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探究

2017-05-11 00:01余永泉
教育界·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挖掘教材联系实际问题设计

余永泉

[摘要]初中物理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能力为目标,倡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发挥学科优势,把科学探究能力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从而使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问题设计 挖掘教材 联系实际 问题意识

初中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和求知欲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但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设计处理好课堂上引导学生时提出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物理教学设计中,特别要重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以及教材前后知识间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

一、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认知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力和课堂教学的契机。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或收音机音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答: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答:改变电压或电阻。)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答: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答:串联。)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教材中既定的物理观点转化为问题,以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例如我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先猜想一下,平面镜对物体所成像的大小会比原物体大还是比原物体小,或者有其他的什么规律?其中就有不少的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经验,做出“平面镜距物体越远,对物体所成的像就越小”的猜想,然而通过实验证实的却是“平面镜对物体所成的像与原物体大小相同”。实验结论与生活经验的冲突使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产生了疑惑,这时我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而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我又适时提出这样的问题:当一位高个子同学站在你眼前时,你会觉得他很高大,而在距离他一两百米以外看他时,你还觉得他有那么高大嗎?在远处时他真的变小了吗?随着问题的提出,不少同学开始有所醒悟……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联系生活巧妙设问,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围绕问题积极思考,本身就是学生主体的表现。教师应不断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努力运用科学原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联系实际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重视纯知识的教学,教学者为了使自己讲得清、讲得多,经常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套用,强加于学生,学生的思维得不到有效训练,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久而久之,学生只会处理已简化了的物理对象和理想化的物理模型,遇到实际问题就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就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抓住主要因素,提取物理对象和物理模型。例如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实际情景:霜及雾气等的产生、输送带送物、刹车滑行、亮度可调的台灯等。将这些真实的实际情景设计成对应的物理问题,如各种物态变化、摩擦力问题、惯性问题、电功率问题等,穿插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物理知识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

三、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学习重视的是问题的答案,特别是所谓“标准答案”,往往忽略了问题本身。而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新能力的基础。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新,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新。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更能有效地激发创新思维,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合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探究物理规律等。例如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举例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举例说明应用杠杆原理的工具”。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在相互启发下,可举出更多的例子。我处理这一类问题的方式,一般是将学生举的例子简要记在黑板上,再由学生分辨哪些举例是对的,哪些错了,然后再把对的进行分类。如上面举例中的第一题可分成气体、液体、固体三类分子运动现象;第二题可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分类。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问题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使学生无从下手的情况;问题设计还要精,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可为问题而提问,流于形式,耗费时间。

问题设计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是一种教学观念问题,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它的思维核心功能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而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

猜你喜欢
挖掘教材联系实际问题设计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2016年全国高考物理联系实际试题赏析
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努力培养审美能力
精设计,巧提问
纵观全局 把握细节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浅析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