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
语文之所以讲求教学的得法,这是因为,我们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我们所教的内容在旁人眼里是死板的,然而“授人以渔”并非易事,究竟如何才能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课堂获得充分的知识,同时获得充分的自主学习权利,是当前语文教学亟须解决的。我以为一堂语文课如何开始极为重要,良好的开始,精妙的切入足以决定整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位语文老师极尽其才华,面对一篇课文往往以美轮美奂的PPT、激情洋溢的文字配以柔美的音乐展开教学。在一段华丽的铺设后,引出了文章的课题,却再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直接进入了作者的介绍、背景的解读、脉络的理解、中心的挖掘之中。这样的教学就仿佛“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往往在文本教学的最终依旧会绕回原点——我们的题目,再重新垒砌一次教学探究过程,揭示题目的内涵、主旨、作用。
散文诗般的导入语固然能引人入境,而当学生入境后却话锋抖转,一改之前的循循善诱开始以板块知识灌输,开始放出自己的教学步骤,暗示学生,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有一段精美的导语,有较为详尽的作者背景介绍、有理清文章脉络划分层次环节、有慷慨激昂类似演说高潮的课堂总结环节,似乎课堂结构无可挑剔,事实上我们许许多多的人已经如此往复教学了一年又一年。教学是需要改进的,程式化的教学对于语言课是不适用的,语文培养的是能力,而不是一问一答的做题机器。我经常思索,若是能找到一篇文章最恰当的切入口,以此为点,能让学生自己辐射全篇的解读,那么这时候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才能真正称之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文本的多变,虽不能每篇文本都依葫芦画瓢,但或许在有些课文的教学上可以尝试改变。
在本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初步尝试了在一些篇目中以题目为切入点,围绕题目设疑解析,看到一个小小的题目竟然能大做文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高涨了许多,思维也开拓了,为文本的探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习的自主性也充分发挥于整个课堂,从而使学习目标也能较为顺利地实现。学生也形成了在以后的文本学习与文本阅读中先去看题,再解题的好习惯。下面我就对自己在教学中做的尝试简单介绍一二:
比如《老山界》,这篇课文以红军长征过程中翻越的第一座难山命名,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还与课题相呼应。可以说文章写的基本内容就是翻越老山界的前前后后,老山界是整篇课文中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所在。因此,在课堂开始,我便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出现老山界的相关语句,学生主要找到了:“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和“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两处,但其实还有一些零散的描写语句,比如关于老山界上雷公岩的描写,介绍山路的“之”字形,学生划出句子后,我便提出了问题:从文章的首末两段话,请你评价一下老山界。学生开始回答:老山界很难走、老山界很高、老山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事实上学生已经由这两段话开始发散思维阐述自己深层次的理解了,这便是教学的契机,在对课文有一定内涵的理解后正式进入文本的梳理,我再次以题目设疑:文章为何要以“老山界”为题,换个题目可以吗?在学生各式各样的题目中比较原课题的用法,以“老山界”为题是全文主线所在,围绕老山界,讲述了红军成功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便自然而然概述出来。比单调地提问“本文讲述了一件怎样的事情”,显得更贴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根本。转而再进行深层次的重点语段分析,也能使学生在思考时下意识地往老山界上靠了。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在导入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所经历过的最后一课,描述一下那是怎样的一堂课。这样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定格于课文内容介绍的最后一课的背景中,原来每个人都曾有过自己的最后一课,小学的最后一课,某个老师给自己上的最后一课,一天中的最后一课……这样便拉近了读者与学生情感共鸣的距离。接着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到能揭示“最后一课”的语句,课文中作者多次重复“最后一课”。韩麦尔先生在开课时宣布:“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第13段“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独句成段。第16段“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第23段“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学生找到了这些语句后便很容易概述出所谓的“最后一课”,是指在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沦陷区阿尔萨斯一所小学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最后一课”的反复出现,紧扣课题,易于激起学生体悟深层眷恋之情,而文章围绕“最后一课”的主干,展开故事情节,很容易看出文章主要以最后一课前、最后一课上、最后一课后的线索贯穿。整堂课的整体感知部分,便可以紧紧围绕课题,很自然地进行教學,也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但是,我上述的这些探索只是局限于很小的一部分内容,想法也不是很成熟,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由题目切入教学,但是我们可以逐渐探求出适合从题目走进课文的共性,在共同点中探求差异,力争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灵活多变,而不乏实用性与完整性。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