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2017-05-11 10:46陈国勇郭小龙
新教师 2016年2期
关键词:质因数公倍数数学计算

陈国勇+郭小龙

一、自主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1.自主学习的概念。

对现阶段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需要教师明确做到尊重学生,即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包括在提升思维水平、积累全新的学习经验、得到基本的认同和赏识等方面的需要。此外,数学教师也有义务引导小学生,既要把握相关的认知概念、定义、原理、公式、基本事实,也要得到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思维启发,同时开拓自己的精神视野,使灵魂得到净化、内涵得到提升。

做到以上方面的要求,只靠教师灌输专业知识是不可能的,自主学习的功能不可忽视。它是相对于接受学习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使学生依靠自己的了解、摸索、练习、提问、挖掘等操作环节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学习的概念,集中指向学生需要主动学习,发挥其个体非智力因素,使其作用于智力实践行为中。自主学习模式要求小学生遵从教学目标的宏观引导,在教师的帮助中,充分考虑自身的情况,并在学习目标、内容、方式上保留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利。

2.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自主学习模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带动小学生的积极主动意识,使其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就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独属于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自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形成制订学习计划的习惯,可以对学习的内容和进程有较为合理、符合个人条件的安排。学生的学习领域也不再局限在教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上,可以依靠主观能动性,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开发智力,使思维更为深刻。

二、小学数学计算存在的问题

1.忽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传统模式的控制局面中,教师开展教学工作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纯粹理论的传输上,学生在成绩方面的竞争主要取决于谁背得快、背得多的结果。然而对学生发展最为重要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却往往被忽视。

2.忽视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对逻辑等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影响着他们在数学方面的钻研程度有多深。然而许多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涉及数学思想的渗透,但却忽略了学生对方法的科学实践与创新应用。在数学思考和计算时,依然采用千篇一律的旧方法,解决问题时套用算法,这是无法使学生在创新上有所突破的。

3.教学依赖课本严重。

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先读出概念,再进行长篇的例题展示。一旦这种严重依赖课本的情况出现,就会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行钻研教材的时间,使教师不自觉地忽略对学生数学思考和实践的指导。就如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习惯性地不联系其他知识,使之独立,这样也会使教学缺乏系统性,转而出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足的弊端。

三、如何提升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培养学生自学计算的能力。

当前,《课程标准》中越来越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体角色的作用,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方法的有效措施。在数学计算中进行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它可以使學生在了解既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综合使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计算的理论与解题技巧,参照教材所阐释的内容,主动探索未知的解决问题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开展化简、求比值、解方程等计算教学工作时,学生熟练掌握并顺利运用运算法则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此时应该加强对运算法则的熟悉程度,并且在解题时认真仔细,增加练习量,就可以在掌握法则的基础上做到灵活变通,完成本节课的既定教学目标。

2.在计算实践中发展自主探索。

在小学教学中,有许多问题都是可以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得出答案的,此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加以引导,然后退居幕后。教师可以适当提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发展他们内在的自主探索能力。例如,问题:“甲乙二数的最小公倍数里,为何必须含有其二者共同的质因数的同时,还要包含它们各自独有的质因数?”此题形式上复杂,一经提出便会难倒不少学生,是教材中的经典难题,对于学生掌握算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如果学生面对此问题,可以不望而却步,开始自觉思考,问一问自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学生能开展自主探索的一个鲜明表现,是学生可以逐步建构自己独有的思维体系的希望所在。

3.在教学中提供独立思考时间。

教师在讲授关于计算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传授计算技巧的同时,应该有意识地带动学生独立思考。为了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知,他们需经历查看、试验、推算等反复、交叉的复杂环节。教师此时也应该思考转变传统的以例题、示范、讲解占主导的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对于“18的倍数中,一定会含有哪些最基本的质因数?”相关类型的提问,基于对问题困难程度的考虑,允许学生在足以完成思考的时间内进行自主探索是十分必要的。万一给出的时间不足,就会出现思考迅速的学生可以积极踊跃地回答,而多数思维行程缓慢的学生就可能丧失了正常的独立思考的机会。为了尽量满足全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获得均等的思考机会,给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是比较恰当的。

4.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独立思考得出的是每一位学生自己的观点,或许是准确的,也可能与事实有偏差。此时教师应积极号召学生进行讨论、沟通彼此间意见,就可以让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合理观点,并参照自己的优秀之处和不足点,融会贯通、取长补短,对于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以“18和30的公倍数里,一定会含有几个基本的质因数?”这个问题为例子,如果在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讨论交流,学生或许可以明白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需考虑两个重要因素——既要“公”又要“小”,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实现这两点。那么,就可能会有人得出“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如果只提取其与18、30公有的质因数2和3,那么相乘的积是6,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公倍数。”等问题的结论。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模式下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对于数学教学至关重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这一点,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积极吸取新型教学理念,把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放在教学思想的高度上。

猜你喜欢
质因数公倍数数学计算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小小数迷泽西之小房间里的大世界(下)
k-重完全数的特性
分解质因数教学设计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浅谈快速求最小公倍数法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质数与密码
约数问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