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建武 袁群华
广州创新体系改革的现状及改进对策
——基于国内外的创新体系改革经验与启示
◎ 张建武 袁群华
为推动广州当好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本文在分析广州创新体系改革现状的基础上找出广州在创新体系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国内外城市创新体系改革的经验和启示,提出提升广州创新能力的对策。
广州 创新体系 国内外 经验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国家战略,“双创”不仅增加了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也会倒逼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而提升经济运行的效率。对于广州来说,经过30多年的发展,出口导向型与外资驱动型发展战略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中国已经步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推动创新体系改革。从广州区域创新体系改革情况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如广州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第二(不含直辖市),2015年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但与深圳、杭州以及国外一些创新城市比较,广州创新体系仍然有许多有待改进的方面,尤其在“互联网+”的创新时代更显紧迫。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区域创新体系(也叫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IS),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引起关注,一般认为区域创新体系为区域内参加新技术研发、发展和扩散的各类主体,含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等组成的网络系统。Cooke, Philip(2004)认为对区域创新系统研究是由于知识经济新需求。Stuck Jérôme等(2016)分析了网络在创新系统的作用。丁焕峰(2001)从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要素和创新对象的角度出发,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区域发展战略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区域营销创新四部分组成。毛艳华(2007)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一定地理范围内,经常地密切地与区域企业创新投入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和制度的行政性安排。李俊华(2012)分析了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王松等(2013)重新界定了区域创新体系(RIS)的定义、结构及运行,最后阐述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实践与理论意义。吕国庆等(2014)通过对国内外经济地理学者文献的梳理,从创新网络的结构、邻近性、网络演化等三个方面对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进行了介绍。付淳宇(201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成和演化是系统“内部拉动力”和“外部推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种力量的博弈决定了区域创新系统形成方式。
(二)区域创新体系评价指标研究
Fritsch、Michael(2002)通过知识所产生效果的途径评价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质量。何亚琼等(2005)认为应从新视角研究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综合考虑区域创新动态集成运作过程,并设计出目的性强、政策指导性强、动态性强的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郭丽娟等(2011)等采用基于主基底分析的变量筛选方法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变量筛选,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简约变量集合。颜莉(2012)在创新投入中引入创新环境变量,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首次提出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DEA的组合方法测量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李艳萍等(2016)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和科学性。王香花等(2016)在创新系统的视角下,从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机构以及环境四个角度构建了含有42个指标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三)各地区域创新体系改革实证研究
蒋天颖(2014)分析了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得出结论:浙江省区域创新产出整体上呈现高值和低值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逐渐增强,主要受经济基础、政策制度、技术溢出和空间区位四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冯南平等(2016)构建区域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并据此对我国区域进行归类,基于不同类型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的阶段性特点或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区域创新要素集聚的重点。齐晶晶(2016)以长江经济带区域的自主创新绩效为实证分析对象,进行计量分析并得出结论:长江经济带整体的自主创新绩效发展水平不高,核心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内部城市间协调发展水平较低。Pasciaroni,Carolina(2016)以阿根廷为例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高校和其他研发机构与高新技术创新系统的关系,结论认为这些组织在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广州创新体系改革研究
