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CSCL概念定义是Koschmann在2002年的CSCL大会上所提出的,他认为“CSCL的核心研究领域所关心的是在共同活动环境中意义形成的实践,以及实现这些实践活动的途径”,“意义形成的实践”意味着公共的、可观察的和由社会共同具有的现象。
2.CSCL应用模式
CSCL学习方式最大的特点即协作性和交互性,为了体现这两种特性,其学习模式应该包括以下要素:协作共同体、指导教师、教学资源库、教学支撑平台。
本文根据CSCL的学习特点,构建了CSCL的应用模式,如图1所示,CSCL应用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息资源的整合:首先应对海量的在线资源进行筛选甄别,将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学习内容,并且将多种教学信息进行整合,利用多媒体、超媒体等恰当的表现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获取到有效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2) 对学习任务的确定和问题情境的创设: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首先应该以明确的任务解决作为学习目的,各学习小组都被分配到一个学习任务,任务不仅要体现知识的丰富性与灵活性,并且应是真实性的任务,即要求学习者解决某个真实性的问题,所以也创设了问题的真实情境。
(3) 小组学习:这是CSCL的核心环节。在协作小组中,学习者可就学习任务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个学习者也将会获得其他小组成员的讨论信息,老师布置任务后,每个成员分担相对独立的子任务,每个成员都可以了解到其他成员的进展情况,也可以从其他成员处获得有关的帮助,最终提交一个小组学习的产品。
(4)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各小组提交本组的学习成果,展开更大范围的交流,可以线上或线下进行集中讨论,使每个人的意见都能被共享,以促进更深入的学习。
(5)教师总结与评价: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其成果进行概括性总结,并解决小组学习中存在异议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的评价方式不能过于单一,而是要更具有开放性与多维度性,不仅要进行学习成果的评价,也要评价学习过程,提供更多的、积极的、有利于协作学习进一步开展的肯定性评价。
三、 联通主义
1. 联通主义基本概念及其核心观点
联通主义在对数字时代信息化的学习过程的阐述中,提出了几个核心概念。
节点:节点是指在网络中相互关联的个体,可以是人、网站、纸质书籍、数据库或任何数字化的信息源。
联系:联系是构成各节点之间关系的关键,也是构成网络的必备要素。联系指的是相互联系的各个节点形成的任何形式关系,其中一个节点状态的改变都会带动另一个节点甚至整个网络状态的改变。
网络:一个网络可被简单定义为信息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实体之间的联系及节点的总和。即人、团体、系统、实体能够被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诸多节点的聚合创建了网络,网络可以结合形成更大的网络。
2.联通主义对CSCL的理论指导作用
联通主义理论是在网络时代的学习背景下提出的,其对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亦具有指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和交流:在联通主义视角下,学习者、教师、学习资源、支持学习的学习平台或工具等都成为了知识节点,这就突破了CSCL中仅仅以小组成员作为联系的对象,使学习过程的各个要素成为了整体,而不是单独活动的个体,促进了与外界的交流,学习者将各方面的信息聚合,扩大了自己知识网络的形成。
(2)学习共同体范围的拓展:联通主义强调学习者主动与外部节点建立连接,提倡连接的广度,甚至可以拓宽到世界范围内,这样,来自不同国家、文化,有着不同思维方式的学习者的观点汇聚到一起,可以形成以全世界为中心的知识网络。
(3)保证知识获得、成员沟通的有效性:联通主义理论提出关键的、有价值的知识节点是要点,并且以关键、有价值的节点之间的连接形成学习网络,由小及大、由点到面的解决了复杂问题。
(4)促进个人知识的循环发展和持续更新:联通主义认为在数字化社会,对新旧知识进行筛选是学习者应该具备的能力,所以学习者要保持信息的流畅,关键在于节点的不断增加和替换,以促进个人知识的循环发展和持续更新。
(5)建立共享机制,形成网络共享学习环境:知识的共享也是学习者节点持续更新和增加的重要方式,通过共享,学习者可将自己的个人知识网络与外界专业知识网络互连,提升自己知识系统的专业化。
四、 联通主义对CSCL的支持——移动协作学习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移动社交、移动学习的生成,MobiMOOC就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出现的。2011年发起的移动学习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习者了解移动学习的一般知识,鼓励并帮助学习者自己建立移动学习项目,基于一个主题为学习者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移动协作学习项目实例——Mo ULe
近年来随着网络在线课程的普及,移动协作学习开始成为一种学习模式被广泛关注,各国也纷纷成立了移动协作学习项目。本文将以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主持研究Mo ULe(Mobile and Ubiqui-tous Learning,移动和泛在学习)项目为例做简要介绍。
