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高效应用

2017-05-09 15:32申安军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效课堂微课小学数学

申安军

摘 要:微课教学模式的产生和运用,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注入了鲜活血液,对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大有裨益。微课教学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短小精悍、指向性强、生动活泼等优势,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分析了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4B-0054-02

一、学习兴趣

教学不在于强制的灌输,而重在甜蜜的牵引。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则教学工作必然事倍功半。小学生反应敏捷,然而柔韧性不足。长时间的失望感、挫败感,容易摧毁其内心的自信心,从而发现抵制、害怕接触数学,甚至出现厌学现象。因此,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热爱数学,对数学怀有一份温情与敬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在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中,融入契合学生心理,符合学生认知的“动画式”元素,势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当学生形成了“一探究竟”的兴趣时,其学习过程也会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学习效率及知識迁移等方面都会得到极大提升。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笔者制作了如下微课视频: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牧民在阳光下歌唱,马儿悠闲地吃着青草。这时候,一匹可怜的小马驹由于犯了错误,受到了惩罚。主人将它拴在木桩上,它失去了自由。拴着小马驹的绳子长6米,如果你就是这匹小马,当你饿的时候,你能吃多大面积的青草呢?”当学生观看完微课视频后,纷纷陷入思考。有的学生凝神思考,有的学生拿出纸笔……由于学生有了浓烈的求知欲,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二、逻辑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年龄小,就数学学习而言,其形象思维有余而抽象思维能力较为不足。因此小学阶段,尤其是小学高年级阶段,面对“数+形”相互贯穿、互证、运算等知识点时,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如何利用微课教学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将“数”与“形”巧妙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对两者融会贯通,达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形。例如,教学《分数》这一章节时,笔者制作了如下微课视频:划出一条直线表示单位“1”,给出思考题:如何用这条线段表示1/2、3/5、5/8,又划出一条线段表示单位“2”,即两个单位“1”,让同学们思考如何表示6/5、7/4。通过讨论与讲解,让同学们明白将一条线段按分母为几,从而分为几段;分子为几,则相应的取几段。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此外,为了“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笔者以微课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布置了课后任务:在杯中倒入牛奶,喝掉1/3。之后,在杯中倒入水,倒满后,再喝掉2/5。提问:喝的水多,还是牛奶多?分别又是多少?

三、联系生活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处处可循。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课堂固然是学习的重要场所,然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则不仅可以达到有效巩固知识,还能起到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精神的效果。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正是如此。教学活动中,笔者提倡、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帮助身边的朋友、亲人开展计算工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此外,教学是相互反馈、消化、创新的动态过程,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化学习过程中,也受到诸多启发。例如,教学《角的认识与理解》相关知识点时,笔者转换思路,大胆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设计中来。教学伊始,笔者为学生布置任务: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角”吗?生活中哪些事物、例子可以当作“角”?现在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任务,同学们回去后,通过观察、比较、思考,将自己所见到的“角”记录下来,明天我们将收集到的素材汇总之后,再展开学习。如此,以学生的视角为出发点,以学生收集的内容为素材,在此基础上制作微课视频,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十分积极,课堂氛围相当活跃。

四、循循善诱

利用微课教学,能起到循循善诱的良好作用。一般而言,微课视频也就几分钟时间。由于时间短,因而其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几乎都是“一对一”细碎化、具体化的讲解。也正因具有细碎、全面、具体的特性,因此能起到“循循善诱”的效果。对于低年级学生,面对“转折”或者是跳跃式的知识点学习,需要重视利用微课“细致入微”的优势,保障学生学有所得,并从中有所感悟。例如,教学二年级“乘法”时,许多学生知道一些乘法口诀,也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乘法,甚至是除法的运算。然而,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盲目学习并未真正了解知识,教学效果不佳。为此,笔者为学生制作了如下微课视频,以期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对乘法有更加直接的认识及把握。具体为:向学生展示一排苹果,问学生有几个苹果(5个),再出示一排苹果,问学生共有几个苹果(5+5=10个),再出示一排苹果,继续问学生有多少个苹果(5+5+5=15个)……依次继续,当出示到第十排、第十一排的时候,学生发现根据加法原理计算苹果总数就显得尤为麻烦、困难。此时,教师再借机引导学生思考,引出乘法教学。即5+5=10,5×2=10。结合摆苹果的例子,巧妙地引出了针对乘法内容的教学,有利于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思维发散

数学学习,不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公式。数学具有规律性,但也具有很大的拓展性、灵活性。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夯实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质疑品质。换句话说,宁愿学生异想天开,也不愿看见学生千篇一律。

此外,教学活动中,课堂氛围有时会变得沉闷,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此时,需要利用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富有创意的趣味性问题,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微课资源的丰富性、趣味性,对生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大为有效。例如,“卖油”问题:两人结伴卖油,傍晚回家时,需要平分剩余的油。某日,剩余十斤,两人需要平分。而所带工具是盛满油后分别为十斤、七斤、三斤的葫芦。两人不能做到平均分配,需要你的帮助,你应该怎么做呢?又如:一根粗细不一的绳子,点燃一端,一小时后即能完全烧尽。倘若仅想燃烧半小时,应如何处理(由于绳子粗细不一,因而燃烧的速度并不相同)?类似具有趣味性的问题,十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当学生面对这类问题时,内心的求胜欲及探索欲能被有效激发,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六、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视频,除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突破重难点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空间之外,还可以利用微课,重建学习流程,使学习活动形成“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信息传递”即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中实现的;“吸收内化”则是指学生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提炼、总结和运用的过程。在微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结合老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或者在线辅导进行自我学习,完成“信息传递”,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共同实现“吸收内化”,重建学习流程,有的放矢地促进课堂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祝庆尧.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人生十六七,2016,(35).

[2]陈建军.以微课为平台,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新课程,2016,(9).

[3]徐艳.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考试周刊,2016,(68).

[4]程艳艳.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看法[J].学周刊,2015,(8).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效课堂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