丁重、邓可斌(2013)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角度分析了广州经济增长、产业体系变迁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认为创新资金与创新人才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大量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创新资源导致了广州创新效率不足。余鹏翼等(2014)认为广州创新城市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在于广州重视科技与金融结合,有效缓解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中的技术与资金的矛盾,从而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张强(2008)比较了广州与亚洲大都市香港、新加坡、台北、首尔和大阪的创新能力。杨勇华(2012)应用演化理论范式的思想和分析框架,提出广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政策思路如纠正系统失灵的政策主旨、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更为重要等。张赛飞等(2015)认为广州具有创新型城市发展的特征,包括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创新创业势头强劲、创新发展布局更趋优化以及创新基础条件日趋坚实等。
全面把握广州创新体系改革的现状,不仅要掌握广州创新能力情况,也要对创新环境加以分析,因此,本文从广州创新能力情况和创新经济与制度环境两个方面分析广州创新改革的现状。
(一)广州创新能力评价
按照创新能力的一般评价指标,本文为评价广州创新能力设立以下指标,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科技成果转化等三个一级指标和七个二级指标。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1.创新投入主要从资金、人力资源投入两个方面评估,具体为R&D经费及占GDP的比重,每万人口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R&D人员数量、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潜在创新资源投入)。数据显示,广州R&D经费支出逐年递增,从2010年的192.4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20亿元,增长了118%。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也是逐年上升,从2010年的1.79%增长到2015年的2.30%。从更长时期看,广州R&D经费及占GDP的比重也是稳步快速增长的,2001年为37.60亿元占比1.32%,2015年为420亿元占比2.3%。
每万人口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比较稳定,稍有增长,尤其是2010年至2013年,基本维持在700人左右。2014年增长到807人,比2013年增长13.18%。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也是稳定增长,从2010年的1047人增长到2014年的1210人,增长15.57%。考虑到每万人口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包括的范围较广,如工程技术人员、农业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教学人员、经济人员、会计人员、统计人员、翻译人员等,部分人员可能不直接参与研究开发,故本文采用R&D人员数量作为补充。广州R&D人员数量增长较为明显,从2010年的9.9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14.08万人,增长42.22%;从更长时期看,比每万人口城镇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增长明显得多,2014年为2001年的3.73倍。广州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也是快速增长,从2006年的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人数814人增长到2014年的1210人,增长了48.65%。说明广州在大学生人才培养方面投入加大,不过由于广州的高校相当一部分是部属省属院校,因此该数据不仅包括广州的投入,也包括中央和省里的投入,广州受益于此。
2.创新产出主要从专利、科研成果(含科技论文和科技成果奖)、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三个方面分析。具体指标为每万人口专利授权量、全市高等学校发表学术论文、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数据表明,广州每万人口专利授权量呈现出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18.85件/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33.60件/万人,增长了78.25%。全市高等学校发表学术论文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47455篇降低到2014年的33838篇。获国家级和省级科技成果奖情况呈现出波动状态。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表现出下降趋势,从2010年的14.83%下降到2014年的12.64%,下降了2.19个百分点,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落后于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的比重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38.52%增长到2014年的44.18%,增长了5.66个百分点,说明广州工业科技水平在不断提升。从更长期来看也支持这个结论,2006年广州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只有27.01%。
表2 2001-2015年广州创新投入情况表
从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结构看,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占主要份额,2014年分别为2081.5亿元(占80.53%)、254.7亿元(9.85%)和139.0亿元(5.38%)。
3.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从全市高校理、工、农、医领域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技术市交易情况两个方面分析。其中全市高校理、工、农、医领域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包括签定技术合同数、技术成交金额、高校专利出售数和高校专利出售实收金额等四个方面。之所以采取全市高校理、工、农、医领域技术转让与专利出售这个指标是因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之一,其成果必须通过转化才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数据显示,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在不断地提升。其中高校签定技术合同数从2003年的131个增长到2014年的296个,增长了125.95%;相应的高校技术成交金额也从2003年的6692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19864万元,增加了近三倍。高校专利出售数从2003年的12个增长到2014年的47个,其中2009年峰值达到127个;高校专利出售实收金额则从2003年的531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4701万元,为2003年的8.85倍。全市技术市场交易合同数总体上说围绕9000个左右波动,但全市技术市场交易金额却从2003年的49.42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66亿元,为2003年的5.38倍。
