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仓
(榆中县清水驿初级中学)
摘 要: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受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束缚,加上传统影响和自身惰性,各项培训措施举步维艰,难有实效;现有的培训模式或不切实际或轻描淡写,形式大于目标。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培训模式可从调整思路、调整学校布局、实施网络建设等方面尝试更新。
关键词:师资培训;传统;惰性;现有模式;网络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的风暴已经来临,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培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可是就当前的教师培训现状,特别是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令人担忧。
一、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束缚
我们都知道,教育的改革首先是思想的改革,需打破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僵局,首当其冲的是如何使教师的思想跳出传统的泥沼。
再者,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逐步沉淀为现今教师的行为习惯,在习惯中许多教师以为非常正确的、无可置疑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在今天看来都出现了问题,而由于“习惯”的作祟,他们又不愿意承认或不愿正视“问题的出现”。即便他们愿意承认,但承认与接受、接受与运用之间又存在着太大的距离,而“距离”正是中小学教师培训意识领域关键中的关键。
第三,惰性思想作怪。长期的教学工作消磨了教师的锐气,似乎教育教学工作只是机械地重复。教师的业务水平停滞在原来的水平上,甚至不断下降。多年来,我们一直号召教师再学习,不断充电,学习笔记写了一大堆,但效果甚微。原因就是教师把此看做是一项任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抄笔记,并非真正地学习深造。要说他们没有意识到竞争的激烈,那是假话,但得过且过等惰性思想的确严重地影响了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二、培训模式有待更新
现有的培训模式对真正提高教师素养收效甚微,有些可毫不夸张地说是耗资耗力毫无用处。
(一)大型的加强培训
教育部门每年都组织大型的假期培训,每位教师参训五至十天不等,轰轰然数百人齐聚一个礼堂,也不知是教师讲课不精彩,还是听众不专心,总之是你讲你的,我干我的。几天下来,钱花了不少,时间费了不少,但听进去、用上去的都少得可怜,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二)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
毋庸置疑,请进来,走出去的这种办法应该能收到教师培训的实效,但诸多因素制约着这一方案的实施。
原因一:乡村地处边远干旱山区,教师队伍人员紧缺。每学期开学都为教师的安排大费周章,如果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势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原因二:请进来是乡村各校举双手赞成的教师培训办法,但生源少,学校布点多而稀,经费相当紧张,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尚且捉襟见肘,请进来自然是力不从心。
原因三:人员紧张,相对分散,难以集体参与,使这种培训方法的发挥空间有限。
(三)校本培训的现状
校本培训是当今师资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本人认为较为有效的培训手段,但就乡村各校而言,效果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根据乡村学校实际情况,主抓了教师听评课和创新教案两项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做法有:每周坚持让全体教师听评一堂课。听课注重优缺点两个方面,评时集体参与,开诚布公,一针见血,特别要注重联系自己谈感想,并总结形成评课集锦。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教案方面,打破陈规陋习,走出个性创新。通过大力地宣传和说服工作,大多数教师已改变了原来抄教案、完任务的陋习,教案形式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局面,一个奋进、有活力的教学风貌正在形成。
当然,有喜也有忧。乡村校园内的资源毕竟有限,如何使校本培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还待思考努力,如何使教师教案能更好地为学生、为课堂服务亦有待探索,是否有更好的、更符合我乡实际的又便于操作的师资培训方案还有待学习。
(四)利用网络的师資培训
社会发展到今天,网络的优势无可非议地凸显了出来,利用网络进行中小学师资培训是个很好的路子,就乡村学校而言,网络建设的脚步过慢也严重影响了师资的培训工作。纵观乡村各学校师资培训的现状,要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调整思路,通过大力地宣传和教育工作,把教师拉上终身学习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各项培训才能落实。
2.调整学校布局,使学校相对集中,教师相对集中,以减缓教师的压力,使他们有参加师资培训的充分时间。
3.各级领导应因地制宜,推行一些切实可行的培训办法,使培训工作真正彰显成效。
4.大力实施网络建设,提高教师网络应用能力,实现资源共享。
5.大力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建议上级部门通过一系列考核措施,使结对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为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之,我乡各校中小学师资培训不容乐观,本人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很多教师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思想教育转变不容忽视。
农村各项培训方式落后,培训过程中的细节管理疲软。
农村学校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同步培训”实现艰难。
编辑 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