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士谋 周春山 张 童 金万富 史晨怡
21世纪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特征、新理念
◎ 姚士谋 周春山 张 童 金万富 史晨怡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地理界与规划学界提出了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发育条件及其成长规律之后,“城市群”这个学术名词已经得到各级政府、专家学者和群众的普遍认同,并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2016年《中国城市群新论》出版发行,总结了21世纪我国城市群发展的新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发展模式与思维导向有了新的认识;②概括了中国城市群发展形式、发展目标的新变化;③深入探究了中国城市群的发展机制、创新理念;④城市群内信息化、网络化与城镇化更加密切,更加一体化,并与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特色紧密结合。
城市群 城镇密集区 主体形态 新型城镇化
我国的城镇由小到大,演化为大中小城市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经历了农业商品化与工业现代化的漫长历史,城市在一个特定地区的集聚、成长并向外围空间扩展、蔓延,形成城市密集区,并形成大的城市群,都是受地区的经济、政治、交通、贸易、文化与地理环境等各种要素的影响。因此,正确地把握城市群的历史发展规律,分析城市群内部特质与外部发展条件,就能引导城市内部各个城市分工协作,减少或者避免重大损失。
(一)城市群形成、发育的国际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在沿海各大中城市的工业开发区,吸引大量的外资,又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各个城市的人口集聚与用地扩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的推动下,我国的城镇化、工业信息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1995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的17.9%增长到了29%,2009年城镇化水平增长到46%,2015年中国的城市发展到657个,还有1.7万个建制镇,城镇总人口增加到7.6亿人(包括全国的农民工2.6亿),城镇化水平上升到56.2%(但户籍城市人口的城镇化率仅有46%),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认为,21世纪是城市的时代,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新时代。
(二)我国城市群区内各个城市的演变规律和重要机制
改革开放38年来,沿海地区尤其是我国的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重大基础设施(高铁、高速公路、国际机场与港口码头等)建设成就巨大,大大促进了城市群的成长、发育,概括起来有如下五方面的演变规律与重要机制:
1.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即社会劳动生产力的逐步发展,工商业的兴起,形成了城市群发展的“酵母作用”。
2.人类社会商品交换以及市场经济的发育,特别是重要的商品生产基地、工业开发区以及新区建设,成了城市群扩展的“催化剂”。
3.地域条件与地理环境,特别是水资源、土地资源条件的优越性,成了城市群内部各个城镇发育成长的基本要素(条件)。
4.综合交通运输网、互联网、信息化的高度发达,是城市群发育完善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农耕时代的河流、运河以及公路建设,成为早期城市的发展条件,近代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又大大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形成。我国2016年已有高速公路5.6万公里,高速铁路2.1万公里,主要营运线路集中在国内五大城市群以及八个地方重要的城市群内,每年运送旅客的比例,高速公路占全国的65%,高速铁路占80%左右,大多数春运旅客以及货物运输都集中在13个比较大的城市群地区内,也是全国客货运输最密集的地区。
5.超大型城市群的国际化,各级行政、经济中心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成为城市群地区内最重要的核心与中心城市。特别是我国沿海三个超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如长三角的上海已有2560多万常住人口,其中吸纳农民工1200多万人;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北京已有2360多万人,吸纳农民工910多万;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广州已有1260万人,吸纳农民工729万人,其次深圳市常住人口超过1200万人,吸纳农民工将近900万人。同时,我国沿海三大城市群内,具有世界一流的贸易港口的城市(如上海,年吞吐量超过7亿吨,其中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为世界第一,总吨位为3600万标箱;天津港、宁波港、广州港、深圳港等港口吞吐量也超过一亿吨以上,成为世界级的贸易港口城市之一)。
(三)我国五个超大型城市群的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外资企业不断集聚,城市群内部各个大中城市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潮流不断加大。特别是沿海地区与经济发达的中部大都市圈附近,城市不断扩大规模。到2015年,我国已经有五个超大型城市群,逐步发育完善,其占国家经济比重越来越大(图1)。具体的社会经济特征与各项指标见表1。
从以上表内的主要指标分析,可见我国五大城市群的重要特征:
一是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为我国现代化率先实现的地区,也是我国推进中、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并实现现代化的前进基地。
二是我国迈向全球化,向国际接轨并带动第三世界发展的先进地区之一(例如当前我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的建设)。
三是在我国五个超大型城市群中,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全部集聚在这些城市群内,为最重要的核心城市、门户城市,也是全国信息化、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最发达的地区。
四是这些城市群内原有的经济基础、工业基础雄厚,综合交通运输网最发达(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平均密度最高,客货流与信息流最为密集)。
五是外资投入规模最大,大城市郊区化最明显,工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最为集中,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工业企业以及现代第三产业最为集中,将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与人才集中的地区,并日益表现为“中国创造”的发达地区,也将带动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图1 中国超大城市群基本要素分布图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贸易与各项合作项目以及人员往来越来越广泛,而且“空间流”也越来越频繁密切,城市群内外关系更加紧密。我国沿海超大型城市群的成长、发育更加明显,那些超大型城市、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扩展规模、网络联系以及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表1 我国五个超大型城市群主要指标(2015年)
城市群特别是世界级的超大型城市群(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城市群、日本东京湾与阪神地区城市群,还有我国的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等)都是一个大的区域空间,各种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和文化科技要素等等构成了综合性的物质空间有机统一体,是一个社会与自然大系统中具有较强活力、潜能强质的子系统,无论在区域层次上,还是在区域经济与城镇体系布局的层面上,都是一个个充满着创新活力的城市经济越来越发达的实体。
我国城市群经过20~30年的增长演化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分析窥见我国城市群的成长机制、主要创新理念。
(一)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城市群科学合理地协调发展新理念