表3 2010-2014年广州创新产出情况表
表4 2010-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业结构
(二)广州创新经济与制度环境
1.经济环境。为全面把握广州创新的经济环境,本文从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情况、中观层面的创新平台建设和微观层面的创新载体和创新企业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具体见表6。
(1)经济发展情况。从全市GDP和人均GDP、居民消费水平、科研机构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方面看,近年来广州GDP总量稳步快速增长,从2010年的10748.2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6706.87亿元,增长了55.44%。人均GDP增长同样很快,从2010年的87458元增长到2014年的128478元,增长46.90%。广州人口主要以城市人口为主,故本文采用城市人均消费性支出衡量广州人均消费情况,该指标从2010年的25011元增长到2014年的33385元,增长33.48%。从科研的具体环境看,科研机构人均固定资产(原价)从2010年的34.02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48.32万元,增长42.03%;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新增固定资产占全社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也从2010年的0.92%增长到2014年的2.41%。
表5 2001-2015年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表
表6 广州创新经济环境指标体系
(2)创新平台建设情况。从数据看,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和孵化器在孵企业数快速增长,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从2012年的59(9)个增长到2014年的85(16),增长了44.07%(77.78%);2015年孵化器增长到119家,增幅40%。孵化器在孵企业数从2012年的4578个增长到2014年的5344个,增长了16.73%。但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科技园区总数,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分别稳定在6个和17个。
(3)创新载体和创新企业情况。科技创新依赖于有关载体的建设,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而科技成果转化依赖于创新企业的发展。本文选取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创新型及试点企业等作为创新企业代表。整体看,广州创新载体和创新企业都有了较大增长,重点实验室从2010年的179个增加到2014年的289个,增长61.45%;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2010年的213个增加到2014年的657个,增加了2倍;企业技术中心从153个增加到467个,也是增加了2倍多。高新技术企业从1141个增加到1662个,增长45.66%;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19家,增幅为16%。创新型及试点企业从146个增加到364个,增长了1.5倍。唯独软件企业在2012至2014年期间呈现出波动下降状态,从2012年的986个下降到2014年的902个,其中2013年为773个。
表7 2010-2014年广州经济发展情况表
表8 2012-2014年广州创新平台情况表
2.政策和制度环境。创新除了宏观中观和微观经济环境外,还需要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政策和制度建设是创新企业赖以生存的大环境,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障。在当前中国尤为突出的问题是市场放开,因此本文将从支持创新的政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和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支持创新的政策。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创新大形势,广州不断推出支持创新的政策,全方位地构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以《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为主体,含金量较高、处于国内前列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1+9”系列政策),涵盖企业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创新平台服务能力、科技金融产业融合等方面。同时,在“1+9”政策框架下,推出了一系列细化的政策措施,包括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发展众创空间、推进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文件,为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政策活力。在这些政策里,最为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导向,打破路径依赖”,以市场作为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主体,这样才能做到优胜劣汰,实现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广州已经连续五年位列中国城市创新创业环境排行榜第二(不含直辖市),2015年以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的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但是广州只有奋发图强才可能保持在珠三角创新领头羊地位并进一步开拓在全国创新改革的领先地位。
表9 2010-2014年广州创新机构情况表
(2)科技计划管理体制。近年来,广州积极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一是转变管理方式。转变政府科技管理部门职能,推行简政放权、简政让权、简政还权,政府工作重点转向抓宏观战略和政策统筹。二是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全市重大战略任务和产业化目标,将原市科技计划体系优化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源头创新和创新环境四大板块十个专项,着力解决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研发投入强度偏低、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问题。三是完善项目形成机制。指南编制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改变项目管理“一杆到底”的状况,实现“立管分开、管验分离”。规范项目立项决策流程,评审专家随机抽取,将专家评审结果作为项目立项的唯一依据,取消自由裁量权。四是改革支持方式。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效率,实行前期资助、后补助相结合的引导式经费投入,科技专项经费用于企业(或企业牵头项目)的经费以及后补助支持的经费比例均已超过70%。五是全流程公开透明。在全国率先对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行信息全流程公开、公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社会监督。