Mo ULe创造了一个在线的协作学习环境,将智能电话和便携式装置整合,旨在实现基于地址位置探索的教育活动。Mo ULe中学习活动的完成都是建立在获取学习者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实现的,所以位置的准确获取是重中之重。Mo ULe项目中使用的移动设备具有GPS功能,其不仅能够定位,还可以追踪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颠覆了传统的学习环境,达到了联通主义所说的学习是在一定真实的社会环境和相关任务的实践中形成的。同时,Mo ULe学习活动中的知识内容也是根据学习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产生的,这被称为POI(Points of Interest,兴趣点)。POI并不是某一位置下产生的学习主题,它包含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的所有活动。学生通过移动设备进入Moodle平台,通过Moodle平台所提供的系统界面,教师作为指导者可以和学习者或学习小组讨论形成一个学习主题,然后学习小组针对主题进行协作学习。在这里,POI可以被当作联通理论中的节点,具有同样学习目的的学习者相联结,通过协作学习扩大个人知识网络,通过交流和讨论形成组织化的知识网络,移动设备的灵活性也能保障知识节点的即时更新。学习者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下进行学习活动,节点将随着后续主题的不断更新和修改,形成数字化的社会知识网络。
五、结语
近几年来,在线学习方式已经普及,而在线协作学习是在线教育成功的保证。在联通主义理论指导下,各种在线协作学习平台也应运而生,这些新平台拓宽了在线教育的应用范畴。但是,真正以联通主义核心理念去推广在线协作学习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技术不断的推陈出新也给教育发展带来各种可能性,不同的教学内容适用范围、适用条件也不相同,这需要教育工作者灵活面对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变革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对以往的协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G.西蒙斯.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联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9.
[2]Saadatdoost, Robab,Sim,Alex Tze Hiang,Jafarkarimi,Hosein,Mei Hee,Jee.MOOCs and the AI-Stanford like Courses: Two Successful and Distinct Course Formats for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EducationalReview.Nov2015, Vol. 67 Issue 4, p505-518. 14p. 2 Diagrams, 4 Charts.
[3]C. Osvaldo Rodriguez.Exploring MOOC from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perspective:a short literature review.Universidad del CEMA, Av.Córdoba 374,C1054AAP) Ciudad de Buenos Aires, Argentina.
[4]George Siemens.Connectivism:A Learning theory for the Digital Age.http://www.elearnspace.org/Articles/connectivism.htm.
[5]袁莉,斯蒂芬·鲍威尔,比尔·奥利弗.后MOOC 時代:高校在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6).
[6]王志军,陈丽,郑勤华.MOOCs的发展脉络及其三种实践形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7]韩锡斌,翟文峰,程建钢.c MOOC与x MOOC的辨证分析及高等教育生态链整合[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6).
[8]吴涛,顾月琴.试析CSCL的理论基础及协作原则[J].教学研究,2009,(3).
[9]左明章.关于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应用模式的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01,(3).
[10]查冲平,顾小清.CSCL理论研究的新动态[J].中国电化教育,2009,(5).
[11]黄荣怀.CSCL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999,(6).
[12]赵建华,李克东.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3,(6).
[13]王志军,陈丽.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最新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14,(10).
[14]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6,(3).
[15]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