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以及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大型城市群,带动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树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建设宜居城市,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我国城市有机统一的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空间品质为目标,体现生态文明、历史文化的特质,实现各地城市群综合发展、特色发展的创新思维。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教训,任何一个地区的城市地带或城市连绵区都不能允许大中城市的无序发展,不合理的蔓延扩展,不顾后果的破坏生态环境。按照当代人居环境的要求,城市群内部各类规模城市应该相互协调发展,严格控制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规模,防止 “城市病”的不断产生,甚至无法治理。
(二)新常态下树立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底线思维以及集中紧凑、集约发展的新理念
批判贪大求洋、缺乏经济效益的外延发展模式,以求得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发展模式。特别是工业化后期、高端技术信息化时代,强调产业转型、社会化、精细化、现代化,各大城市群地区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大中小城市都要制定城市与农村地区发展的生态红线,严防城市发展失控,合理控制超大城市的规模与用地规模,收缩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要用保护我国大熊猫的精神来保护十分宝贵的十八亿亩耕地,绝不容许各地、市、县扩大城镇规模而非法占用耕地;用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来支撑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保证城市群内部各类城镇的集约化发展。今后,依据我国的国情条件(人多地少,资源不充足),应当实行节水、节地、节能的集约化路径,防止大中城市乱建新区,城市人均用地指标应大大减少,城市用地开发区土地应集约化,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用地指标根据我们的长期研究可以用以下指标(表2)。
(三)适宜环境容量下中国城市群地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完善全覆盖的生态文明的新理念
建立功能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新格局,按照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应以提高区域空间品质为目标,实现各城市群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模式,应用超大型城市群的集聚辐射功能来带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信息化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表2 我国各大中小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建议
依据地区综合开发、合理利用、适度发展生态文明的新理念,今后20~30年内,将我国五个重要地区的超大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经济高度发达、城镇化水平高、交通便捷、信息通讯高度现代化的示范区,为发展中国家树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城市建设与农村发展紧密结合的新开发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发展中国家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之,在21世纪城市化的新时代,中国应按照具体的国情条件,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行资源节约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节能、节水、节地,提高综合性的城镇化经济与社会环境效益,走低碳城市发展的路径。提高城镇化建设质量,保障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全,建设美丽中国,逐步使中国的城镇化走上以质量效益型为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之路。
[1]陆大道,姚士谋等.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城镇化专辑).商务印书馆,2007.
[2]崔功豪.城市地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3]周干峙.为姚士谋的中国城市群一书作的序言.见1992年《中国城市群》一书序言.
[4]许学强,周一星等.现代城市地理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5]姚士谋,陈振光,朱英明.中国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1,2008.
[6]胡序威,周一星,顾朝林.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0.
[7]姚士谋,周春山,王德等.中国城市群新论.科学出版社,2016.
[8]方创琳,姚士谋,刘盛和等.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0.
[9]姚士谋,陈振光,叶高斌等.中国城市群基本概念的再认知.城市观察,2015(1):73-82..
[10]甄峰,王波,秦肖.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研究与规划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11]李震,顾朝林,姚士谋.当代中国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定量研究.地理科学,2006,26(5):5544-5550.
[12]张京祥.城镇群空间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New Features and Ideas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Yao Shimou, Zhou Chunshan, Zhang Tong, Jin Wanfu, Shi Chenyi
The concept of “urban agglomeration” was raised in the 1990s by the geographical and planning fields. Today it is not only widely accepted by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schola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but has also become a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book New Perspectives on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published in 2016 summarizes the new ideas of China’s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including: 1) new perceptions for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development mode and mindset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2) summary of the new change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forms and targets; 3) probing into the mechanism and innovative ideas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 4) closer links in information, interconnection and urbanization, more integral and combined with the path pattern of neo-urbanization.
urban agglomeration; city-and-town concentrated area; subject configuration; neo-urbanization
TU984
10.3969/j.issn.1674-7178.2017.02.003
姚士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城市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春山,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金万富、史晨怡,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卢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