(3)科技成果转化制度。2015年8月 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决定》,内容含众多支持科研成果转化的规定。如第十九条规定国家设立的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所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和参加人在不变更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与本单位的协议进行该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并享有协议规定的权益。2015年12月2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广州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对科技成果转化做了更详细的规定,部分规定属于操作性。其中第七条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第十一条对购买技术成果的广州企业,按技术合同中实际发生的技术交易额的5%给予补助等;第十二条鼓励在穗新创办科技型企业。鼓励国内外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在穗新创办科技型企业。
广州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科研成果转化,已初见成效。在广州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原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框架下,围绕健康医疗、光机电一体化、3D打印物联网、工业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领域,组建了广州市健康医疗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创新联盟、广州3D打印协同创新产业联盟、广州工业机器人制造和应用产业联盟、广州智慧物联协同创新产业联盟等 12个协同创新中心(联盟)。
(一)创新投入强度偏低
从普遍认可的创新投入指标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看,广州创新投入强度偏低。2001至2015年期间内,只有2008年、2014年和2015年三个年份比重超过了2%,低于国际上发达国家的一般情况3%左右。这个比例也低于国内创新能力强市深圳和省会城市杭州,长期以来低于深圳近2个百分点,低于杭州1个百分点。而且R&D经费支出也明显低于深圳,约为深圳的一半左右。
(二)科技成果转化不够
本文以高校专利出售与全部专利授权情况对比作为广州科研成果转化的代表。数据显示,广州高校专利转化比例极低,除了2008年、2009年转化率超过10%,其余年份均低于这个数值。甚至2012年以来转化率低于2%,2014为最低值1.61%。专利出售实收金额也低,2014年为最高值只有4701万元。这说明,广州高校的专利只是为了应付考核,束之高阁,绝大部分专利没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表10 2009-2014年广州、深圳、杭州R&D经费支出及占GDP比重的比较
表11 2001-2014年广州科高校专利出售与全部专利授权情况对比
表12 2001-2015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比与GDP增长对比情况表
(三)创新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
对于创新的投入与产出不匹配问题,本文从以R&D经费支出占比与GDP增长为例进行说明。从广州R&D经费支出占比与GDP增长率对比情况看,虽然广州R&D经费支出占比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32%增长到2015年的2.3%;但GDP增长率却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5.23%下降到2015年的8.34%。说明R&D经费支出的增长并没有带动广州经济增长。
图1 2002-2015年广州R&D经费支出占比与GDP增长率对比 单位(%)
(四)中小企业成长空间不足
从广州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看,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广州经历了一个重化工业化过程。从1988年的最低点34.04%一直增加到2014年的63.36%(详见表11)。重化工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资金门槛高,中小企业难以进入。
从广州2001-2014年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看,第二产业中外资比重大, 达六至七成。由于外资企业的研发基本在母国,中小企业只能从事生产制造的低端环节。
从广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2014年广州第三产业产值108972043万元,占地区总产值167068719万元的65.23%,第三产业对广州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8.3%。但是我们从广州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看,广州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25117459万元,占第三产业的23.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361928万元,10.43%),金融业(14221516万元,13.05%),房地产业(13700297万元,12.5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1631231万元,10.67%)等行业。批发零售业等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是很高,而金融行业处于垄断,之所以产值高是由于广州的中心城市优势,与科技创新关系不大。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广州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产值4214822万元,占第三产业的3.87%。可见对于第三产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创新空间仍然有限。
表13 2001-2014年广州第二产业内部行业结构
表14 2001-2014年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情况
(一)境内城市深圳、杭州创新改革的经验
根据可比性,本文选取深圳和杭州作为广州创新改革的比较对象。因科研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北京和上海不作为比较对象。
1.深圳的创新改革经验。深圳享有内地“创新创业之都”的美誉,在产业链快速响应、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服务中小企业、全球引智、科技金融、产业用地制度变革、提升行政效能和国企改革等方面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效应。
