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思”与“行”

2017-05-09 22:10韩英灵
体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韩英灵

摘 要:本文从分析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和体育课堂质量的现状与问题入手,以实施课程改革、打造高效体育课堂教学范式为抓手,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通过教学、教研、培训等多种路径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并通过长效的学科管理、评价机制的建立,为体育教师队伍发展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体育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52-03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一门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这门学科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教研能力。面向庞大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的县区教研员应该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县区一级的教研员如何发挥自己的研究、引领、指导、服务等职能并建设好这支队伍呢?本人结合我县体育学科队伍建设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谈一些肤浅的认识,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厘清队伍的自然状况和存在问题

最近一次公布的我国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缺编数据是30万,如果把课外活动和业余训练等工作量计算在内,缺口还远远不止这些。早在1986年,原国家教委在《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除改善体育方面的设施条件外,关键是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可见,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教师数量不足、业务水平不高,是一直以来制约中小学校各项体育工作发展的瓶颈。结合实践,研究和探索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作用和意义非常重大。

目前,我县共有中小学校183所,其中,小学142所,初中33所、高中8所。142所小学共有教学班1885个,有专职体育教师83人,按江苏省小学体育教师周工作量18课时计算,要想开足、开齐体育课时还缺体育教师277人。按此方式计算,初、高中的缺口合计是16人。综合起来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非所学,身兼多科(除体育外还兼其他文化课教学)的“兼职”教师居多,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学校。兼职的目的是凑足绩效工资要求的满课时数,所上体育课毫无质量可言。二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偏老化,调研的周边县小学体育教师的平均年龄都在48岁以上,且年龄结构不合理,典型的是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三是现有教师的业务素养和专业化程度低,且师资队伍不稳定,导致体育课单调、枯燥,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日益严重。四是体育教师待遇、绩效工资课时系数和职称评定与其他文化学科教师差别较大,严重影响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教育系统内部学科间教师编制结构不合理,给招聘体育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体育教师队伍的这种状况,导致了体育学科常常被一些中小学校边缘化,体育课开不足课时并时常被挤占,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连续下滑,落实党和国家对体育课的要求成了一句空话。

以上问題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且是一所学校无法独立面对的,既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长远规划和顶层设计,也需要教研员基于学科层面进行思考。

二、俯身寻路,多切口、多形式打造学科教师队伍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指导能力

教研员要把“带出一批名师、带强这门学科”作为教研工作的根本点。为此,必须先行走在教师的前面,站在理论与实践的制高点,这就要求教研员必须坚持不断地学习。一方面,教研员要大量阅读教育教学理论和本学科教学理论书籍,让自己遵守教育的规律和本学科的学理,使自己能把握学科问题的实质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教研员要深刻领悟国家方针政策及导向,悉知课程标准对教学实施和教学质量的要求,使自己的思路和指导有依据、有方向,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研员要有能力透视课堂,掌握听课、评课的方法和艺术,制定科学的课堂评判标准,能让教师既看到自己的问题,又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和改进,唤醒教师内在的动力。

2.建立片区学科教研基地,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开展草根化教研活动

针对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的教研活动,能激起教师参与的主动性和热情。为使教研活动接上地气,按邻近接片的原则,我将城区和乡镇学校划分为东、西、南、北和县直五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一所教研基地学校,推选一名骨干教师任片长。由片长根据教研室主题工作和教师需求制订活动计划和活动内容,确定活动时间和活动地点后上报教研室审核,通过后再由片长通过教研室OA办公等资源系统下发通知并组织开展片区内教研活动。把与教师日常教学紧密相关的集体备课、课改课观摩研讨、教学基本功比赛等草根化活动作为片区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上学期西片区推行的“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先由教师对教学重难点从便于学生的“理解”出发,编制“导学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练方法,然后设计解决问题的“学练活动”再来由浅入深地逐步解决问题。骨干教师孟凡龙的七年级《蹲踞式跳远》示范课,用一个导学问题“将助跑的水平速度转化为垂直向上的起跳高度的关键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来让学生思考和体验“最后三步助跑节奏”和“起跳脚由脚跟快速过渡到脚掌的蹬伸踏板动作”,采用提高腾空高度的“锁肩拔腰”和“头顶球”辅助练习,向观摩教师展示了“活动单导学”为学生营造的自主合作练习的“忘我”场景,使观摩 教师对以生为本的课堂有了深入的认识。这种基于片区的草根化活动,既方便教师参与和相互交流与学习,又成了教师自我成长的催化剂。