(1)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担负着国内体制创新实验区的排头兵,核心就是政府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尽量不干预企业经营行为,走市场化的道路。为此深圳政府和企业都形成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从而实现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竞争氛围。
(2)培育研发机构,激发中小企业活力。深圳积极培育研发机构如与国内著名高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合作建立研究院,建设大学科技园,从而实现各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在深圳落地生根。并且深圳也建立了民办官助的研发机构,提升对中小企业的孵化效率。
(3)构建人才服务体系,注重人才引进。由于年轻的深圳本身所具有的高校较少,深圳走出了一条靠引智成功实现创新的路。深圳积极探索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在于用不在于拥有”;且深圳通过“孔雀计划”引进创新创业团队,成效更加明显。
(4)建设多元投资的金融体系。创业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深圳建立了一套支持创新的多元化金融体系。首先,深圳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位于全国前列,超过4%;对创新企业实施较高幅度的奖励政策。更为重要的是深圳形成了创新基金体系,包括政府基金、海外基金和委托基金等多种类型。这些基金不仅在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在管理经验和办公场地等方面也给予帮助。此外,深圳的银行体系对创新支持力度也大。
(5)形成快速的产业配套体系。创新体系除了以上各种因素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把图纸转化为产品。深圳具有强大和快速反应的产业配套体系,能够把创新产品从图纸转化为样品,并实现规模生产。这种从理念到产品互动的产业配套体系对创新来说不可或缺的。
2.杭州的创新改革经验。杭州以电子商务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2015年杭州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2312.85亿元,占GDP的23%。杭州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创新创业,发动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此前,浙商的模式创新在产业集聚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1)政府层面制度上创新、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近年来杭州市政府大刀阔斧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创新创业门槛,实现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改革。
(2)民营经济发挥着主导地位作用。浙江企业的特色就是民营经济发展得好,民营经济最大的特色就是追逐利益最大化,而互联网属于边际成本为零的产业,具有较高的利润率。因此民营经济选择互联网这样的新业态和新经济是情理之中的事。
(3)巨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杭州在阿里巴巴和海康集团等创新企业带动下,形成了一种创新创业的环境,从而积聚了人才和资本,促进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明显的马太效应。
(二)境外香港、台湾、韩国、美国硅谷创新改革经验
为了更有可比性,本文选取了与广州条件相似或者地理位置相近的亚洲二线城市作为比较对象,同时为了借鉴国际经验,本文还选取了欧美个别发达国家城市作为经验借鉴的来源。
1.香港的创新经验。香港作为亚洲的国际化大都市,在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创新和创意设计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也是全球时尚文化和电影的策源地之一。
(1)金融业创新经验。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经济最自由的地区,尤其是金融服务业完全开发,基本上是完全自由的市场。对于内地过于强调金融监管来说,推行相对自由的金融市场十分必要。那么首先应该在理念上改变,树立自由金融市场的观念,事实上,我国建设上海自由贸易区、广东自由贸易区的目的在扩大开放,推荐建设自由的贸易和金融市场。对于南沙自贸区来说,除了推荐商品贸易的自由市场,还应积极探索推进金融市场自由化。
(2)创立和管理创新及科技基金的经验。香港回归后,为推动香港科技的发展,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基金和相应的管理机构创新科技委员会。这些基金已经资助了前沿科技项目百亿计的资金,调动了香港的科研资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基金针对不同的主体设立了不同的资助计划,如有针对研发的创新与科技支援计划、针对本港产业和培育创新环境的一般支持计划(非研发项目)、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和小企业资助计划等。科技基金管理方面的经验:一是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地位,使企业和高校相结合推动产业创新和发展,如通过资助企业聘请高校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方式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二是香港科技服务中介得到了重视和发展,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香港也重视非研发项目如通过一般计划资助举行展览会、博览会和项目交流会等。
2.台湾的创新经验。台湾是一个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地区(中小企业占九成以上),已成功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创造了如下创新经验。
(1)设立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台湾在创造创新创业的环境时主要通过财政和资金支持、人力资源援助(如人才培训)以及技术支持等方式,另外还通过合同研究和政府采购两种方式对科研机构和大学购买科技成果。
(2)通过税收激励政策、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等推动创新。税收激励政策包括对研发机构和人员、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等的抵扣和免税政策。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然后把这些技术和产品转化到私营企业。
3.韩国的创新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支持中小企业创新。韩国与广州情况有点相似,都是大型国有企业占经济主体。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创新,韩国出台了风险投资企业发展政策,从而改变创新过度依赖大型集团企业的弊端。如1997年韩国政府颁发促进风投企业特殊措施法,制定和实施对风投企业的技术支持计划。再者,韩国成了技术转化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从而推动中小企业的创新。
(2)加强基础研究和促进技术开发。自上世纪末以来,韩国制定了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计划,旨在推动韩国的研发能力达到七国集团的水平。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空间技术、环境技术和文化技术等6个方面。此外,韩国开发了全国的R&D计划管理系统,避免研究项目重复,并促进其商业化。
(3)制订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计划。科技人力资源发展计划包括培养本土人才和利用国外科技人力资源两种途径。本土培养包括教育改革以培养知识型人才,以及促进企业与高校培养相结合。韩国通过制定海外科学家参与本国研发的计划,利用外脑介入本国的科技计划。
4.美国硅谷创新经验。硅谷是全球创新中心,其创新经验被全球模仿,但至今还没有形成类似硅谷的第二个全球创新创业中心。
(1)美国硅谷创新经验核心是产业集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产学研相结合、发达的社会网络和天使投资。所谓产业集聚指产业在某个地域集中,并且相互具有产业关联,形成网络结构。首先,硅谷的核心是产学研相互结合。硅谷是在斯坦福大学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从20世纪初开始斯坦福大学就直接参与了硅谷的规划和发展。斯坦福大学秉承实用和外向型的办学宗旨,为硅谷的建立提供人才支持,且通过建立大学工业园区实现学校与工业园区的互动,学校的科技成果直接在工业园变为产业,从早期的电气产业到今天的互联网、航天等产业。另外,硅谷的各类研究机构与硅谷的产业也都实现了良性互动,这种良性互动导致科技成果带来的收益部分回报给了大学和研究机构,包括专利转让和毕业生捐赠等。而且,同行的竞争与合作机制也是硅谷产业集聚的重要方面,同行的竞争与合作促进了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扩散,推动硅谷的技术不断创新。
社会网络和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是硅谷产业集聚的一部分,社会网络为硅谷的交流提供平台,包括科技成果的交流和投资者与创新创业人员之间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这样天使投资就能很快发现并给予资金支持。天使投资也是硅谷创新得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一个创新项目来说,刚开始既没有营业额也没有固定资产,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资金支持,但天使投资不会要求这些,天使投资具有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特征,只需要有好的创意和预期技术有市场就行,从而推动了创新创业获得快速的资金支持,尤其很多新技术必须快速产业化和推向市场,否则极可能被捷足先登。
(2)构建良性利益分摊机制。合作能够长期进行,一定具有较好的利益分摊机制,这种机制必须是互利共赢,不存在利益冲突,否则合作将会终止。硅谷创新能够长期发展,核心在于形成了良性的利益分摊机制,保证技术研发、创业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合理;尤其是高校教师与学生的科研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利益。
(一)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完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的目的在于构建市场自由竞争机制,从而提升创新的动力。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其核心在于促进竞争,竞争导致优胜劣汰,从而提升创新的动力。那么作为科技管理的政府部门,除了在宏观上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外,应该积极探索用市场手段来配置科技资源,改变过去依赖行政手段配置科技资源的方式。如比较常见的办法便是改变过去项目立项即把经费全部下拨的方式为立项少量资助,对成功的科技项目予以后期经费奖励的方式;或者可以尝试完全奖励已经取得市场效益的项目,用市场的办法来检验科技成果是否能取得成功和是否有效益。
(二)引入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
创新归根到底还是激发人的创造力,所以人才工作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保障。虽然广州具有较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但相对于北京上海的国内科研实力强市而言,广州的智力资源有很大差距,引智仍然是广州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引智方面,广州可以借鉴深圳的做法和经验,探索更为灵活的人才政策。注重为我所用,不一定是所有,只要人才对广州的创新有帮助都可以探索相应的政策措施。
另外,完善对现有人才的培育和保障制度也是当前广州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支撑,如广州应完善中高层次人才的户口政策和配套措施,使广州的人才在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培养本土人才是广州创新的基础,对内外人才建立统一的发展平台,使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能够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从而提升广州整体的创新能力。
(三)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即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形成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从广州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看并不理想,大多数高校获取的专利束之高阁,没有得到应用和转化为产业。原因有很多方面:一是高校的部分科技成果与广州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不一致,没有市场,以至于部分成果没法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广州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不完善,尤其是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主管机构在科技成果转让过程中与创作者之间利益分享机制不完善,那么科技成果转让就面临着风险,而作为科技成果的主管机构为了避免风险而可能放弃科技成果的转让。三是科研人员和在校学生与企业合作开发研究的机制不完善,例如广州部分高校明文规定不允许职员在企业兼职。因此探讨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可行性实施办法是当前促进广州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
(四)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创新
对于广州来说,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提升国有大型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应注重提升民营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民营企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民营企业更有压力和动力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资金是其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建立风险投资支持制度有利于风投企业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科技转化的投资力度,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因此广州应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包括建立风险投资支持制度,设立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等。