3.以课改为载体,让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实现定位和超越

课程改革也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超越的契机,教研员必须把握改革的方向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路径和平台。在2001年我国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可谓备受关注:改变了学科名称,增加了学科课时,上了中共中央的红头文件,写进了总理的政府报告和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这样具有战略意义的文献之中。审视我县中小学体育的实际条件,我们贯彻和实施课改的思路是:以课改为载体,让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实现自行定位和超越。具体的做法:一是确立明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依据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性质和我县中小学教学条件,确定我们要坚持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的指导思想:即“坚持学科的技能性、实践性课程性质,强化课堂教学质量”,要求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增强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的运动技能类项目”为主,不能选用以休闲娱乐为主的诸如:扫把、扁担、围棋、象棋等非身体练习类内容。二是提出了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即“选择自己有能力教授的、学校条件允许的技术类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有效的教与学方法、经济实用的器材和场地的开发利用,教会学生1~2项终身受用的运动技能,养成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三是以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评价体育课的优劣。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是保障体育课通过身体练习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也是一以贯之的评价各类体育课质量优劣的标准。这些课改的观念和做法通过日常的教学视导、教研活动的开展、体育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强化落实,并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实践。正是这种做法和要求,才使我县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一直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才没有犯极端地去体育课专业化、技能化的错误,给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了广阔的交流、施展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立足课堂,聚焦课堂磨练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而课堂的主角是教师,高质量的课堂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两者在教学工作中,是一种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而立足课堂磨炼教师的基本功,是抓教师队伍素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具体工作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行动。

一是保住体育课的课时数。课时是国家层面对体育学科的授权和保障,保不住课时就是守不住体育学科的阵地,没有了阵地,何谈学科地位和学科队伍建设!鉴于此,结合徐州市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2013年教研室制定了《沛县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考核内容和标准》,把“按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时”单列专项进行考核,并与学校的综合排名和校长的晋升挂钩,对课时不足或拱手相让体育课的教师,规定不得参加教研室举办的任何业务比赛和评优评先活动。教研室不具备行政处罚的权力,但从业务权限上禁止和限制这种找借口自动丢弃课堂的教师也是他们的使命和担当。

二是制定《沛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体育教材的种类和内容多,且相互间缺少衔接和递进性,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和排列方式一直是体育教学难以攻克的难题。包括修改后新版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只有课程的目标和达标标准,都没有解决体育课要教什么的问题。我县体育教师缺口大,教非所学的兼职教师居多,他们根本不具备自我开发和编排教学内容的能力。2015年伊始,遵照江苏省教育厅对编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学校体育的实际条件,经多方论证并举全县之力编制了《沛县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课堂教学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对我县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体育教学内容划分为必学、限学、自选三类并在课时比例上进行了分配,要求各学校根据《方案》对各年级体育教学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要求教师严格按照规定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和编写教案,县级举办的优质课评比、基本功大赛、教学技能测试等教学类活动的选题和测试内容都必须与《方案》高度一致。积极营造学校规范备课、上课的氛围,发挥《方案》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

三是开展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工作。教学质量是我县教育工作的核心,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检查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007年,结合贯彻中共中央7号文件,教研室下发了《沛县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指导意见(沛教【2007】157號文)》,并于2007年至2012年对全县5年级、8年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以问卷、试卷的形式进行了调研和测试。从2013年起,体育课堂教学与其他文化学科一样正式纳入了测试。测试内容为体育课上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类知识和运动技能,测试方式是不打招呼,随机下学校进行抽测,同时采用座谈、问卷的方式对体育课开设情况、学生对体育课的满意度、体育课上运动技能教授情况进行了解和摸底,找出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不能掌握运动技能的原因,最后换算成分数和等级给学校和教师排名,并向全县公示学校的成绩和存在问题。对测试存在问题的分析使学校认识到体育对学校工作的作用,轻视体育工作的校长少了,主动邀请教研员到学校视导、排查问题的校长多了,倒逼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课堂。

四、规范学校体育常规工作,强化体育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核心工作,以最初提出的“让体育工作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为切入口,以抓体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逐步健全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2013年,徐州市借鉴南通课改经验,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学讲方式”课堂教学改革(见关于实施《“学进去 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 徐教教研【2013】4号),这与体育学科以改革为载体打造学科队伍、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不谋而合,因此我们率先提出了体育学科实施学讲计划的《“学、练、教、赛‘四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这里的“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全程自学;“练”是学生在导学问题和导学活动提示启发下的自主或小组合作练习;“教”是通过同伴互助的诸如“兵教兵”“兵带兵”的学生的讲和学生的教;“赛”即是比赛式的展示巩固和课堂评价。此模式经培训在我县中小学校推广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我多次被徐州市及周边区、县教研室邀请在课改培训会上做实施解读和经验介绍。乘我县实施“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东风,以规范和保障体育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实施为前提,不断改进和完善《沛县义务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考核内容和标准》(表1),考核坚持做到刚性、透明,当场评分,当场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办法。通过考核发现和解决了问题,因而得到了肯定。此考核现已占比6分纳入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100分考核,与学校和校长的评优评先挂钩。考核目的是触动每所学校对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视,保住学校体育工作的“底线”。每年度一次的考核,建立起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的长效监控机制,做到了对学校常规体育教学工作在“量”与“质”上进行规定和亮分,极大地促进了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提高。

学科队伍的建设,受多种条件的限制和多方因素的影响,结构合理、专业优良的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打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求教研员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有善于思考、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和借势借力创造性工作的能力。特别是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机遇,宣传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法理依据和政策依据,强调和证明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和证明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举多方之力,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打造体育教师队伍,唯有这样思考和行动,学校体育教师的精神风貌才能焕然一新,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才能得以有效地解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标准(2011年版)[S].2012.

[2]马凌.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赛后思考[J].体育教学,2014,1.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农村中小学中应用思考
强抓学校管理,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研究
农村中小学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探究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