[1]丁重,邓可斌.构建广州创新型城市产业体系的战略研究——基于内生技术增长理论视角.岭南学刊.2013.1
[2]丁焕峰.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来源分析.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10
[3]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含义.经济学家.2007.3
[4]张俊喜.金融改革与创新——香港经验.财经界.2007.7
[5]李有刚.香港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驱动力分析和启示——基于对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的研究.东南亚纵横.2013.4
[6]李安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韩国经验与中国借鉴.世界经济研究.2006.10
[7]宗蕊.台湾创新驱动模式的借鉴意义.福建日报.2013.4
[8]朱英明.创新驱动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韩国与台湾地区的经验及其借鉴意义.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1
[9]李俊华等.区域创新网络中协同创新的运行机理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7
[10]上海经信委/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调研组.深圳制造业创新能力经验借鉴和启示.科技发展.2016.7
[11]王松等.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与框架.科学学研究.2013.3
[12]吕国庆等.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创新网络的研究综述.经济地理.2014.2
[13]付淳宇.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5.6
[14]何亚琼等.一种新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视角——区域创新网络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2
[15]郭丽娟等.简约指标体系下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主基底变量筛选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系统工程.2011.7
[16]颜莉.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2.5
[17]王香花等.基于创新系统视角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统计与决策.2016.9
[18]白俊红.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经济研究.2015.7
[19]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4
[20]刘艳春等.中国区域创新绩效评价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计量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16.10
[21]谭俊涛等.中国区域创新绩效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地理科学.2015.9
[22]蒋天颖等.区域创新与城市化耦合发展机制及其空间分异——以浙江省为例.经济地理.2014.6
[23]冯南平等.我国区域创新要素集聚水平及发展重点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6.9
[24]齐晶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体系效能的评价与比较.统计与决策.2016.1
[25]许崴等.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分析——兼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8
[26]何键芳等.广东省区域创新产出的空间相关性研究.经济地理.2013.2
[27]曾昭钦等.实体产业升级与虚拟服务经济融合:广东创新型经济研究.财经理论研究.2016.8
[28]Cooke, Philip. The role of research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new models meeting knowledge economy dem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 Vol. 28 Issue 3-6, p507-533. 27p.
[29]Fritsch, Michael.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pproach. 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 Jan2002, Vol. 25 Issue 1, p86. 16p.
The Status-quo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in Guangzhou:An Empirical Study of Innovation Systems Home and Abroad
Zhang Jianwu, Yuan Qunhua
In order for Guangzhou to become the pilot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uangzhou based on its status-quo of innovation system reform and learn from relevant lessons home and abroad in order to provide countermeasures for upgrading the city’s innovative ability.
Guangzhou; innovation system; home and abroad; lessons
F204
10.3969/j.issn.1674-7178.2017.02.005
张建武,经济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袁群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
(责任编辑:李钧)
广州市软科学课题“广州市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研究”和广东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人力资本、产业分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研究——基于珠三角的实践”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